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第一「丑書」:楊老鐵的書法!
真名士,自風流。
楊老鐵就是「元末三高士」之一的楊維楨,他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鐵心、鐵冠、鐵龍,上了年紀之後就乾脆自號老鐵。他既是文學家、書畫家、詩人,也是一個戲曲家。
楊維禎的詩是古樂府詩,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一代詩宗」和「文妖」的名號也因此誕生;他的書法以行草最工,然而他的字往往大小不一,墨濃淡枯濕間雜,不求平整而求奇側險峻,人稱「丑書」。
好的書法不外乎技法純熟,格調高雅,氣韻生動,特色鮮明。書法如人。年輕時識人,多重外表,中年以後識人,更重內心。秀外慧中固然人見人愛,而外丑內美的的高人卻非常人能識。
在元朝,趙子昂就是秀外慧中的書風代表,他以一人之力橫掃南北,一統書壇。言必談王羲之的時代,楊維楨以一筆「丑」字異軍突起,竟然也牢牢地佔據了書法史一席之地,豈不怪哉!
其實說怪也不怪。苦、辣、酸、甜、麻,各種口味的美食都有人喜愛,甚至還有人專門喜歡吃臭臭的榴槤和臭豆腐呢。
元朝只有一種趙子昂的二王復古書風,顯得過於單調,沒有楊維楨的攪局,元代的書壇就不完整。
在唐代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有豪放,就有含蓄;有沖淡,就有纖穠;有綺麗,就有自然;等等。藝術的美,向來不是只有一條標準。
楊維楨顯然走的不是尋常路。他以無招之招,無法之法,一支禿筆,左刷右抹,終於把自己煉成了一代宗師。
他哪來的這麼大膽子?
細細地幫楊維楨捋一捋,他竟然如此底氣十足。
一、書讀得多,一肚子學問
楊維楨的老家在今天的紹興諸暨,父親在鐵崖山上建了個萬卷藏書樓,楊維楨少年時,他父親把他送上藏書樓後去掉梯子,用轆轤送飯,如此讀書5年。加上他小時就穎悟過人,能「日記文章千言」,五年之後,楊維楨已經是滿腹經綸了。
二、詩文俱佳,為元代詩壇領袖
有學問充其量當個學者,可楊維楨還是個大作家,在詩、文、戲曲方面多有建樹。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文章巨公」。基本是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了。顧瑛的崑山玉山草堂雅集五十多次,楊維楨一直是主盟人物。
三、通音律,喜歡吹鐵笛
楊維楨於音樂的造詣也極深,特別是善吹鐵笛,其「鐵笛道人」的別號即因此而來。鐵笛可是大有來頭,相傳古來隱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響亮非凡,有穿雲裂石之聲。古人有詩云:「鐵笛一聲吹雪散,碧雲飛過岳陽樓 。」
四、不畏權貴,愛誰誰
楊維楨對出身貧賤而有才德的人,禮之如師父;對無才德的人,則即使是王公也白眼相對。勢力極大的張士誠佔據吳中之後,江南名士競相投靠,只有楊維楨請都不去。楊維楨一次去蘇州,讓張士誠知道了,拿出御酒專門款待楊維楨,酒喝一半,楊維楨賦詩一首:「山中歲歲烽煙起,海上年年御酒來。如此烽煙如此酒,老夫懷抱幾時開。」張士誠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最後放他走人。
五、有個性,客來不下樓
楊維楨個性倔強,不逐時流。晚年住在松江(今屬上海市),築園圃蓬台。門上寫著榜文:「客至不下樓,恕老懶;見客不答禮,恕老病;客問事不對,恕老默;發言無所避,恕老迂;飲酒不輟車,恕老狂。」
人們經常看見楊維楨清晨披著鶴氅,戴著鐵冠,坐在他的小蓬台上,客人來了,他既不請上樓,自己也不下來。好事者與他遙相高談,有人拿出桃核杯請他喝酒,喝得高興了,他就取出鐵笛,為人生長短弄,旁若無人。
六、好酒色,放浪形骸
元末世事紛亂,文人多寄情於詩酒聲色。楊維楨雖不特別喜歡喝酒,但喜歡參與酒局。出門必有歌童舞女相從,優遊必置酒暢飲,作詩必有侍妾端硯。有一次,楊維楨與倪瓚在一朋友家喝酒,楊維楨突發奇想,脫了妓女的鞋子,扔到酒杯里,讓大家傳飲,美其名曰「金蓮杯」。倪瓚潔癖是出了名的,當時大怒,拍案而起,揚長而去。
如此才華橫溢底蘊深厚而又放浪形骸的楊維楨,筆下的書法如他為人一般,形成奇崛峭拔,狷狂不羈的獨特風格,還有什麼奇怪嗎?
和趙子昂中和雅正的書風相比,楊維楨一反常態,直追奇古,這只是他才能幹出來。吳寬稱其書如「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箋,倒栽而歸。」他晚年的行草書,恣肆古奧,狂放雄強,顯示出奇詭的想像力和磅礴的氣概。
書法的抒情性在他這裡得到充分的張揚。他主張詩品、畫品、書品與人品作統一觀,認為書法無異於人品。於此,我們也找到了他怪異書風的精神來源。
因此,觀楊維楨的書法,不能以尋常的書法標準來衡量,他的字就是他的人,人奇字亦奇,有一股奇氣鼓盪,這「丑書」還丑么?何況古來就不曾有過丑書之說。只有雅與俗,沒有美與丑。
楊維楨的書法就如一碗酸辣湯。在世俗的楊維楨「丑書」中,卻能讀出一股名士派頭兒,一位學富五車,詩情萬丈的文宗,如何的倔強而又可愛。
愛誰誰!楊維楨使筆如使刀,東砍西殺,不知他寫字時叫了沒有,就是哇哇叫了,也會如他的鐵笛一般入耳吧!
楊維楨簡介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元紹興路諸暨州楓橋全堂(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楓橋鎮全堂村)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
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他著述等身,行於世的著作有《春秋合題著說》、《史義拾遺》、《東維子文集》、《鐵崖古樂府》、《麗則遺音》、《復古詩集》等近二十種。
書法以行草最工,筆勢岩開,有「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牖,例載而歸」之勢,傳世作品有楷書《周上卿墓志銘》,行書《張氏通波阡表》、《真鏡庵募緣疏卷》、《鬻字窩銘》、《城南唱和詩卷》、《元夕與婦飲詩》、
草書《夢遊海棠城詩卷》、《竹西草堂記卷》、《致理齋尺牘》、《晚節堂詩》、《沈生樂府序》等,其餘墨跡則多見於書札及書畫題跋之中。
《竹西志》又名《竹西亭志》《竹西草堂記》《三辯》,紙本,墨跡,縱27.5厘米,橫169.1厘米。約作於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現藏遼寧省博物館。主要內容是以二三子爭辯引出「竹西」之號的來歷,抒發其對隱逸之士的推崇。書法清虛靈動,雋逸瀟洒,與其豪邁不羈的風格大相異趣,盡顯風流瀟洒的一面。
書法欣賞:
轉自:國風藝術在線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