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女博士越來越多,女教授卻還是那麼少
這兩天,關於女性的話題被刷屏。我今天連續過了好幾次女神節。我開始對大學女博士和女教授的話題產生了興趣。根據我的數據分析,大學女博士的數量呈現幾何級增長態勢,但修成正果的女教授卻並不是那麼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奇怪的女性格局?
自從高校從1999年擴招之後,大學女生的數量高速劇增。一些文科類型的大學,例如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大學男女生比例達到甚至超過了3:7,七成以上的生源是女生。連北京林業大學的女生比例也高達70%。女生高度集中的高校還有師範類院校,男女生比例基本達到3:7。曾經有師範院校校長戲稱「欠女生一個男朋友」。
工科類型高校的女生的比例在上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男女生的比例目前是3.5:1,十多年前的比例更低,為7:1。北京工業大學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比例接近5:5,北京建築大學男女生比例達到6:4。在錄取的新生中,女生比例依然很高,以2017年為例,北京大學本部錄取的新生中,男生1702人,女生1134 人,男女比例6:4。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錄取本科新生3887人,男女比例為3.56比1。
大學裡所謂陰盛陽衰現象並非空穴來風,最新數據顯示,普通高校在校生總數是26958433人,其中,男生為12797429人,女生為14161004人,女生52.53%。女生比男生多130多萬人。曾經有文科類教授吐槽,自己招研究生,幾年都招不到男生。
在大學裡,女生數量劇增,我比較關注的是博士生的數量,2017年,高校女性研究生比例首次超過了男生,女生佔比50.64%。女研究生比男生多了25000多人。在女性研究生群體中,包含女性博士生。在高校擴招之前的1998年,博士生中女性的比例為21.9%,到了2006年,女博士的比例達到了35.7%。十年之後的2017年,全國在校博士生數量是361997,其中女性博士生142173,佔39.27%。
女博士的比例接近40%,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據統計,超過40%的女博士選擇高校就業,意味大學是女博士最集中的就業單位。因為高校很多崗位,尤其是教學崗,一般都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博士學位。但在教學或科研崗修成正果的不是那麼多。最新統計表明,高校專任教師總數1633248人,其中女性專任教師總數為813837佔比49.83%。大學女教師名副其實成為大學的半邊天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天公布的數據表明,在職人員女性佔40%,專任教師(含實驗及雙肩挑)女性佔33.2%。其中女性正高122人僅占專任教師(含實驗及雙肩挑)的4%。
如果北航是理工類高校,女性教授偏少帶有一定的局限性,那麼,我們來看看某所文科類大學語言類學院,其中二三級教授有4名,是清一色的男性教授。
曾經一項調查顯示,大學講師和副教授的女性比例接近四成,而到了教授級別時,女性僅佔兩成。北航女性教師最終成為女教授的比例應該是中國內地很多高校基本情況。
那麼,為什麼女博生的數量在高速增長,但修成正果的女教授還是那麼少?
縱觀國內外高校的,德國高校的女教授比例相對高一些,據統計,德國大學女教授比例超過18%。為什麼全世界女教授的比例都達不到半邊天?
科研領域的女教師偏少,人們通常認為是性別歧視。事實上,性別歧視是存在的,不是主要原因。調查顯示,僅有25%的教授認為自身所在的學術機構中教授的性別比例相當,有多達67%的受訪教授發現女性教授「較少」或「極少」,僅有9%的受訪者認為男性教授數量佔劣勢。
女性從大學到博士,其智力和科研能力並不比男性弱。性別歧視是比較偏頗的,也不是女教授偏少的主要原因。
我曾經認識一位生物學的女博士,博士期間,幾次到深山老林里搞科研,在學校里,基本泡在實驗室里,為了發論文,出成果,好不容易博士畢業,後來在高校謀得一份大學教師的職業。再後來,婚後產子,她轉崗了,到非科研非教學崗的行政崗位任職。她的博士畢業、從教、脫離的故事,帶有一定的普遍性,的確存在一些女生考博士,並不是對某個專業產生興趣,而是為了進入大學工作,這無可厚非的。但很多女博士畢業後,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家庭中,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我想,高校的確存在一些女教師,對科研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在家庭和事業的衝突中,最終犧牲了科研。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
(編外教育參謀)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