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撰文/郭佳,央視《面對面》欄目主編

所謂女神:

——天生擁有權力,無需他人賦予;

——天生就被尊重,無需證明自己。

作為一個12歲女孩兒的母親,把現實中的女性和女神關聯起來,其實是輿論包圍下,不得已而為之。

我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女兒:

你是女神,別人的愛美好,但遠不及你愛自己更珍貴;

別人的膜拜能滿足虛榮,但一定讓膜拜成為別人的事,你不需要別人額外把「女神」標籤貼在你身上。

這些年,一到三月,「女生節」、「女王節」、「女神節」的招牌就各處紛飛,人們不願意再提及它原本的名稱——「勞動婦女節」。女人成神,大概率是因為把女人看成行走的錢袋子,她們開心或不開心,都會打開錢包,向商家、品牌撒錢。在商家眼裡,恨不得女人天天過女神節。

有意思的是,「女神節」,也進入到女兒的辭彙中。幾天前,和她夜話,我轉錄下對話內容:

她:「媽媽,你上學時,是校花嗎?」

我:「不是。」

她:「那你是女神嗎?」

我心想,校花和女神有啥區別?校花應該是因為美吧,那女神就不僅僅是美吧……

她等著我回答,我沉吟一會,回答:「是,媽媽是女神。」

她聽了也不奇怪,倒是我,有那麼一瞬間很害羞,趕緊補了一句:「校花是別人評選的,而女神,不需要別人冊封,你自己覺得是,那就是。」

12歲的她對我的補充不以為意,但在養育她的過程中,尤其是這幾年,我深深感覺到,每一個不經意的信息都可能進入到她的思想中,成為價值觀的一部分,所以我必須當心。

什麼是女神?維基百科給的解釋語焉不詳。

——女神即女性神明。許多文化都有女神的信仰。最早用來表示女神的埃及象形文字代表的是「權利」。現今社會中,而女神常有極度吸引男性的性感女人、或男人有好感的女性的定義。

女神,一部分含義深深隱藏在文明初期的迷霧中,另一部分則包裹在現代兩性關係和濃濃的商業氣息中。儘管「女神」的含義如此曖昧不清,但時至今日,我還是想把它引入到對女兒的教育中,為什麼?我想讓強大的「女神」對抗、乃至驅逐深植人心的「公主」觀念。

很長時間裡,女兒想要做的,是公主,我和家人也儘力給她「公主」的待遇。但實話說,若能重頭來,我會把「公主」這一概念從教養方式中剔除,直接把她當女神來養育。

這其實是一個思考的過程,我願意把其中的曲折分享給大家。


公主,是女孩心智中一個愚蠢的植入?

女孩被稱為「公主」,再正常不過,但「公主」這個詞有「毒」,毒到引起教養方式的偏差,毒到影響女性的自我覺知。

我們一起研究下這個詞。

公主,是皇權體系下的稱謂,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公主變女王,和女人地位提升毫無關係,本質上,都屬於黑天鵝事件。在人類文明史里,公主絕對PK不過王子。就拿英國來說,儘管英國女王頻出,但無論是否長女,都不會成為王位的第一繼承人。

而時移世易,今天,為人父母者卻不加思索地把女兒當公主對待,假設一個家庭是一個小小的王國,女兒就是這個王國的公主。如果一個男性用「我的小公主」提及女兒,會被認為是好男人、好父親。女孩,哪怕是小女孩,也會覺得當公主是件大大的好事。

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我自己的女兒。

女兒四歲時,我離婚了。幾個月後,她漸漸明白,爸爸不再和他住在一個屋檐下。全家人努力告訴她:父母離婚沒有誰是錯誤的,重要的是,不會影響對她的愛。我和她的父親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那段時間,有時是臨睡前,有時是走在某處。她會重複問我一個問題。

——「媽媽,咱們家爸爸是國王嗎?」

——「是,他是咱們家的國王。」

——「爸爸是國王,那我就是公主,對嗎?」

——「當然,你當然是公主。」

這個重複的話題,讓我意識到,四歲的她,心中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邏輯體系:家以及家庭關係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權力單位,而爸爸是這個權力單位里的王。而如果爸爸不是國王,她的公主地位也就沒有了。她是在用爸爸來定義自己的地位。

