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9,互聯網失落者
來源 | 子彈財經
作者 | 楊博丞、蛋總
2019年的人們很懷念1999年,1999年的人們很期盼2019年。
在經歷了20年互聯網大潮之後,越來越多元化的新技術在互聯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生動。
1998年,新浪成立,它和1996年成立的搜狐以及1997年成立的網易成為了2000年左右人們上網時點擊量最高的網站,而10年後,他們被百度取代。
1999年,馬雲從北京回到杭州,此時阿里巴巴的業務尚未明晰,身處中關村的劉強東還在京東多媒體的一尺櫃檯內賣光磁產品。
彼時,中國第一個B2C電子商務網8848開始運營,它的開創者名為王峻濤。
在當時,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人開始利用互聯網開創歷史先河,同樣,中國的普通百姓也第一次認知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根據1999年的CNNIC調查數據顯示,當時網民上網大多是為了獲得各方面的信息,佔比達57.97%。而10年後,這些數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行業更加多元化,增加了諸如在線音樂、在線直播、社交等新興領域。
從第一次的蒸汽機革命到第二次的機械革命再到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歷經百年。中國則抓住了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如今在向第四次數據革命時代邁進。
但歸根結底,無論AI、大數據、雲,它們的承載體均是互聯網。
載體未變,技術已變。
帶來這些改變的正是一些先行者。在互聯網浪潮中不時會有失落者與得利者同時出現,但最終人們記住的卻永遠是得利者的故事。
以下故事分別關於在線音樂、在線直播、社交領域中那些開創先河,卻最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失落的人。
看到未來而又能夠活到未來的,畢竟是少數。
殺死那個音樂播放器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
2002年的夏天,上海的天氣格外炎熱。
工程師鄭南嶺在給Winamp做漢化工作,彼時,英文版的Winamp是音樂播放器的王者。
一天閑暇時,他用nanling的昵稱,發布了一款叫做「MP3隨身聽」的軟體,出於自己對陳慧嫻《千千闕歌》的熱愛,他將軟體命名為「千千靜聽」。
就這樣,在一個平淡無奇的午後,一款此後開啟了中國在線音樂時代的音樂播放器橫空出世。
「完全免費、佔用空間小、中文界面、顯示歌詞」——千千靜聽這些優點迅速地抓住了中國用戶的心。
千千靜聽一舉打敗了當時的傳統播放器霸主Winamp,隨後的幾年時間裡成為了最先進入塞班系統的音樂播放器,千千靜聽的裝機量一度超過了70%。
彼時,在愛好音樂的人心裡,鄭南嶺相當於音樂播放器領域的盟主。
遺憾的是,2006年,由於版權戰爭端倪出現且資金不足,鄭南嶺連同他的千千靜聽被百度納入麾下。
鄭南嶺沒能笑到最後。
在百度的收購協議正式出來之前,這一消息遭到了國內用戶的集體反對,大家在音樂的評論區留言希望阻止千千靜聽「入嫁豪門」,保持獨立。
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收購如期進行。
但在協議期三年結束後,低調的鄭南嶺從百度離職,從此消失於江湖,隨後千千靜聽被雪藏。
直到2015年12月3日,「千千靜聽」的影子才重新出現——百度宣布旗下的百度音樂將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併,打造全新的音樂機構。
