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納米粒子可使老鼠看到紅外光

納米粒子可使老鼠看到紅外光

科技日報北京3月8日電 (記者劉霞)中美科學家近日在《細胞》雜誌撰文指出,他們研製出了納米顆粒,在老鼠眼中單次注射此顆粒可使老鼠在10周內,在白天看見紅外光,且副作用很小。這一發現有望促進人類紅外視覺技術的進步,在民用加密、安全和軍事行動等領域找到用武之地。

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只能看到可見光(波長約為400納米—700納米),但波長更長的紅外光就在我們身邊。人、動物和物體在發熱時發出紅外光,物體也能反射紅外光。最新研究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薛天說:「人類視覺可感知的可見光僅占電磁頻譜的小部分。」

另一作者、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韓綱解釋說:「當光線進入眼睛並撞擊視網膜時,視桿和視錐(感光細胞)會吸收可見光中的光子,並向大腦發送相應的電信號,由於紅外光波長太長而不能被感光細胞吸收,所以,我們無法察覺它們。」

在最新研究中,薛天和韓剛等製造出的納米粒子可緊密地固定在老鼠的感光細胞上,充當微小的紅外光感測器,當紅外光照射到視網膜上時,納米顆粒會捕獲較長的紅外波長並發出可見光範圍內波長較短的光,視桿、視錐會吸收這些光並向大腦發送正常信號,就像可見光照射到視網膜上一樣。

研究表明,這些納米粒子能吸收波長約980納米的紅外光,並將其轉換為峰值為535納米的光。此外,一系列迷宮任務表明,老鼠在日光條件下可同時看到紅外光和可見光。只有極少數老鼠出現了角膜渾濁等注射副作用,但不到一周消失。研究人員稱,這可能僅由注射行為引起。而且,接受視網膜下注射也無損老鼠的視網膜結構。

這項技術有望在人眼中發揮作用,不僅可讓人產生超級視覺,還可用於人類紅色視覺缺陷的治療。此外,這些生物納米顆粒也能在民用加密、安全和軍事行動等領域大顯身手。

研究人員計劃微調納米粒子的發射光譜以更好地適應人眼,而新型有機納米粒子應能產生更明亮的紅外視覺。

總編輯圈點

讓失明的雙眼重見光明,與讓正常的雙眼感知新的光線,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說前者是治療的話,後者就是增強。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增強人體功能的產品或技術將越來越多。例如,腦機介面有可能將人腦與人工智慧結合,從而使人腦擁有無比強大的記憶力和計算力。毋庸置疑,這些產品或技術會給人類帶來不少好處,不過也應注意其可能帶來的倫理難題。其中最現實的問題是,它們有可能成為有錢人的專屬,從而加劇社會的不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落實獨生子女護理政策,促進老有所依
「蛟龍」號預計7月乘新母船重返馬里亞納海溝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