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末年以曹節為首的「十常侍」為何能得勢?

東漢末年以曹節為首的「十常侍」為何能得勢?

東漢末年以曹節為首的「十常侍」為何能得勢?

東漢末年以曹節為首的「十常侍」為何能得勢?

在東漢末期的漢靈帝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東漢宮廷發生了一場十分慘烈的重大事變,朝官和宦官兵戎相見、武力相向,經過殊死搏鬥,在一片血雨腥風中,正直的朝官都遭到誅殺,而宵小宦官卻以勝利告終。儘管東漢末期朝政荒廢,但在官僚集團中,仍有不少憂國憂民的正直之士,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還是想改變朝政江河日下的局面的,可惜能力所限,回天乏術。雖然朝官集團在這場宮廷血戰中失敗了,但留下來的悲慘歷史、沉痛教訓,對我們認識歷史上的上層政治鬥爭還是有一定意義的。

漢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十二月,桓帝駕崩,皇后竇氏被尊為皇太后。因漢桓帝無嗣,竇太后便與其父城門校尉竇武商議定策,立河間王之曾孫,年僅十二歲的解瀆亭侯劉宏為嗣。建寧元年(公元168年)正月,由竇武持節,在夏門亭用皇帝車駕將劉宏迎接進皇宮,即皇帝位,是為漢靈帝。改永康年為建寧年。

時皇帝年幼,由竇太后臨朝聽政。任命竇武為大將軍,前太尉陳蕃為太傅,並行使尚書職權。陳蕃在漢桓帝時就是一個朝野皆有影響的名臣,敢於仗義執言,匡扶正義。任職太尉時,就支持正直幹事的官員,限制宦官的惡行,而得到朝官的擁護,遭到宦官的痛恨。竇太后在被漢桓帝冊封為皇后時,曾得到陳蕃的鼎力相助。因此,太后執政後感念陳蕃,特封其為高陽鄉侯,陳蕃上表推辭,太后不許。陳蕃上表固辭,前後十次,竟不受封。

如今,竇太后就把大小政事都交給陳蕃處理。而陳蕃也與大將軍竇武一道,同心協力,輔佐王室。他們徵召並起用天下有名望的賢士,如李膺、杜密、尹勛、劉瑜等,讓他們不但在朝廷擔任要職,還讓他們共同參與重大政事的處理。由是,天下士人無不感到有了希望,都引頸期盼太平盛世的出現。而此時,漢靈帝劉宏的乳母趙嬈和一些女官,日夜圍繞在竇太后的身邊;而中常侍曹節、王甫等人也與之相互勾結,諂媚太后,他們把太后服侍得很舒坦。於是,太后對他們也格外寵幸,數次下詔,給這些人封官晉爵。而陳蕃、竇武對這些卑鄙小人卻深惡痛絕。一天朝堂集會,陳蕃私下對竇武說:「曹節、王甫等人從桓帝時就操弄朝政,擾亂天下,如果現在不將他們殺掉,今後除之更難。」竇武深以為然。陳蕃得到竇武的首肯,不禁大喜,當即推案而起。由是,竇武結納志同道合的尚書令尹勛等人共商大計。這時,正好發生了日食的天象變化,陳蕃對竇武說:「昔日御史大夫蕭望之敗在一個宦官石顯的手上,何況如今有幾十個石顯。我以八十歲的年紀,想為將軍除害,現在可以藉助日食的天象異變,罷黜宦官,消彌隱患,以防天變。」竇武便對竇太后說:「按照舊例,黃門、常侍這樣的宦官,只負責宮廷門戶,主管宮內各署的財物;如今卻讓他們參與政事,委以重權。他們則安排子弟黨羽,專門干一些貪贓暴虐之事。現在天下輿論洶洶,正是因為這些事情。應當將他們全部誅殺廢除,以使朝政清明。」太后說:「自漢朝開國以來,世代都有宦官。但只應該誅殺有罪的,怎麼可以全部廢掉呢?」於是,竇武只好收捕了在內宮專權的中常侍管霸、蘇康等人,並處以死刑。竇武幾次請求誅殺曹節等人,因為竇太后猶豫不忍,所以事情久拖不辦。陳蕃也上了奏摺,奏道:「當今京城輿論紛紛,路人喧嘩,都說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颯等,與趙嬈及諸女尚書一起禍亂天下。附從他們的則陞官晉爵,違背他們的則中傷陷害。現在朝中群臣如同河中漂木,東漂西流,貪圖俸祿,畏懼權勢。如果陛下現在不趕快誅滅他們,必然會發生禍亂,危及社稷,其災禍難以估量。老臣懇請陛下把臣的奏章宣示左右近臣,並讓天下所有的奸臣都知道老臣對他們的痛恨。」陳蕃的諍諍直言可謂光明磊落,擲地有聲。但太后沒有採納。

