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城市:造價672億,可同時承載10萬人,每2年繞地球1圈
早在上世紀,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全球變暖問題,並已向國際組織說明全球氣溫上升將帶來的後果,但少有國家為改善地球環境做出實際行動,倒有很多國家變本加厲的向大自然索取各類自然資源。既然全球變暖問題惡化已成為定局,那麼人們不得不考慮南北極冰川融化後的後果,到時候不說七大洲全部會被淹沒,至少沿海地區城市會受到影響,大陸面積必定減少。該怎麼辦呢?相信各國都有後手,例如美國有家公司,正在開發海上城市。
所謂海上城市,目前處於設計階段,概念立足於郵輪技術之上,美國公司將這個項目稱為「自由號海上漂浮城市」。該項目預計投入100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約等於672億。海上城市的建設標準,完全是奔著微型城市去的,作為世界上首個移動海上城市,造價高達672億,它上面會建設學校、醫院、超市、辦公場所、居住房屋等娛樂和生活設施,甚至有飛機場,儘可能模擬一座真正城市的所有功能。
從本質上來講,自由號海上漂浮城市仍屬於郵輪範疇,它有15艘泰坦尼克號那麼大,長1372米,高107米,重達270萬噸,而泰坦尼克號是世界上最大沉船之一,所以等它建成, 便自動成為新的全球最大郵輪。據說想令自由號正常航行,需要招收2萬名船員輪換工作,除工作人員外,自由號還能接納5萬名永久居民以及3萬名遊客,其中1萬名遊客可以在船上過夜一晚。也就是說,這座漂浮於海上的微型城市,可同時承載10萬人次。
和郵輪不同的是,海上城市以太陽能和波浪能為驅動力,如果不出意外,可以永遠停留在海面上。海上城市時速不明,但設計者表示,它大概每2年能航行地球一圈,不過航線有明確規定,大致為從美國出發,走大西洋進入歐洲地界,然後由義大利抵達非洲,再轉向前往亞洲,中間會在澳大利亞略有逗留,最終踏上返程回到美國西海岸。在航行過程中,海上城市70%的時間停靠在各大沿海城市海岸附近,只有30%時間穿梭於各國家之間。
從自由號航線和航程來看,這是一艘以體現商業價值為主的海上城市,永久漂浮於海上是它的噱頭,大部分時間停靠在各大城市附近,不僅是為了補給生活用品,更是為了吸引遊客登船遊玩。當然,如果它能順利建成,我們也不應該全面否認它存在的價值,畢竟不管出於未來冰川融化考慮積累經驗,還是遊客初體驗,相信自由號都能發揮出用處。
話又說回來,等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地球陸地面積減少,或許到時科學技術能製造出比海上城市更好的科技產品,用以解決居住地不夠問題。一經預想變成現實,最難處理的反而是率先被淹沒國家,像日本、英國這樣強大的島國,怕是不願意寄人籬下。
※物價最高城市:西紅柿40元一斤,做啥都賺錢,10萬華人去淘金
※世界上最「狠毒」的動物:餓了以後六親不認,連丈夫都不放過
TAG:綠草原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