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劉備的託孤遺言,讀三國志和讀演義的人,為何有截然不同的見解

對劉備的託孤遺言,讀三國志和讀演義的人,為何有截然不同的見解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終不休。東漢五千餘萬人口,到三國時僅剩八百餘萬,因戰亂饑荒而死的人達四千萬左右,這是怎樣觸目驚心的數字。董卓馬超孫堅曹操劉備劉表劉璋袁紹公孫瓚張角等漢末軍閥群雄逐鹿,決出最後的勝者建立三國,孫吳曹魏蜀漢。

孫吳是孫權立國,曹魏是曹丕立國,蜀漢是劉備建國,劉備的年齡和輩分是三人中最大的。劉備的逝世也是三人中最早的。天下十三州劉備蜀漢得其一,苟居西南一隅,從外地入主險關要塞無數的益州,因此蜀漢政權不太穩固。

劉備臨終前給蜀漢打了一手爛牌,夷陵戰敗,府庫消耗一空,百姓將士死傷無數,還和孫吳鬧矛盾生間隙,後來和好也不會似以前親密。白帝城劉備託孤諸葛亮說出:這蜀漢天下你想取就取去吧。對這話很多人有著不同的見解和看法,大致是兩種觀點。有趣的是這兩種觀點,是讀《三國志》和讀《三國演義》的讀者得出。

《三國演義》:試探懷疑警告說

劉備託孤白帝城,勸慰諸葛亮才能卓越,定國安邦定是可以,兒子可以輔佐就輔佐,不能就去自立為王。《三國演義》中是這樣描述孔明聽到這話後的反應:聽完後汗流浹背,手足無措,哭泣跪拜於地必盡忠心,頭一直磕都流血了。

這樣的反應,怎麼看都是一種作為心虛的感覺,怎麼看都是諸葛亮認為劉備在試探懷疑自己。蜀漢本就弱小,唯一優勢便是漢室正統,比曹魏孫吳高一等,更得一份人心。若是諸葛亮篡蜀漢,那滅亡的會更快。還有,蜀漢中堅力量都是劉備帶出來的,諸葛亮奪位難度太高。所以劉備才如此試探,順帶著警告一番。這是讀《三國演義》的人大部分觀點。

《三國志》:誠心懇求說

先主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三國志》中對託孤這一段的記載很簡略,但沒什麼很多的修飾,更沒有什麼虛情假意的東西在裡面。就簡單地說:諸葛亮聞言眼淚鼻涕一起流,發誓效忠蜀漢,以死相報。這樣一看是不是很真誠,劉備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字面意思,新君劉禪不行你就便宜行事廢了他,不希望大漢(蜀漢)滅亡。

劉備的仁德是東漢末年三國亂世公認的,販夫走卒認同,達官貴人認同,梟雄英雄認同,舉世皆知,仰慕其人品。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劉備給諸葛亮的權力是無可匹敵的,沒人制衡,軍政大權盡在他一人之手。筆者個人認為,這已經不用在說什麼懷疑試探警告的話了。

劉備諸葛亮兩人君臣相知十餘年,蜀漢天下有著諸葛亮一大半的功勞。劉備得諸葛孔明是如魚得水,生死夥伴走過來的。因此筆者個人比較傾向於《三國志》:誠心懇求說,諸葛武侯和劉大耳的人品我還是信得過的。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古人三大未解之謎:按手印、寫地契、領虎符。這些真有用嗎?
明末最後一支可戰精銳之師,是怎樣被崇禎折騰沒的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