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放鬆不用精,氣自成,放空可聚能,神自靈,真正的養生是覺知自己

放鬆不用精,氣自成,放空可聚能,神自靈,真正的養生是覺知自己

眼下已是三月,天氣漸漸晴好。按中醫五季應五臟理論,春季當養肝木。《黃帝內經》講,要夜卧早起,廣步於庭。白話說就是早睡早起,多做戶外活動。這個話,其實不用講,大家都很自覺的,到戶外曬太陽,因為曬太陽舒服。

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現象,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之處,其實是有規律的,這正是道法自然的體現。如果今年春天你還沒有好好的曬過太陽,建議你一定要去一次,並且按照我接下來所講的規律,去真實的體驗,那你就能理解文章的標題,到底是什麼意思。

找一處乾淨的、向陽的、安靜的草地,以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來,如果條件允許,躺下來也行。輕輕的閉上眼睛,盡量的什麼都不要想。此時,腦子裡還是會有各種想法,但是沒有關係,只要你不主動思考就行。

就這樣舒服的坐著,一直坐著,保持放鬆和舒適。不要擔心睡著了,如果睡著了,說明你的大腦是疲憊的,意味著你的睡眠時間不夠,或者時間夠了,但質量不高。睡著了雖然遺憾,感受不到真正的放鬆,給身體帶來的妙處,但能補一個好覺,卻也非常值得。醒來通常會非常的舒適。

如果你沒有睡著,那你就有機會,能夠真正的感受自己。能夠感受到身體放鬆後,帶來的喜悅和舒適。這種感覺,會是你從來沒有體驗過的。好好享受這種感覺,細心的體會它,你慢慢就會明白,這就是養生的真義所在。

放鬆不用精,氣自成,放空可聚能,神自靈,真正的養生是覺知自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放鬆不用精,意思是身體真正的放鬆時,身體只需要很少的能量。生理學上,將這種狀態下,身體需要的能量,稱為基礎代謝率,意思是維持生命需要的最低能量。也就是說,這可以節約身體的能量。

節約能量,有什麼作用呢?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應該不難理解,疲勞也好,亞健康也好,甚至是各種疾病,都是全身或局部的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如果你能經常這樣放鬆,那麼身體節約的能量,就越來越多,也就是所說的氣自成。氣就是能量。

古人的養生術,特別講究練氣,現在仍在流行的太極、瑜伽、站樁、打坐等方式,都是練氣的方法。所有的這些方法,都指向了一種身體狀態,就是真正的放鬆。放鬆之後,身體才有能量結餘,也就可以得氣。

放空可聚能,意思是大腦放空以後,外環境中的能量,會向身體內匯聚。這樣描述,感覺有些玄乎,其實真就有這麼奇妙。不過為了更好理解,我還是換一種說法。當你的大腦特別清凈時,你對外界的感覺,就特別的靈敏。

比如聽覺,你會發現,在這種狀態下,你的聽力似乎更好了。舉一個不太玄乎,特別好理解的例子。我上中學時,每天上課都很早,幾乎每次上課時,都沒睡醒。半眯著眼,腦袋像是還沒開機似的,就這樣聽講,卻什麼都聽進去了,並且都記住了。成年以後卻不行了。沒睡醒就是真的沒睡醒。

這是什麼原理呢?這就是因為,孩子的腦袋,很乾凈很清空,所以對各種信息,特別的敏感,能夠很快的接受到各種信息。聲音是一種帶有信息的能量,要聽到它,就要靠聽覺神經。大腦放空後,可以更靈敏的,接受到帶有能量的信息。這就是放空可聚能,神自靈。神,就是神經。

成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腦袋裡存儲的信息越來越多,大腦神經元接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差,所有才有什麼神經衰弱,內分泌紊亂,記憶力下降,睡眠不好,各種疾病等問題。從這一角度看,成年人的病,都是信息病。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在說,一切內在的疾病,都起源於身體的信號機制失靈。

上面的論述,並不是我臆想出來的。這方面有很多的科學試驗。丹麥的科學實驗發現,長期打坐和禪定的人,他們的大腦更聰明,記憶力更強。台灣的科學試驗發現,練氣層次較高的人,他們的大腦有更多的α腦電波。而當他們到一定狀態時,腦電波幾乎為0。還有更多的實驗,說出來你們難以置信。由於我的文章,經常被一些人舉報,所以這裡就不提了。

這個事如何解釋,朱清時院士講到,其實大腦的神經元,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重塑和連接,小孩子的這種速度很快,所以他們學習能力很強。成年人的速度,則開始下降。如果能長期的,有意識的訓練,讓自己放鬆和放空,成年人也可以增強這種能力。

應該說,真正的讓自己放空,是很難的。很多人,為什麼要出家,因為出家後,外環境相對清凈,對大腦產生的信息干擾,是很少的。但是,真正的關鍵,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在大腦內部。

當你通過系統的訓練,能夠將身體的放鬆,和大腦的放空,變成一種常態,而不是僅僅偶爾一兩次時,你的身體自然越來越好,你慢慢也能感覺到,真正的自己。你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還有心理。此時,你體會到的是生命本身,而不僅僅是健康或疾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一口氣有多長,你就有多健康!從走路就能看出來
性格容易緊張的人,更容易氣虛!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