遺憾地是,我那時候,還沒有意識到「公主」有毒。

再講個故事。

女兒有個同學,姑且叫她關關吧。

關關的爺爺是退休的企業老總,爸爸應該是高管,媽媽專業舞蹈演員,身材好,臉也美,人群中屬於自帶聚光燈效果的那種。自然的,關關繼承了美麗,也是人群中引人注目的角色。

但讓她出眾的,不只是外表。關關外向、有進攻性、蔑視規則、膽大,——這是性格;在班級里,她總是走路扭來扭去,面孔朝上,拋白眼、撇嘴,——這是做派。更了不起的是,他是班級事件的製造者,幾乎天天打架,打男生,也打女生。有她在,班級就天天風生水起,不寂寞。

有兩個細節,關關爸爸特意送女兒學跆拳道,就是為了讓女兒敢於出手、敢於打人。他還教導關關:記住,你是公主!男孩都很賤,對他們不要客氣。

「公主」關關,在班裡很霸道,不但武功出眾,還懂得計謀,尤其擅長聯合一個人、打擊另一個人。女兒也被她打擊過,但不知不覺又成了朋友,跟著她一起蔑視規則,一起瘋。直到關關轉學去了國際學校。

我也曾經擔憂,轉念想,女孩的江湖從來就是雞毛亂飛,隨她去領略,未必不是好事。

但有一天,關關回校探望大家,當晚的飯桌上,女兒照例帶回了關關的新故事。關關在新學校遇到一個女孩,想跟她交朋友,對方說要考慮考慮。關關說:「考慮就考慮吧,竟然回復說,我覺得咱倆不合適,還發到朋友圈說,『希望我沒有傷害到你,我就是覺得不合適成為朋友。』哼,這種女人,家裡有錢,天天都穿很暴露的衣服,勾引男生,不和她交朋友也罷!」

這段話放到飯桌上,一片寂靜。我只好笑笑,「看來,一個公主,遇到另一個公主,她們並不和諧」,飯桌上的其他人都不笑,一個12歲女孩,以如此刻薄勢力甚至惡毒的言語,評判另一個12歲女孩。在我們家,這是會引發驚悚的。飯後,大家悄悄提出兩個建議,一、務必想方設法讓我家小公主,和關關大公主絕交;二、認真清理關關對女兒的不良影響。哪些不良影響呢?以挑戰規則為樂、過於注重外表、炫富並以財富來評判他人,等等等等。

站在女兒12歲這個時間節點上,我承認上述傾向女兒身上都有顯現,我也並不覺得這些傾向都來自關關。

關關的諸多毛病,可以概括為「公主病」。公主當著當著當成了「病」,能怪的,只有家長。反思自己,我也曾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公主。

我給她看了那麼多公主童話。

《豌豆上的公主》插圖

《睡美人》,睡了一百年,就為等王子的到來。

《海的女兒》,小美人魚是海底世界的公主,但到了人間,不過野草一根,如果沒有王子的愛,就變成了泡沫。

《白雪公主》,歷盡危險,最終遇到王子,過上了幸福生活……

最奇葩的是豌豆公主,因為能感受到一百張毯子下面的一粒豌豆,被驗明正身,有了一個好歸宿。

童話沒有意外,公主只能遇見王子。

我還有意給女兒看過兩部電影,一部《茜茜公主》、一部《羅馬假日》。兩位女主角比童話里的公主飽滿豐富,他們的舉止仍然是超一流的優雅,但也能像市井女孩一樣頑皮、甚至偶有粗野的舉動(比如《羅馬假日》里公主的吉他偷襲),但最終他們謹守正途,結局仍然是嫁給王子。這是公主的命運,也是公主的責任。

《茜茜公主》劇照

什麼是公主?擁有王權的父親、貴族式教育、責任與義務。她貌似擁有世界,但唯一不擁有的,就是定義自我、選擇生活的自主權。

聽著童話長大的女孩們,難免做著相同的公主夢,幻想遇到白馬王子。這些女孩終究長大,成為媽媽,繼續給自己的女兒講述公主的故事。專制的王權成為過去,人人生而平等,女性主義、女權主義奮鬥多年,但公主的迷夢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從王室蔓延至市井。