事實上,這等同於百度「拋棄」了百度音樂業務,把它「轉交」給了太合音樂集團。
2018年6月19日,太合音樂宣布,將百度音樂改名為「千千音樂」,可惜已與「千千靜聽」舊日輝煌相去甚遠。
千千靜聽,已然失去了在線音樂發展最好的十年,也錯過了智能手機崛起的時代。
直到今天,千千靜聽的最後一個發行版本停留在5.52,無法聯網且僅作為單機播放器存在。
千千靜聽的歷史只剩下斷壁殘垣。
同樣的失落者,還有天天動聽的CEO黃曉傑。
2007年年底,王智罡、黃曉傑等人參考了當時已經在PC端大獲成功的千千靜聽,打造出了「千千動聽」這一款手機端的音樂軟體,甚至一度被用戶認為是同一家公司的兩款產品。
由於畫面簡潔,功能健全,天天動聽備受歡迎,直到2014年5月,天天動聽用戶已突破3.8億。
但誰也沒預料到,危機已悄然而至。
在版權大戰中,需要資金和流量扶持,幾番鏖戰後天天動聽無法突圍而出,無奈在2013年被阿里巴巴收購。
從輝煌一時到無奈被收購,從獨立經營到融入新家庭……作為「曾在移動端最受歡迎的音樂播放器」,天天動聽的「覆滅」同樣讓人惋惜。
在被阿里收購後,黃曉傑轉身去了暴風魔鏡,開啟新征程。
很快地,天天動聽被更名為阿里星球,馬雲邀請高曉松和宋柯加入阿里音樂,試圖打造覆蓋明星大咖、粉絲交流、音樂交易、娛樂營銷等上下游全產業鏈的音樂平台,使天天動聽依稀看到了依託阿里擴張的可能性。
但期待最終落空。
蝦米成為了阿里音樂的「頭牌」,而天天動聽則淪為阿里體系內部競爭的犧牲品。
「天天動聽停止服務,感恩一起走過的洪荒歲月」2017年10月1日,天天動聽的頁面上只剩短短一行字,是它留給聽眾的最後一句尾音。
「來日縱使千千闋歌,飄於遠方我路上……」在陳慧嫻婉轉吟唱的聲調里,似乎聽見鄭南嶺和黃曉傑這些先行者兼失落者的淡淡留戀和嘆息。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王朔
昨天,「子彈財經」通過熊貓員工與熊貓主播等多方渠道,確認了熊貓直播申請破產清算的消息,員工統一賠償半個月工資,本月18日熊貓直播將關閉伺服器。
「熊貓涼涼了」,如冰涼的海水流淌過直播從業者的心。
另一邊,卻還有熱切的希望——鬥魚已提交赴美IPO文件,據悉本次IPO將融資約5億美元,最早預計二季度上市。
不知此時熊貓直播的創始人王思聰內心有何感想,畢竟是他為中國帶來了「在線直播」這顆火種。
歷史的時針撥回到2015年6月,王思聰借鑒美國的兩款在線直播社交產品Meerkat和Periscope,投資了直播平台17。
17的玩法很簡單:用戶在線直播視頻內容,與平台廣告分成,平均一千人觀看收入有一元錢並且可以提現,憑藉簡單新奇的玩法,17上線三個月,就登頂中國區蘋果商店免費榜的榜首。
由於17直播了男生吸毒、女生洗澡等不良內容,在2015年9月30日被強行下架。如今,王思聰又面臨熊貓直播破產清算的局面,看來首富獨子踩中了新技術的浪潮,卻沒猜中故事的結尾。
彼時,17遭禁,卻極速地催熱了「在線直播」這個行業。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中國先後出現了200多家直播公司,巨頭騰訊和阿里相繼入場——騰訊陸續開通並投資了9個直播平台,阿里推出淘寶直播和天貓直播,玩起了「邊看邊買」。
一時間,中國進入了一個莫名喜感的「全民直播時代」。
平台林立的背後,是資本的狂歡——截止到2016年1月底時,中國已有25461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可投規模高達4.29萬億元。
這些涌動的熱錢如同餓狼一般四處覓食,隨著O2O「百團大戰」的硝煙散去,大數據、雲計算、VR、AR、AI等新技術成為獵食者的新目標,但這些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商業模式未明朗。
於是,能夠帶來巨大的用戶流量和現金流的在線直播,自然成為了資本瘋狂追捧的「寵兒」。
