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打坐時「犯迷糊」,說明修鍊有成效了;但是處理不好,可能會「入魔」!
在修習靜坐的過程中,除非既空守寂,或靜默沉思之輩,只把心思認識的比較寧靜的情況當作靜坐的功效。那就無從做進一步的討論。否則,靜坐的工夫愈久,必然會惹起生理的反應,等到生理氣機的反應經過腎臟、腰、背當前,它就自然而然的會上升到後腦階段。
當這有形無質的氣機到達後腦(玉枕)的時分,最為普通的反應,便是感覺神志不太清明,有點昏昏沉沉,進入似睡非睡的形狀。在佛家修習「止觀」或「禪定」的立場便叫這種景象作「昏沉」。是修道的妨礙之一。
當氣機進升到後腦而呈現渾然昏昧的形狀時,如果是膂力不足或身心疲憊的人,他就會垂垂欲睡,甚至,連帶膂力也不能支持靜坐的姿態了。這種情形,應該是腦部的「氧氣」不足,等於人在疲勞欲睡時,就自然而然要打呵欠一樣的情形。
倘使不是膂力不足,由於氣機上升到後腦的關係。當他在似睡非睡的境界中,最容易惹起的景象,首先便是眼前昏昧,一片無明,漸漸的會進入似夢非夢的光景,猶如昏黃隱約的形狀。這便是由後腦神經影響到眼神經的反應關係。
許多人在這種形狀中,便會像夢中見物一樣,在昏昏迷迷中,看見許多事情和影像,可喜可愛的,可怖可悲的,種種情形因人而異。它配合了下認識(佛家唯識學中所說的獨影認識)的作用,便會惹起許多心思,和清醒當前思想觀念的種種變化,普通人所謂「入魔」,或者真的有了成績,都是出在這個階段。
其中變化情況,非常複雜,它和一個人平常的智慧、思想、個性、心思、生理等,都有互相因果的密切關係。如果沒有真正的明師指點,或者缺乏自信、缺乏健全的理智與正確的思想,真實很容易走入岔路。
倘使了解了這些道理當時便不理會這些景象,由於過了黑暗的夜裡,一定就會破曉。那麼,只需經過這一階段,便會稍覺清醒。
或者眼前呈現點點的星火之光。或如螢火,或如鉤鏈。或者有各種不同的光色。它都與本人內部生理的健康有關,所以才會出如今「內視」的境界裡面。(至於何以會有這些光景景象的出現,其中原理真實不太簡單,當前再說。)可是普通靜坐的人,大都到此便自然而然地會想下坐,或者腿麻身僵而無法支持了。
在道家某些丹法的立場來說,也有誤認這是「渾沌」或「坐忘」的境界(其實是類似「渾沌」與「坐忘」的情況,並非真實。)由於道家是依身起修,首先側重在生理上的生命能作動手的法門,所以認為這種景象是「養生」的妙境,這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佛家是從心性動手,一下子便想拋開「身見」而直接進入性靈的領域,所以凡是「昏沉」或「散亂」妨礙了性靈清明自在的景象,統統需要揚棄。因此便認為它是障道的因緣。如果認清了原理和準繩,佛道兩家對靜坐過程的異同,都不是「是非」的重點,只是所取的動手方法,各有不同的初步目的而已。
其實無論佛道兩家如何的不同,一個人,總離不開身心的互相關係和身心的互相影響。即便不注重身體,但當你進入靜定的境界,仍然還離不開此身的作用,還須仰仗此身,然後才能打破這個軀殼樊籠的約束。因此宋元當前的道家對於依身起修的理論便有「借假修真」的說法了。
※這個「修鍊境界」被葛洪祖師稱為「修仙之門」;一旦達到這個境界,你全身的毛孔都能……
※為什麼說修行人一生都在「與魔共舞」?有人有「神通」,別羨慕,那人其實是被「邪魔附體」了!
TAG:丹道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