女孩,小的時候被爸爸寵、大了被男朋友寵、再大一點被老公寵;一輩子是小女孩,一輩子靠別人的珍視來寶貝自己,一輩子活在小公主的二次元世界裡。無論是軟妹子,還是女漢子,都難免有著這樣的想像。甚至女孩的父母也會不自覺地如此籌劃女兒的幸福。

再說到我自己:教育上,我用精心挑選的優質資源餵養女兒,用現代版的琴棋書畫武裝她;精神上,我時刻規範自己,尊重她,平等地對待她;物質上,我力所能及給她最好的,還要刻意製造「延遲滿足」的機會,以鍛煉她的心智和個性。

但我內心常常陷入焦慮和恐慌。這種陰影,從遠的講,是人類群體深處,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就近來講,就是擔心不能躋身某個階層當中,不能被那百分之幾人群認可的社交恐慌。

說到底,我時刻在評估我家小公主作為人力資源的價值,把她放在權力的結構和秩序中,說到底,我為社會輸出的,是修正了的中產 書香版「公主」。

我驚訝的是,像我這樣自詡一直讀書、一直思考人生、一直追問教育真諦、一直獨立、一直工作的女性,竟然等到今天,才從公主的迷夢中醒來。是我愚鈍,還是公主這副迷藥太強大?

當我看破了「公主」,我才明白,公主是永遠成為不了女神的,因為她永遠在權力的秩序裡面,逃脫不出來。

理解了這一點,一氣之下,我決定從現在開始,把女兒當女神來養。

《羅馬假日》劇照


女神一定比公主更幸福?

所謂女神:

——天生擁有權力,無需他人賦予;

——天生就被尊重,無需證明自己。

女神和公主的區別在於,女神不需要公主這個頭銜定義自己的價值。

作為一個12歲女孩兒的母親,把女性和女神關聯起來,也算是輿論包圍下,不得已而為之。我不得不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女兒:

你是女神,別人的愛重要,但遠不及你愛自己更珍貴;

這些年來,我目力所及的育兒內容,打出標題、闡明理念之後,總要給出一個技術操作指南,一二三,如何做。既然要把女兒當女神來養育,那如何操作呢?

可我並不能給出這樣的一二三,我只能說養育女神的過程,取決於如何清除「公主」這個概念植入。這並不容易。《黑客帝國》電影中,墨菲找到尼奧,第一件事就是拿著一種特殊裝置,對準肚臍部位,抓出一個電子大蜈蚣(我一直這麼稱呼),算是解除了母體對尼奧的監控。可惜,現實中,沒有這樣的手段能夠把我們大腦中的「公主」蟲抓出來,更沒有辦法一下子把公主病、公主夢連根拔除。病去如抽絲,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女孩的爸爸,不再把女兒當做「我的小公主」,這取決於一個爸爸作為男性,如何看待女性,包括自己的妻子。我認識一位父親,有知識有文化,對待女兒,尊重平等已經做得堪稱典範。他有意無意講到過一個細節,女兒願意聽他的建議,但對自己的媽媽卻非常不耐煩。他講這個細節時,不覺得女兒有問題,而是認為是太太啰嗦、分不清輕重,導致女兒的反感。我從他的話中聽出了他對太太的不以為然,而且我認為正是他這種對太太的不尊重,導致了女兒對媽媽的輕視。現代的、有文化的父親和自己的女兒聯手,輕視自己的主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父親不知道,儘管他做到了尊重自己的女兒,但在未來,女兒未必能擺脫成年女性的刻板形象。

女孩的媽媽,要清除公主病,更難。因為首先要給自己看病,如果媽媽覺得成為公主是女兒最好的歸宿,而且自己也依然做著公主夢,改變對女兒的教養方式,就很難。

也許有人會問,不當公主當女神,真的有那麼好嗎?我想說,女神沒什麼了不起,她只是擁有完整的人格,她能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能夠自主、因此,有機會擁有自由。

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同樣希望,男孩能長成男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從李學勤先生的身後名,談我心目中的學者風範
日本人的國民性改造是怎麼徹底完成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