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

做減法的人生,不糾結

一個人活著,

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

作者/南川大叔(nanCSS)

經歷過這次搬家,我總算知道她的癥結在哪了,都是因為塞了太多不需要的東西,生活圈子充斥了很多不必要的人與事,以至於自己也迷亂了雙眼,看不清真正想要什麼。

愛因斯坦說:「凡事力求簡單,直至不能再簡」。

生活如一團麻,紛繁複雜,有時候去繁求簡,恰恰纔是快樂的秘訣。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中的女主角原來就和我這位朋友一樣。

什麼東西都買,什麼東西都不扔,連用完不能換芯的筆,都要放回抽屜里,覺得它承載了一定的回憶,屋子裡堆滿了物品,客人來了都沒有地方坐。

後來經歷了一次地震,躲在屋子裡的她口渴難耐,可滿是雜物的屋子裡,都翻不到救命的一瓶水。

大地震過後,她們家被毀了,只能帶一部分東西離開,看著極少的行李,女主的媽媽感嘆道:原來我們需要的東西那麼少。

於是女主一家人開啟了極簡生活:

不常穿的衣服,扔!

不常坐的沙發,扔!

發黃的浴巾,扔!

洗菜盆完全可以用大碗代替,扔!

女主選擇了斷舍離,

,就是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就是捨棄多餘沒用的東西;

,就是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她丟掉了家中 90% 的物品,留下來的每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並將這種模式延伸到工作上。

去除不必要的工作,推開不必要的應酬,將重心放在真正在乎的人身上。

這樣的極簡生活,女主不但沒感到空虛,反而覺得內心越來越充實。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

「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除了多餘的物質,不必要的人際關係,也是需要做減法的。

夏瑞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經常會參加公司的對外活動。

每次活動都會在朋友圈發一些現場照片或者和某位知名人士的合影,話里話外都在炫耀,她今天和哪位大咖吃了飯,明天要和哪個名流見面。

這些「厲害」的人,她加了一批又一批,整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她人脈極廣。

有一次,因為她的個人工作失誤,公司遇上了一些麻煩,領導大怒,責令她兩天內要拿出處理方案,把問題解決,否則就引咎辭職。

焦急的她,一回到座位就拿出手機聯繫以前認識的大佬們,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指點和幫助,結果打了一圈電話,只有一兩個接通,而且電話那邊聽起來也好像不認識她,直接找個借口掛掉。

她整個人沮喪極了,眼淚簌簌地掉了下來,才發現加了那麼多的好友,到困難的時候,誰也不曾真心認識過。

其實,每個人的微信聯繫人少則幾百,多則幾千。

自以為認識這麼多人,大家應該都是朋友,但關鍵時刻才發現,其實都是無效人脈。

自己不夠優秀,不夠努力維護好這段關係,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呢?

我們總以為人脈越多越好,很多時候卻忽視了其中真正的朋友。

相識滿天下,知交能幾人?越是厲害的人,越是優秀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就越精簡。

以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願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願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這其實才是一種正確對待朋友的方式。

有兩三個知己好友,去除一些表面的「人脈」,給自己的「朋友圈」做個減法……

只有決定斷舍離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真正重要的人是誰。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時間 的精彩文章:

「我吸毒了,我媽喂的」:別把毒品當成保健品吃
天津「老實男」殺妻騙保案內幕:3000萬的背後,是「被富養」1000天的女婿!

TAG:心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