在殘酷廝殺的幾年間,映客、花椒、虎牙、鬥魚、熊貓、小火山…成為了「倖存者」。
2018年5月11日,美國紐交所里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董榮傑身上,敲鐘那一刻,他雙目泛淚,而身旁的李學凌手裡拎著一隻虎牙玩偶,這個老搭檔倒是笑得像個孩子一樣。
誰也沒想到,虎牙竟然比鬥魚早一步赴美上市,成為了直播第一股。這兩家多年來的攻防纏鬥,已然是一出眾人皆知的「大戲」,不再贅述。
直到奉佑生帶著映客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陳少傑和張文明還是沒什麼大動靜——儘管心急。
太多人對鬥魚抱有期待,無論是鬥魚背後的資本還是長期的用戶,在這些人心中,脫胎於「ACFUN生放送直播」頻道的鬥魚,陪伴他們度過了漫長歲月。
2018年,是國內娛樂公司扎堆上市的一年。算起來,風險資本從2016年前後投入直播行業,到2018年時正好到了3年的回報期。
趁魚兒還肥,該收網了。
不料,B站、愛奇藝前後腳登陸納斯達克,首日便雙雙遭遇破發,海外資本對科技股的態度一向冷靜。
鬥魚上市的腳步不得不慢下來,張文明和陳少傑不敢操之過急,但「壞消息」還是傳出來了。
「鬥魚媒介部的人基本快走完了。」在2019年3月的清晨,鬥魚北京分公司顯得有點冷清,優盛大廈七樓多個辦公室的員工寥寥無幾,而在十八層,只有一間辦公室有部分員工。
這是去年底鬥魚緊急裁員所致,當時涉及海外業務約70餘名員工被裁,目前鬥魚有2400多人,大部分在總部武漢辦公。
值得玩味的是,鬥魚和虎牙均已被騰訊收編,還同時接收到騰訊的「投喂」——2018年3月8日13點10分,鬥魚E輪融資收到了一筆來自騰訊的6.3億美元投資,僅僅9個小時後,虎牙B輪融資接受了騰訊4.6億美元投資。
無論這場爭奪戰的終局是董榮傑贏,還是張文明勝,最大的贏家都是馬化騰。
資本在直播行業殺得人仰馬翻,有些平台為了爭奪流量更是底線全無,國家監管部門不會坐視不理——2016年,直播平台迎來監管風暴,前後經歷了4次政策調整。
隨著行業監管和同質化競爭的加強,2017年在線直播行業結束瘋狂生長的階段,進入了精耕細作的時代。
董榮傑在 A 輪融資後,簽約《王者榮耀》第一屆KPL冠軍戰隊仙閣戰隊,2017年3月份又簽約KPL人氣戰隊YTG,培養了一批王者榮耀、球球大作戰主播。
張文明則拉攏了企鵝直播的張大仙、虎牙前主播國服第一貂蟬九日以及當時的一哥嗨氏……他想利用高價吸引簽約主播,為鬥魚穩定流量。
而被冠以「國民老公」之稱的王思聰,則走向了另外一條路——拓展娛樂、綜藝、戶外、體育等多種泛娛樂直播內容,花重金打造《hello 女神》綜藝項目,憑藉自身頂級的流量號召力也為熊貓拉來了不小的用戶流量。
2017年5月,熊貓直播完成10億人民幣B輪融資,估值達到50億元,直播行業是一個燒錢行業,沒有錢也請不了流量主播來坐鎮。
「主播即內容,內容即流量,流量即變現」是直播行業的商業邏輯。
當外界傳言王思聰撤資時,COO張菊元出來闢謠並高調地說:「熊貓準備於2018年底啟動上市。」
可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熊貓的情況急轉而下——錢快燒光了,2018年6月,熊貓爆出欠薪風波,新一輪融資也遲遲未完成。
「這是熊貓經受磨難的一年。」2018年下半年,王思聰在一次朋友聚會時曾嘆息到。
自從IG奪冠後,他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了戰隊的經營和人才的培養上,而熊貓內部的管理體制不健全,直播管理和運營人員都是「佛系年輕人」,任由主播們「划水刷量」,直接導致熊貓的內容質量下滑。
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在2018年下半年,熊貓主播們被其他平台高價挖走,員工紛紛跳槽離職,「有本事的都走了,剩下的就是混日子」。
