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二甲雙胍狙擊「最毒」乳腺癌!科學家首次發現,二甲雙胍和血紅素可抑制三陰乳腺癌腫瘤生長丨科學大發現
過去一年,二甲雙胍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降糖、抗癌、解除免疫抑制,以及讓人送上膝蓋的「抗霧霾」。
神葯之名早已如雷貫耳,但是在剛看到這項最新的研究時,奇點糕仍忍不住嘆服。
今天,芝加哥大學的Marsha rich rosner博士帶領的團隊發現,二甲雙胍與另一種老葯血紅素( panhematin)聯用,可以靶向治療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三陰乳腺癌。這個發現可能化解三陰乳腺癌沒有靶向葯的困境,造福於廣大女性。
並且有證據表明,這種治療策略可能對肺癌、腎癌、子宮癌、前列腺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等多種癌症有效,相關研究發表在頂級期刊《自然》上[1]。
Marsha rich rosner博士
乳腺癌是女性的惡夢,而三陰乳腺癌又是乳腺癌中最嚴重的類型。即使進行手術後,複發和轉移的概率也很高。並且,三陰乳腺癌還主要發生在年輕女性(40歲以前)身上。
更加嚴重的是,目前還沒有一款針對三陰乳腺癌的靶向藥物獲批,而低毒性的化療手段也非常缺乏[2]。
這種局面迫切催促著科學家們,尋找新的有效治療靶點。而Marsha博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她帶領研究團隊對病人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一個叫的BACH1基因對三陰乳腺癌的轉移非常關鍵,並且這個基因還與該癌症的不良預後相關[3]。
同時,他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BACH1基因對於正常的細胞卻並不是非常重要,而且BACH1基因完全缺失的小鼠也能正常生長和發育[4]。
這些證據都暗示著,BACH1基因可能是三陰乳腺癌的優良靶點,且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靶向葯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
那到底靶向BACH1基因的會不會有效呢?需要用實驗證據來說話。
Marsha團隊首先檢驗了BACH1基因在三陰乳腺癌細胞中的作用。
當他們將癌細胞的BACH1基因敲除後,卻並沒有出現預料中的結果,癌細胞並沒有被抑制。反而是癌細胞線粒體代謝能力有所增強,電子傳遞鏈(呼吸鏈)相關的基因表達上升,耗氧速率也明顯提高。
結果有些出乎意料,不過,Marsha博士並沒有沮喪。
她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既然敲除BACH1基因能增強癌細胞的電子傳遞鏈,那再給癌細胞補一刀,抑制它的電子傳遞鏈會如何呢?
電子傳遞鏈的抑製劑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劇毒物質氰化鉀,以及魚藤酮和抗黴素A等。不過,用這些劇毒物質殺死癌細胞可不算什麼本事,要用就用對人體無害的。
電子傳遞鏈是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
大家想到了誰?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也是一種電子傳遞鏈抑製劑,但是它的毒性卻弱得多[5]。在之前的研究中,科學家雖然已經發現二甲雙胍具有降低癌症風險的作用,但真正用它來處理癌細胞時,卻出現了抗性[6]。
那在BACH1基因敲除的癌細胞中,二甲雙胍是否會發揮作用呢?
結果沒有讓人失望,當研究人員用二甲雙胍去處理,BACH1被敲除的三陰乳腺癌細胞時,癌細胞被明顯抑制了。
不過,在人體中我們可沒法直接敲除BACH1基因。幸運的是, BACH1蛋白的抑製劑卻有現成的,那就是血紅素。
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而血紅蛋白又是血細胞的主要成分。以血紅素為主要成分的藥物——泛血紅素,早已被批准用於治療血紅素合成缺乏症[7]。
血紅素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
研究人員對血紅素的作用進行了測試,發現血紅素確實可以降解BACH1蛋白,並且是特異性地降解,並不會影響其他信號通路。現在看來,血紅素可能是二甲雙胍的完美助手。
很快,研究人員檢測了這兩個葯聯用的效果。
他們將人類的三陰乳腺癌組織移植到小鼠身上,然後用二甲雙胍和血紅素進行聯合治療。
檢測發現,單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或者單獨抑制BACH1蛋白都沒有明顯的抗癌效果。但是,當用血紅素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腫瘤小鼠時,奇蹟出現了,腫瘤的生長被明顯抑制!
此外,研究還發現,當癌細胞本身的BACH1表達水平很低時,二甲雙胍單獨就能起到抗癌的效果。
血紅素和二甲雙胍聯用,抗癌效果明顯
這個發現首次揭示,BACH1是線粒體代謝的關鍵調控因子,也是三陰乳腺癌對二甲雙胍治療反應的決定因素。BACH1作為代謝調節子的作用,以前是沒有被認識的。這將為未來的研究開闢新的途徑。
而這項研究可能終結三陰乳腺癌沒有靶向葯的歷史,為手術後仍然無法擺脫惡夢的女性,帶來新的希望。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繼續拓展了這個發現可能的適用範圍。他們在人類癌症資料庫中發現,BACH1表達水平高的癌症還包括肺癌、腎癌、子宮癌、前列腺癌和急性髓性白血病。相應地,電子傳遞鏈相關基因表達減弱了。
這說明,BACH1抑制電子傳遞鏈這種作用,對於癌症的發展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機制。這也意味著二甲雙胍和血紅素聯用的適用範圍,可能不止於三陰乳腺癌。
而血紅素和二甲雙胍低廉的價格,也讓它們有更大的用武之地。非常期待這兩個藥物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大的驚喜。
當然,一切都要等待臨床試驗的結果。
編輯神叨叨
靶向葯是需要分子標誌作為指導的~並且,對於藥物的使用,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更多醫學新進展盡在瞬息:
參考文獻:
[1] Jiyoung Lee et al. Effective breastcancer combination therapy targeting BACH1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Nature,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005-x
[2] Bianchini G, Balko J M, Mayer I A, etal.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aheterogeneous disease[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6, 13(11):674-690.
[3] Dangigarimella S S, Yun J, Eves E M, etal. Raf kinase inhibitory protein suppresses a metastasis signalling cascadeinvolving LIN28 and let-7[J]. The EMBO Journal, 2009, 28(4): 347-358.
[4] Sun J, Hoshino H, Takaku K, et al.Hemoprotein Bach1 regulates enhancer availability of heme oxygenase‐1 gene[J].The EMBO Journal, 2002, 21(19): 5216-5224.
[5] Wheaton W W, Weinberg S E, Hamanaka RB, et al. Metformin inhibits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of cancer cells to reducetumorigenesis[J]. eLife, 2014, 3(3).
[6] Dowling R J, Lam S, Bassi C, et al.Metformin Pharmacokinetics in Mouse Tumors: Implications for Human Therapy[J].Cell Metabolism, 2016, 23(4): 567-568.
[7]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9-03-drugs-cancer-lacks-precision-therapy.html
本文作者 | 低溫藝術家
※《自然》:破解胰腺癌數十年謎題!科學家研究發現,發生癌變的導管直徑決定了腫瘤的生長方式,或有助於判斷腫瘤惡性程度
※《自然》子刊:誰是我們心理的主宰?科學家首次在人群水平研究中證實,抑鬱症與特定腸道微生物相關丨臨床大發現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