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不作抵抗投降魏國後,他在魏國的晚年生活,是如何度過的
劉禪在鄧艾帶著兩萬疲憊之兵打到成都,蜀國主力大軍基本上沒有受到什麼損害的情況下,便既不加強防守,也不遷都或投奔東吳,乾乾脆脆地選擇了投降,為司馬家族的統一大業,做出了貢獻。
那麼,劉禪在投降曹魏以後,他晚年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劉禪劇照)
劉禪是在263年投降的,去世於271年。他在曹魏一共生活了8年時間。劉禪在這8年的生活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堅決投降階段。
說劉禪是堅決投降曹魏的,這話一點也不過分。當時鄧艾打到成都後,派人把劉禪及一眾文武大臣、皇親貴族,一路翻山越嶺,往洛陽押送。
在這個過程中,姜維曾給劉禪帶信去,讓他暫時忍耐幾天,自己會對魏軍來一遭釜底抽薪,奪兵反正,實現復國。接著,魏國將領鍾會、鄧艾、諸葛緒又鬧起來,鄧艾和諸葛緒被抓起來押送回魏國,鍾會的部下又造反,殺了鍾會和姜維,使得整個魏軍群龍無首。
可以說,當時魏軍亂成了一鍋粥,以至於劉禪都沒人管了。如果當時劉禪能夠趁機逃脫,振臂一呼。蜀軍眾將士絕對會趕緊前來投奔劉禪。劉禪在蜀軍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實現復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劉禪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一如既往地往魏國都城洛陽趕去,費盡艱辛終於趕到了洛陽。
劉禪趕到洛陽以後,司馬昭看他這麼聽話,同時從安定人心的角度考慮,對劉禪還是不薄的。《三國志》記載:「(劉禪)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那些跟隨劉禪投降過來的蜀國大臣,司馬昭也給予了他們很高的待遇:「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
(鄧艾劇照)
二、樂不思蜀階段。
劉禪到達魏國後,史書上對他的記載並不多。畢竟他一個末代皇帝,史書也不適宜對他的事迹進行大肆張揚。唯有《漢晉春秋》記載了一個「樂不思蜀」的故事。
劉禪剛到洛陽的時候,司馬昭從安定舊蜀國的人心,保持舊蜀國境內太平的角度,對劉禪進行了分封。但是,自古君王都對末代皇帝非常提防,害怕末代皇帝會利用自己的身份鬧事。或者末代皇帝不鬧事,其他人借末代皇帝的名聲鬧事。因此,一般都不會容他活多久。
所以,司馬昭搞了一出「頗思蜀否」的戲。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只不過,劉禪當時是裝傻,還是真傻,說法不一。我個人認為,劉禪當時是真傻,並不是裝傻,並沒有那麼「大智若愚」。正如我前面講到的。如果他真的有一點兒血性,其一,鄧艾打進來的時候他不會貿然投降。其二,在「北遷」去洛陽的路上他會藉機反正。其三,當郤正讓他回答「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時,他不會跟著那麼說。總之,當時他不思念蜀國,是真的覺得當年當皇帝,確實沒有現在當個「安樂公」安樂。
至於讓他回答「思蜀」的郤正,倒真正算得上是大智若愚。如果他不是那麼了解劉禪,不教劉禪說那句話,很可能司馬昭就已經讓劉禪「得暴病」去世了。
(司馬昭劇照)
三、子孫悲劇階段。
劉禪在魏國安享了8年太平日子,安然去世。史料記載的「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當時也沒受到影響。劉禪的那些兒子,除了太子在鍾會叛亂中被殺,五子劉諶有骨氣,自殺殉國外,其餘子女都跟著劉禪去了魏國,過上了「樂不思蜀」的日子。
不過,他們雖然樂不思蜀,但是所投靠的主子不是一個好主子。司馬家族統一天下以後,很快就在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的內訌,結果給了北方游牧民族機會。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內遷,爆發「永嘉之亂」。西晉滅亡,衣冠南渡。而劉禪的那些兒子們,也基本上在永嘉之亂中被殺光了。
後世匈奴人劉淵追謚劉禪為「孝懷皇帝」,不過是為自己的政治服務罷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漢晉春秋》)
※軍統那麼厲害,為什麼多次刺殺汪兆銘,都被他輕輕鬆鬆躲過了
※都是令妃女兒,為何一個被封為固倫公主,一個被封為和碩公主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