隨後,王思聰放手轉身,熊貓走向了終局。
直播行業經過全面洗牌整頓後,風光和生氣都已大不如前,甚至成為了2018年互聯網眾多行業里唯一一個年增長率為負增長的行業。
隨著熊貓直播破產,這個從「千播大戰」里艱難生存下來的平台最終還是走向了死亡的命途;而董榮傑和奉佑生已率先邁進資本市場大舞台,正戰戰兢兢地接受著市場的「檢閱」,鬥魚則在上市門前徘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人們最終的抉擇卻是「舍熊掌而取魚者也」。
在過去這6年多以來,直播行業如同一片浪潮激蕩的海洋,資本如同燃油為船艦快艇的競賽加碼,只為尋求更廣闊的海域,占海為王。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說:「中國公共社會,將會進入一段漫長的、繁華喧囂而無比平庸的中產崛起時期。」
在線直播這個行業曾經過度喧囂,也被痛批帶著一股「娛樂至死」的氣息,人們的生活在無數鏡頭後一覽無遺,逐利和享樂的人性在這個行業里一目了然。
但是,正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曾嘆息的那樣:「每個人對於他所屬於的社會都負有責任,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
人人不開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梁啟超
1998年10月,四通利方正式改名為新浪網,26歲的程炳皓剛剛入職,工號201,他的工作是軟體工程師。據程炳皓回憶,他投簡歷時投的是「四通利方」公司,而到入職時,公司名就變成了新浪。
對於新浪來說,程炳皓算是一名老將和功臣。他先後負責網站技術、無線、研發及「愛問」搜索等工作,一直到新浪上市,程炳皓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就在10年後,2008年,程炳皓卻請辭新浪網,他拿著全部個人積蓄300萬元,帶著5個人的技術團隊,於2008年3月成立了開心網,這是國內第一家以辦公室白領用戶群體為主的社交網站。
就在兩年前,開心網的對手校內網早已開啟了中國SNS社交先河。和開心網不同的是,校內網則是主打學生群體。
2005年,25歲的王興隻身一人從美國回到中國,開啟了他的創業人生。他先後創建了多多友和遊子圖。而後,王興正式進軍大學校園SNS這一細分市場,並開發出了校內網(現人人網)。
此時的王興雖有創業的熱情和足夠的想法,但在資本面前最終讓他望而卻步。因無力支付伺服器費用,校內網最終不得不賣給了千橡互動集團CEO陳一舟。
從學生群體到辦公室群體,校內網和開心網一戰便是10年。
如果準確的說,開心網並不到10年。程炳皓在2016年時便草草卸任,將開心網的接力棒交到了下任手中。
「在開心網轉型過程中,我始終沒成為一個能夠享受遊戲巨大樂趣的玩家。」程炳皓覺得,從創立開心網到和開心網說再見歷經了8年光景,但在這8年里自己也犯下了不少戰略錯誤。
2009年,很多人都認為開心網有望成為一代超級互聯網公司,但2010年,開心網用戶活躍度大幅下降,最後轉型成一家手游公司。
2011年8月,唐岩帶著陌陌上線,從此社交江湖只知唐岩再無炳皓。
回顧程炳皓的創業歷程,他的錯誤是保守帶來的一系列商業戰略誤判。
程炳皓的第一個錯誤是過於保守與糾結。
社區業務、遊戲業務和創新業務,這是程炳皓對開心網未來的規劃。在程炳皓的規劃中,這三個業務一個賺人氣、一個賺錢、一個賺未來。但最後,除了遊戲之外,其它都「敗」了。
在社交群雄匯聚的2008年,程炳皓的開心網上線了社交遊戲偷菜停車和熟人社交。而這兩大業務成為了開心網的兩大敗因。
「偷菜停車」小遊戲最先出自於開心網,隨後被騰訊和假開心網「學習」,成為了兩者平台中的「人氣擔當」。巨頭一旦介入,中小玩家的宿命就此結束。