當月(即建寧元年八月),星象出現異變。侍中劉瑜向來善觀天象,發現星象對大臣不利,便上書太后道:「如今的星象異變按照《占書》所說,是宮門應當緊閉,這不利於將相,奸人就在君主身旁,希望太后緊急防範。」又寫信給竇武和陳蕃說,星辰錯亂,對於大臣不利,應當立即決斷大計。由是,竇武、陳蕃也抓緊進行了對司隸校尉等重要職位的一系列人事調整和布防。並奏請太后免除了黃門令魏彪的職務,而以竇武親信的小黃門山冰代之。接著讓山冰奏請收捕長樂宮尚書(宦官)鄭颯,並押送到北寺獄。陳蕃對竇武說:「這些傢伙應當趕快殺掉,為何還要再審訊?」竇武不同意,命令山冰、尹勛及侍御史祝瑨分別審訊鄭颯,供詞牽連到曹節、王甫等人。尹勛、山冰隨即奏請收捕曹節等,並讓侍中劉瑜向皇帝報告。

九月初,竇武沒有在宮中值宿,而是回府住宿。掌管機要文件的人事先己知道了消息,便報告了長樂宮五官史朱瑀,朱瑀趁機偷看了竇武的奏章,罵道:「對於恣意放肆的宦官,自可誅殺,我等何罪之有,竟要將我等殺盡滅族。」於是,朱瑀連夜召集平素親信和身體健壯的長樂宮宦官共普、張亮等十七人,歃血結盟,合謀誅殺竇武等人。曹節聞訊驚起,跑去向皇帝報告:「外面情況緊急,請陛下到德陽前殿防禦。」並讓皇帝拔出寶劍,踴躍壯膽。讓乳母趙嬈等人擁圍在皇帝身邊,取出印信,關閉宮門。並召集尚書府的官員,用利刃脅迫他們寫詔書,任命王甫為黃門令。王甫手持符節,去北寺獄收捕尹勛、山冰。山冰疑為偽詔,拒不受命。王甫當場殺了山冰和尹勛,放出了鄭颯;還兵時在南宮劫持了太后,奪取了印綬;命令中謁宦官守衛南宮,關閉宮門,斷絕通道。再派鄭颯等持節與侍御史為使者,一起去收捕竇武等人。竇武拒不受詔,飛馳進入步兵營,與他的侄子步兵校尉竇紹一起,射殺了使者。同時,召集北軍五校士數千人把守都亭,並對士兵說:「黃門、常侍造反,凡儘力殺敵者封侯重賞。」

陳蕃聽說竇武有難,即率屬官與門生八十餘人,手執寶劍,沖入承明門。來到尚書門前,陳蕃振臂呼叫:「大將軍忠心衛國,是黃門宦官反叛,為何說竇氏大逆不道?」王甫這時從尚書門出來,與陳蕃相見,正好聽見呼叫,就指責陳蕃說:「先帝去世不久,陵墓還沒完工,竇武有何功,競得到兄弟父子三人同時封侯!還設宴奏樂,從宮中帶走不少宮女,十天之內,耗資財巨萬,這樣的大臣就是邪道!你身為宰輔,苟相結黨,還來為竇賊喊冤?」遂命武士收捕陳蕃,陳蕃手執寶劍,聲色俱厲,呵斥王甫。可憐年老的陳蕃哪裡是武士的對手,被武士捉住後押到北寺獄。黃門從官一邊用腳踢陳蕃,一邊罵道:「死老鬼!看你還能裁減我們的員額,削奪我們的薪俸不!」並在當天就將陳蕃殺死。

當時,監護匈奴中郎將張奐被徵召回到京城,曹節等認為張奐剛到京,不知政變內幕,便假傳詔令,以少府周靖代理車騎將軍,持符節,令張奐率領五營士兵討伐竇武。天剛亮,王甫率領虎賁、羽林軍等合計一千多人,出朱雀掖門布防,與張奐等會合以後,又悉數把軍隊開到宮闕下,與竇武對峙。王甫兵勢漸盛,便命士兵大聲向竇武軍隊喊話:「竇武反叛,你們都是禁軍,理當保衛宮廷,為何跟隨反叛之人?先降者有賞!」營府的士兵向來害怕宦官,於是,竇武營中軍心動搖,開始有少數人投降了,從清晨到早飯時,竇營中的士兵幾乎都投降了。可見在古代,挾天子以假傳聖旨有多大的威力。竇武和竇紹只好隻身逃亡,在軍隊的包圍追捕下,兩人都自殺了,他們的頭被懸掛在他們曾把守的都亭上。得勝的宦官收捕了竇氏的宗親、姻親和賓客,一個不留,全部殺掉。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都被滅族。虎賁中郎將河間人劉淑、前尚書會稽人魏郎,被宦官誣陷與竇武串通同謀,被逼自殺。竇太后被遷入南宮。自公卿以下,凡陳蕃、竇武舉薦的人,以及他們的門生故吏,一概免官禁錮。

在這場血雨腥風的宦禍中,朝官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而宦官從此更加驕橫跋扈。曹節升任長樂衛尉,封高陽侯;王甫升中常侍、仍任黃門令;朱瑀、共普、張亮等六人都被封為列侯,十一人封為關內侯。張奐遷升為大司農,並以功封侯,但張奐深恨被曹節所蒙蔽,堅決推辭,不肯受封。

「於是群小得志,士大夫皆喪氣。」(見《資治通鑒.漢紀四十八》)「當是時,凶豎得志,士大夫皆喪其氣矣。」(見《後漢書.竇武列傳》)爾後,在宦官集團的弄權中,東漢王朝迅速走向了衰亡。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東漢時期的審美觀和時下不太一樣,沒有顏值控
明代是黃山開闢的鼎盛時期,首功應歸明萬曆年間的普門和尚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