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產房醫生常說的這4句「暗語」,生過娃的都懂,聽懂對孕媽很重要

產房醫生常說的這4句「暗語」,生過娃的都懂,聽懂對孕媽很重要

聽多了關於產房的「傳說」,孕媽心裡怕是對於產房更緊張了吧。可是產房又經常會聽到一些不懂的行業術語,有些孕媽還鬧過不少笑話。所以說,搞清楚醫生這幾句「暗語」,就算無法保證鎮定自若,但至少氣場不會全輸光光的啦。

1.開幾指

一般進入產房後,醫護人員接下來最關心的問題就是「開幾指了?」

對於老輩人來說,對於「開幾指」的這句行話似乎都不陌生,但如果真要刨根問底,恐怕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得出。

比如,很多孕媽都知道十指開全才能生產,可是,到底什麼是開十指呢?之前就有孕媽小心翼翼的問,「開十指,真的是要十個指頭全都能塞進去才能生孩子嗎?」

其實是這樣的,開指實際上指的是開宮口,又叫子宮頸口擴張。正常狀態下,子宮頸口張開約有一指尖的距離。隨著產程的進行,子宮口會逐步擴張,直到打開到能允許正常大小的胎寶寶通過,也就是直徑10厘米左右,大約是成年男人的手掌寬度,並不是10個手指頭的寬度。

2.上縮宮

當孕媽宮口開的緩慢,產程中出現宮縮乏力,醫生會說「上縮宮」,其實就是打催產素,加速產程的進展。這是為了幫助順利分娩,而不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

3.宮頸管消失

很多孕媽聽到這個詞都會嚇一跳,以為是某個器官要沒有了。其實這是臨產的正常徵兆,宮頸管消失就意味著孕媽馬上就要生產啦。只是臨產時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形成漏斗形,隨著產程進度,宮頸管會逐漸變短甚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並不是憑空消失了。

4.會陰側切

會陰側切是產房醫生經常說的一個詞,現在很多孕媽也都比較耳熟「側切」。聽到這個詞,就會想自己是不是要挨一刀了?

其實,醫生只是在有指征時才進行會陰側切。比如說,如果寶寶頭部過大,醫生可能就會建議孕媽進行會陰側切。這樣不僅可以縮短產程時間讓寶寶順利出生,也可以防止孕媽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

醫生和護士是為了方便工作,才會說這些簡短的專業名詞。孕媽可不要自己嚇自己啊,畢竟都是要當媽的人了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月呵護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醫生暗示寶寶的性別,快來看看這些媽媽的高招
99%的孕媽生產時都會挨一刀,跟醫生這樣說就能恢復更快?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