雖然當前QQ空間中「偷菜停車」活躍度在日益下降,但騰訊依然不會為此擔心。除此之外,騰訊還上線了多品類遊戲供玩家選擇,自然不怕這兩款遊戲的生死存亡。
另外,是熟人社交。程炳皓曾講,「熟人社交不是剛需,無法成為支撐一個產品的最大支柱。」而熟人社交除了開心網之外,還有人人網、QQ空間等。
程炳皓的第二個錯誤是轉型過晚。
2011年,騰訊曾以4000萬美元戰略投資開心網,開心網本可藉助騰訊的資源和資金,與人人網展開一番博弈。但結果是,開心網沒有任何動作,依然在吃它的「老本行」。
而作為其對手的人人網創始人陳一舟則抓住了機會,在人人還為「盛世」時選擇上線視頻直播以及上市,接著又收購了56網。
程炳皓的第三個錯誤是放棄社交平台。
「2010、2011年,開心網尋求第二次突破,直到2011年底,我們賭手游市場的爆發,但團隊缺乏遊戲背景,我本人之前也不玩網遊,我們的學習轉型過程非常慘烈,直到2013年底才終於看到曙光。」程炳皓在辭職信中如實描述。
直到2011年8月,陌陌上線徹底打垮了開心網的社交屬性,同時這也讓後來的人人網受到威脅。
用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來概括程炳晧在開心網的得失實在是太簡單粗暴,有失偏頗。放棄是創業者在創業中最殘忍的事,它不得不讓我們直面自己性格中深藏的缺陷――也許是軟弱,也許是傲慢,也許是既軟弱又傲慢。但或許,這也是一段創業旅程中最迷人的部分,它讓我們穿過種種遮蔽,看清自己。
或許,開心網就像只股票,在接近高點時沒有賣出,如今只能低位撤場。其實,程炳晧可以選擇不賣,但靠偷菜維繫不了整個產品價值,真正活的久的產品都是需要下真功夫和懂用戶。
在沒有大數據運營概念的當時,是「算」不出後續用戶需求的,程炳晧只能靠「猜」,但顯然他最終還是猜錯了。
和程炳晧犯了同樣錯誤的沒有別人,正是他以前的老對手陳一舟。
在人人網創立的10年後,陳一舟選擇了放棄。
在做出變賣人人網時,陳一舟的內心是混亂的,也是痛的,畢竟他錯失了一個高點賣出人人網的機會。
2016年7月,開心網的程炳皓將自己的「孩子」開心網變賣,如今輪到了人人網。當年叱吒風雲的兩大社交平台紛紛倒下,這不得讓我們暗自感嘆,一個時代終究過去了。
從「校內」到「人人」,從學生群體的社區轉向全視角的泛社交,陳一舟目的是拓展用戶群體,進軍白領市場,建設跨行業、跨年齡社交網路巨頭,從而擴展盈利空間。
陳一舟說,我們是中國最早的開放平台,現在很多公司開放是被我們逼著開放的。是的,在競爭血海的市場如果不進,等待的只有死亡。
但陳一舟畢竟是個商人,他一直在以資本運作的方式經營人人。這是與Facebook截然不同的路。
扎克伯格的初衷是做用戶平台,注重用戶體驗。他要求網站的一切設計與服務都以用戶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以企業的角度,更不是以從用戶身上獲取利潤而出發。
第二個轉折點在於,它幾乎與開心網犯了同一個錯誤——打法太散,競爭者過多。
從開心網的影子中我們不乏看到與人人網大相徑庭的商業模式與路徑。人人網也涉足過遊戲領域,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從人人遊戲到互聯網金融再到視頻直播,在一次次的打法轉變中,人人網社交業務流失嚴重。
第三個轉折點則是,人人網沒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校內社交」早就被陳一舟所拋棄。人人做了所有能做的,同時也在行業發展中迷失了方向。
第四個轉折點是,人人網沒有內容造血功能。其話題和內容重度依賴轉載,與微博、知乎等大量雷同,無法為用戶帶來新的認知,從而導致其社交探討功能逐漸式微。
對於開心網來說,程炳皓的過度保守使他錯失了機會,而對於人人網的陳一舟來說,過於開放則是它致命的原因。
下一個失落者
2019年,每個行業的競爭角逐仍在繼續。
「子彈財經」分別選取了在線音樂、在線直播、即時通訊(僅在線社交)領域中的失落者。相信有很多人會問,我們為何要選取這些行業?
