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習錄》精選20句,品讀「心學」第一書
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心學集大成者。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被譽為「真三不朽」者,他的心學對明後期哲學與文藝影響巨大,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而且傳播中外。
《傳習錄》是王守仁的講學語錄,為儒家重要著作之一。《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堪稱「心學」第一書。
「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要想了解王陽明,首先必讀《傳習錄》,以領悟其思想精華。
1.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解讀】心作為客觀存在的主體,本來無善惡可言,是本來空靈清凈之物。善惡是與人的意念同時出現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動,人只要心動,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現善或惡。當善惡已經存在的時候,分清善惡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惡,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惡,就是沒有良知。如果我們有良知,就會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會只為善,去掉惡行。
2.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解讀】可貴之處不在於沒有過錯,而在於能夠在犯錯之後虛心接受並改過。人都會犯錯,但一定要善於改過。從孔子到王陽明,都強調改過,孔子盛讚顏回「不貳過」,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這已經是很高的要求了。對於自己的錯誤,要嚴格對待,及時反思改正。對於別人的錯誤,只要能及時改正,我們也要懂得寬容。
3.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解讀】這句話有三層含義。第一層是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 第二層是說,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第三個層次是說,人心中的「聖人」J經常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4.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解讀】有位朋友經常因為生氣而指責別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該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5.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解讀】虛靈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種朦朧,混沌與原始的狀態。從人的角度來說,虛靈指人的返璞與歸真,體現出一個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種境界,風格而存在。在王陽明這裡,虛靈大概與良知意思相通。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心達到「純是天理」、「虛靈不昧」或者說「致良知」狀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達到非常寂然、專一、虛靜的時刻,那麼萬事萬物的道理就會自動顯現。所以說,心外沒有理,心外沒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緣木求魚。
6.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解讀】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知是行的開端,行則為知的完成,二者互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歷後,才能體悟其中順、逆的切實情境。
7.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
【解讀】心裡有致良知、止於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這樣一來自然就心無旁騖了。
8. 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解讀】有位朋友問王陽明:「讀書而硬記不住,該怎麼辦呢?」王陽明回答說:「只要理解了,為什麼非要記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體光明。若僅求記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王陽明說,讀書的目的在於發明我們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於記住一個詞,一句話。不在於如何去記住書本,而在於如何用書本上的道理啟發自我。
9.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解讀】王陽明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實的蒂,蒂要是壞了,結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墜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養心」、發明本心。一個人內心惡念蓋過了善念,就要做起壞事來;一個人內心不安穩、不安定,也無法做成事情。王陽明這裡用種樹作比喻,告訴我們,我門的內心是我們修德、做事的基礎。
10. 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解讀】當自己的善念萌發的時候,要善於及時發現,並將其放大,最終成為善行;當自己的惡念萌發的時候,更要及時察覺,儘早將其遏止。陽明先生說這就是聖人修身之道。
11.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解讀】內心要謙虛不自滿,胸懷要寬宏大度、能夠容人。 。《周易》中說,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地運轉不息,人不斷前進,靠的就是「謙」之道。謙虛,不是虛偽的客套,而是一種永不滿足,永遠前進、自強不息的態度。而寬大的胸懷,不僅是一個人成熟、大氣的表現,也是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個絕妙法門。
12. 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學。
【解讀】無論聖人還是愚夫,良知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聖人能夠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人人皆可學之。
13.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解讀】人心是天淵。心的本體無所不容,本來就是一個天。只是被私慾蒙蔽,天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沒有止境。本來就是一個淵。只是被私慾窒塞,淵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統統蕩滌乾淨,心的本體就能恢復,心就又是天淵了。人的心,性與天原為一體,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時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屬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質的內容。所以,心只有一個,天只有一個,知的本體——天也就只有一個。
14.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解讀】認識實踐的起點,實踐是認識的成果。聖人的學問的只是一個功夫,認識和知識不可以分開看作兩樣事情 。
15. 精神道德言動,大率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解讀】精神、道德、言語、行動,大多以收斂為主,向外發散開來是不得已而為之,天、低、人、物都是這樣。
16. 悔悟是去病之葯,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葯發病。
【解讀】悔悟是去病的良藥,但能讓人有錯改過才是它的效用之所在,如果僅僅將悔恨留滯在心裡,則又會因為用藥而添病。
17. 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解讀】現在的人即是在吃飯的時候,沒有其他事情擺在眼前,他們的心仍然憂慮不止,只因為自己的心忙碌慣了,所以收都收不住。
18.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解讀】同朋友相交,一定要相互謙讓,這樣就會獲得好處,而相互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1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解讀】一個『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順;身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愛;身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與謙虛相反,與人交往不屑與人為伍,學習上蔑視他人,似乎自已遠遠超乎於知識之上。所以,陽明先生告誡人們:「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
20.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解讀】有個學生問王陽明,安靜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為什麼呢?王陽明說:「這是你只知道靜養,卻沒有下克己的功夫。這樣一來,碰到事情就亂了陣腳。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鍊自己,才能站得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 「那靜時的功夫, 表面看是收斂, 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特別提醒,遇到這樣的百元紙幣,不要隨便花掉,已經升值了!
※改掉哪些習慣,才能睡得好?
TAG:中華詩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