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文化旅遊帶跨區域如何運行?全國政協委員多央娜姆:打破行政區劃約束,搭建統一平台

文化旅遊帶跨區域如何運行?全國政協委員多央娜姆:打破行政區劃約束,搭建統一平台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作為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全國政協委員多央娜姆的朋友圈裡,分享的內容全是和文化旅遊相關的信息。

「這是一座值得被熱愛的城市,我們會繼續努力,打造更多的『成都禮物』,讓遊客和市民能感受到更多彩的成都。」3月7日,多央娜姆在接受採訪時坦言,今年她擬提交的提案,特別關注文化旅遊產業。

民族文旅

產品豐富質量有待提高

邛海徒步、傳統摔跤、鬥牛、露營,每年盛夏,數萬隻火把在西昌點燃,吸引遊客十數萬。 火把節這個彝族的傳統節日,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知曉。

看山看水,也看文化,更看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多央娜姆看來,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特色鮮明的民族風情和雄奇幽險的自然景觀,構成文化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獨特性和壟斷性,符合求新、求異、求知的世界旅遊趨勢。

「這是培育民族地區文化旅遊消費新熱點的堅實基礎。」她告訴記者,眼下,文化旅遊已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在四川,甘孜、阿壩、涼山三州都把旅遊業確立為本地區的主導產業,樹立旅遊興州的觀念。

但另一方面,文化旅遊產品不斷豐富的同時,也面臨著精品不足,有的地方配套設施欠缺,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個性化定製化的產品缺乏的情況,這也是民族地區發展文化旅遊繞不過去的「門檻」。

做大做強

最佳途徑文旅深度融合

「推動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是民族地區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的最佳途徑。」對此,多央娜姆建議,一方面,深度挖掘民族地區文化旅遊資源,推動文化和旅遊在融合中形成新產品、新業態。同時,培育民族地區文化旅遊消費新熱點,例如,鼓勵和引導民族地區開展大型展會、大型賽事、大型節慶,拉動文化旅遊消費。並加強民族地區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民族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培育民族旅遊品牌。

在此期間,提升民族地區文化旅遊品質,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多央娜姆建議,可以通過出台有利於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融資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企業投入為基礎,以民間資金為主體,以外來資金為補充的多元化融資格局,實現文化旅遊產業投資的多元化格局,積極培育龍頭企業。

打造精品

搭建區域文旅統一平台

今年,讓多央娜姆倍感振奮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壯大旅遊產業」。而在她準備的提案中,就提到打造國家精品文化旅遊帶的時機已經成熟。

作為在文旅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人士,多央娜姆發現,眼下國家的文化和旅遊業發展呈現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同時也還存在制約全國文化旅遊成片、連線深度融合發展的因素。

因此,在充分挖掘國家跨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多央娜姆認為,可以按照國家現有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分布規律,分別打造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帶、長江國際黃金文化旅遊帶、黃河華夏文明文化旅遊帶、長城生態文化旅遊帶、京杭運河文化旅遊帶、長征紅色記憶文化旅遊帶、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帶、藏羌彝文化旅遊帶、茶馬古道生態文化旅遊帶等國家精品旅遊帶。

具體到舉措,多央娜姆建議,不斷優化跨區域的文化旅遊產品體系和產業鏈,創新文化與旅遊業產品業態,構建「文化旅遊 」的產品體系,形成如「文化旅遊 農業」、「文化旅遊 康養」等新業態。構建跨區域、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精品文化旅遊上下游產業鏈,形成跨區域的精品文化旅遊產業生態圈。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實中,多央娜姆認為,可以搭建區域文化旅遊市場運作統一平台,在她看來,這將打破現有行政區劃範圍束縛,開創跨區域發展新格局。

以成都為例,多央娜姆表示,成都將加強區域聯動,推進文旅合作。增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推進天府錦城、川港創意產業園、華僑城黃龍溪旅遊度假區、臨邛文博創意示範區、中國科幻城、成都影視矽谷等一批融合型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特別是西控區域,生態本底較好,通過綠道串聯,讓各個產業在西控區域大放異彩。實現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融合發展。」多央娜姆談到,成都將結合鄉村振興和綠道建設,通過重大項目和精品項目,讓綠道串聯起新經濟、新業態,串聯起不同的消費場景,創造出新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濛陽新城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 接下來彭州將重點發展這些產業
魏桴生:張曉梅,讓春天的花朵和你的靈魂一起生長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