通過「子彈財經」對2019年CNNIC發布的《中國第43次互聯網發展報告》分析中得出一個結論,除了在線音樂之外,在線直播目前未出現巨頭,並且其兩者與在線社交的排名均呈下降趨勢。
2009年,在線音樂和社交網站的使用率分別為83.5%和45.8%(因當時無視頻直播領域暫未標出)。2019年,在線音樂依然存在,但社交網站並沒有單獨排序,而是包含在即時通訊領域中,新出現了網路直播。
在2019年的使用率上,在線音樂使用率大幅降低至69.5%,在線直播使用率為47.9%,較2017年的使用率下降了6%。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互聯網格局在發生變化。但這些應用的承載體依然是網路。因此,圍繞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產業的變革在影響著更多附加產業。
技術的變革深遠地影響著創新者,在未來這註定將更加艱難曲折、高深莫測,無論是失落還是得利,都需要時間成本、資金成本、人力成本來共同驗證。
在今後出現的大浪潮中,不同的行業戰線都將呈現出不同的故事。
有的行業戰線中,失落者與得利者已顯現。但在有的行業戰線中,兩者均未出現。
在通訊領域,中國在5G方面拔得頭籌,實現了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並跑到5G領跑。
在人工智慧領域,智能語音和智能機器人戰線均不示弱,但在智能語音領域,蘋果和微軟最終的產品形態都淪為雞肋,卻讓後來者亞馬遜利用智能音箱彎道超車,直趕而上。
百箱大戰由此開打。谷歌、蘋果、京東、阿里、科大訊飛、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紛紛發布智能音箱,宣布進軍IOT。
而人工智慧的背後則是強大的計算處理平台和龐大的資料庫,兩者的緊密支撐為人工智慧帶來動能。
有的行業賽道中充斥著驚險,而有的賽道內布滿荊棘。
王思聰招架不住直播行業的燒錢速度,對新行業帶來諸多管理與運營的新挑戰也無所適從,最終讓熊貓直播倒在了衝刺上市的路上;
程炳皓誤判了開心網未來的發展道路,他認為在當時無人能夠比擬開心網,但最終卻被對手反超;陳一舟誤判了人人網的行業趨勢,導致最終人人網市值不斷下降……
還有的行業賽道,剛剛進入大眾視野,未來向何方誰都沒有把握,唯有試探。
2019年2月,三星與華為分別發布基於OLED柔性屏的可摺疊手機,對於這個新鮮物種,很多人即看好又質疑,未來的發展方向究竟在哪兒?
縱觀摺疊屏手機,其帶來的得利者分別有兩類:一是手機廠商,二是OLED柔性屏供應商。
技術革新的浪潮永不停歇,先行者的腳步也在跨越每座高山雲海。如今,回顧這些商業故事,可以看見的是,這些先行者中的絕大多數最終成為了失落者,而得利者卻踩在了失落者的肩膀上。
商業同等於人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從這些失落者身上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共通點:保守固執;樂觀自大;未能及時創新;方向誤判;選對了行業卻選錯了方向。
企業好比創業者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乏出現定位不清晰、未來模糊等現象,這對於「家長」該如何引領至關重要。因此,「家長們」必須保持足夠的創新力,足夠的向心力,足夠的謙卑,唯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未來的路走得更遠更順。
畢竟,誰都不想看見一個生命就此夭折。
※春運「後遺症」:一線城市打車難 苦等數小時價格翻幾倍
※裁撤汽車金融 趣店場景謀局遇挫
TAG:鉛筆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