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三藏應該叫「唐一藏」?如來沒把話說明白,取來的真經大大縮水

唐三藏應該叫「唐一藏」?如來沒把話說明白,取來的真經大大縮水

唐僧去取經時,曾信誓旦旦的答應唐王:「只在三年,徑回東土」,結果他這一去便是十四年,比預期的時間整整晚了十一年,估計唐預計的時間,是沒有妖怪阻攔的時間,因為最初觀音並沒有跟他說,取經路上要渡過八十一難。

儘管路途艱辛,唐僧仍不負眾望取來了真經,可最終的結果總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如來在取經之初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甚至有觀音菩薩全程監督,一共一百回的章節,光是取經的鋪墊就用了十幾回的章節進行描寫,然而取經之後,對於「真經」的描寫卻一個字都沒有,也就是說我們對唐僧所取之經仍然停留在,取經準備階段如來對三藏經的描述上:

「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原文中已經說得很清楚,唐僧要去取的是三藏經,觀音在長安也是如此說法,唐僧更是因為要去取經,被李世民把名字都改成了「唐三藏」,拋開是什麼經不說,首先從數量上來看,我們下意識的認為唐僧取來經書的數量應該是35部共15144卷,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唐僧最重取來經書的數目根本就不對!僅僅只有經書的三分之一,共5048卷,按照如來的說法是剛好合一藏之數。

原文中道:「此經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檢幾卷傳來,共計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數蓋合一藏也。」,看到這裡我們才明白,唐僧取來的經書並不是三藏經的所有,而是在三藏經中檢了一些傳給他,從而湊夠一藏的數目,那唐三藏是不是應該改名為「唐一藏」了?

確實,如來只說了傳給唐僧三藏經,卻沒有說傳多少,這就好比一個文字遊戲,如來確實聰明,說話總是給自己留有餘地,即便是這傳出去眼中縮水的三藏經,他還給人家在水裡泡了泡,其中有些殘缺不全,也就是說,唐僧辛辛苦苦取到的三藏經,連一藏都不到。

而如來煞有介事的安排取經,難道最後他反悔了?或許我們可以從如來的一段話中找到答案:「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

如來完全可以將三藏經送到大唐,他之所以沒這麼做是因而他認為東土的人愚蠢,太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珍惜,所以要讓真經不容易得到,更何況物以稀為貴,三藏經只有他有,如此才能讓得經者更加珍惜。

我們從這個方面來考慮,唐僧到了靈山有個索要人事的橋段,明面上是阿儺迦葉的過錯,實際上是如來暗中指使,從這個人事方面就可以看出唐王對經書到底重不重視,結果唐僧只能拿出個紫金缽盂,再無其它傍身之物。

而且唐僧說好的三年取來真經,結果十幾年了無音訊,這期間誰聽過唐王過問取經的信息?如此又表現出東土對經書的不重視,如來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將傳出的真經大大縮水。

唐僧取來真經後,正要當著眾人的面念經,結果被八大金剛叫回靈山,唐僧將經書「丟」到一邊,這一「丟」已經完完全全暴露了,已經嚴重縮水的三藏經根本就不重要,唐僧心裡也明白,所以取經的重點不是「經」,而是「取」,三藏經只是個噱頭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如來怕她,觀音遠她,蠍子精為何會被一個小小的星官嚇死?
鎮元子反覆讓悟空還他人蔘果樹,悟空第3次才明白:給我3天時間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