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是如何安置廣大失學失業青年的呢

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是如何安置廣大失學失業青年的呢

七七事變後,日軍所到之處知識分子首遭摧殘,戰區青年既不肯坐視國家淪亡,亦不甘坐受奴化教育,故而冒險犯難轉入地下工作或轉入大後方。此一情況隨著戰區的擴大,人員也日益增多;唯其大多數人多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失學失業者固不足論,即便是最低限度的溫飽都極為困難。為輯撫流亡並培固國本,乃有招訓機構之設置與構想。

1939年1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重慶,首先成立「軍事委員會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籌備處,專責辦理戰地青年招訓事宜;翌年3月,宣告正式成立。初時,教育部、內政部、軍政部、政治部與戰地黨政委員會等機構,都派有人員兼任委員會的委員。後因該項工作純為青年工作,故而轉交由「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主持;1941年5月,再轉交至教育部辦理,並改名為「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

圖1:三民主義青年團成立

在教育部管轄下,「戰地失學失業青年招致訓練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人、副主任委員二人、常務委員五人、委員十人,分別由戰地黨政員會、三民主義青年團、軍訓部與政治部等單位派員兼任,但一切經常性事務則由「戰區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處理。會內分設招致、管訓兩組,有幹事與書記各二人。 1944年7月,該會遵照行政院核定的組織規程,脫離教育部成為獨立機構;除將教育部原有之「戰區學生指導處」納並外,並於組織架構中再分設招訓、總務、登記三個部門。至此,戰區青年招訓機構之事權終趨於統一。

「戰區學生指導處」與招訓處兩單位,工作性質原大體相同;不過,前者較注重升學指導,後者較注重訓練工作。1940年10月,「戰區學生指導處」成立於重慶,至1944年7月曆經三次業務改組。處內原分設總務、登記、輔導三組,辦理登記、審查、考試、分發、輔導、考核、救助等工作;除於川東師範設國立戰區學生總登記處外,亦曾先後奉行政院令於金華、洛陽設立登記分處,于衡陽設立接待站。1941年7月,改稱為「教育部特設戰區學生指導處」,並將已有之「東北青年教育救濟處」,亦歸納於其中。1943年2月,因敵偽開始強征壯丁,致使淪陷區青年內移者驟然劇增,指導處業務因而再一次調整。凡重慶以外各省市之登記處站,交各省市教育廳局直接管轄辦理;而指導處則集中全力辦理到渝學生招訓事項。

圖2:川東師範

張憲文、張玉法:《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冊)》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蘇子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中國史 的精彩文章:

大漢為了打通「絲綢之路」做了怎樣的努力?
全社會皆「男耕女織」的時代開始於漢代?

TAG:影像中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