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醫學院里學不到的「知識」,這五本書里都有!
醫生的精進之路,醫學界與你同行。
來源|界哥書店
醫學是一種科學,但它所包含的遠遠不止是科學;同樣,醫生所需掌握的,除了熟練的專業技能與良好的科學素養外,還有許多在醫學院里學不到的知識。
對於許多剛剛走出學府,走上臨床的新手醫生來說,他們常常面對著以下幾個難題,百思不得其解:
如何提高診療效率?
如何處理醫患關係?
怎樣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未來醫療的發展出路在究竟哪兒?
要化解這些困惑,從「菜鳥」進化成「老手」,除了靠經驗的積累與自己的摸索外,還有另一種途徑,那就是從書本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吸收大牛的經驗——
今天,醫學界攜手東方出版社,鄭重為您推薦:
《醫生的精進之路:從醫患溝通到臨床決策5本套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五本書?又是怎樣為醫生們化解這些難題的?就讓界哥為你一一介紹~
一
提高診療效率,從做一個「好演員」開始
在《醫師接診藝術》一書中,作者佐藤綾子提出了一個對中國醫生來說還很陌生的辭彙:「醫學表演學」。
什麼是醫學表演學?作者在前言中引用日本國寶級醫生日野原重明先生的話解釋道:
我非常喜歡「表演」這個詞。比如音樂演奏(表演)的話,音樂家先要學習很多理論知識,並為演奏勤練技巧,之後才能實際登台演出,聽眾會根據演奏者的演出表現出多種反應,這也是對演出的反饋。我認為在醫療現場,醫生、護士及患者是在共同演出。醫生和護士負責治療與護理,而患者及其家屬則要積極配合醫生,是醫療的參與者。然而,由於醫院業務繁忙,在當今的診療現場,越來越多的醫生甚至忘記了認真看著患者的臉說話。很多醫生都忘記了觀察患者的長相、表情以及從進入診室到坐下這段時間的神態。
因此,即使他們具備了卓越的醫學知識和技術,可有時候還是會在診室里與患者溝通困難,甚至導致雙方的關係惡化。如果醫生能夠在接診時迅速、準確地讀懂患者發出的信息,並且適當地回應患者的話,就能提高與患者的溝通效率,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是相互信賴的第一步,也是實現高質量診療的基礎。並且,還會極大地影響患者對診治的滿意度。
佐藤綾子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學家,在本書中,她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據,為我們說明了醫療表演學的具體作用、醫生在診療時採用語言以及非語言表現的重要性,以及其具體的方法論,並用醫療表演學的知識來解答醫生的種種煩惱。
醫療表演學通過科學的技巧幫助醫生克服心理壓力,象徵著醫療的先進化和人性化。對緩解醫患糾紛,提高診療質量有著現實意義。當醫生學會「醫療表演學」,診治的滿意度會大大提高——這就是醫師接診藝術。
二
既然醫患糾紛不可避免,那就學會如何面對它
隨著醫療保障、養老福利等構成社會安全保障體系的基礎歷經改革,醫患關係惡化成為了近幾年中國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尤其是中國啟動新一輪醫改後,醫患糾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出現了諸多暴力傷人、殺人事件。在醫患之間信任危機的背後,究竟存在著怎樣的制度缺失、機制空白,使得醫生這一職業被推到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
醫患糾紛越來越多,且越來越暴力,醫生該如何防患於未然?
也許,我們可以看看來自日本的經驗。
日本醫患糾紛解決專家尾內康彥在其著作《醫患糾紛解決術》中,結合親身指導的大量經典案例,對如何解決醫患糾紛做了詳細徹底的剖析,並給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法。因其內容全面,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醫療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中引起較大的反響,出版兩年中多次加印,是當之無愧的「日本醫療服務第一指導書」。
他指出:
幾乎所有的醫療機構都會遇到患者糾紛,這是一件很讓人困擾的事情。如果處理患者糾紛的時間拖得太長,將導致負責應對的員工產生倦怠情緒,對其他患者的服務水平降低,患者減少,員工離職等等,並發生惡性循環,動搖醫療機構的經營基礎。
其實,醫療服務也屬於服務業。但是,醫患糾紛與發生在其他服務業的糾紛案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對這一點不理解,那麼,一旦發生醫患糾紛,錯誤會越陷越深,後果將變得難以想像。醫患糾紛是不可避免的。面對醫患糾紛,絕對不能逃避。
這本書旨在從根本上預防和解決醫患糾紛,每一位奮鬥在醫療治療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需要學習。
三
柳葉刀執行主編告訴你,如何用「循證思維」改善醫學治療
這是一本科普書——寫給醫生看的科普書,由循證醫學的主要奠基人伊恩?查默斯等人所著,世界權威的醫學期刊《柳葉刀》和《英國醫學雜誌》給予了高度評價,至今,已被譯成12種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作者以公眾容易知曉的知識、辭彙和語言,以及深入淺出的方法,揭示醫學治療和研究的真相。本書通過詳實的數據、鮮活的例子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揭示醫學診斷和治療領域不為人知的真相,適合醫務人員及任何對健康感興趣的人閱讀。
本書幫助讀者撥開迷霧,學會甄別哪些醫學信息值得信任,哪些是原以為有效和正確的診療方法,其實會對健康帶來弊端;幫助讀者認識醫學研究在設計、實施和發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偏倚;還鼓勵讀者,通過主動參與醫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用科學的醫學知識防治疾病,促進健康。
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實踐的指南。
本書以患者為中心,以改善醫療實踐為目的,對醫生、醫學院學生以及科研人員同樣重要,他們都可以從中獲益。
對研究人員,本書為如何更科學地設計、實施和報告高質量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對醫務工作者,本書為如何獲取、評價和利用高質量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導,為科學診療疾病提供了證據來源;
對患者和公眾,本書不僅讓他們了解到醫學研究的奧秘,更重要的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夠認識到:高質量的醫學研究人人有責,高質量的衛生保健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
四
不懂大數據的醫生,不是好醫生
今天,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擺在我們眼前的課題也已經蛻變為量和質的問題。怎樣正確駕馭這些以令人恐懼的勢頭持續增加的數據,又怎樣將它們轉化為高質量的信息?
毋庸置疑,各種數據的爆髮式增加會為商業世界創造新的機遇,也會為醫學領域的學術研究帶來巨大的福音。但是,數據同時也是一柄雙刃劍,讀取方式錯誤,可能造成致命的災難性後果。
大數據能夠揭示某種現象與其他現象之間存在某種相關關係。通過揭示之前我們尚不了解的相關關係,可能會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在醫學世界中,即使明確某種相關關係,我們也不能盲目跟風。
因為在臨床一線,一個決策就能左右一個人的生命。從始至終,數據僅僅是臨床決策的輔助判斷材料之一。
那麼,醫療從業者應該怎樣面對醫療大數據?這就是貫穿本書的關鍵問題。本書重點圍繞大數據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意義以及醫療大數據的價值等問題進行了闡述,以此實現醫療大數據的終極目的——儘可能延長個人的健康壽命。
信息時代,不懂大數據的醫生,怎麼能當好醫生?
五
100堂課程,助醫生在從醫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醫療是服務業嗎?
醫生能怎樣從診療過程中的細節入手,盡量減少病人的痛苦?讓患者感到滿意?
醫生怎樣從職業生涯中獲得成就感?
在成為臨床醫生前要做好哪些準備?
不光是中國醫生,日本醫生也有同樣的困惑。西野德之於1988年畢業於自治醫科大學,先後在旭川醫科大學第三內科、利尻島國保中央醫院等地方醫療機構就職。2000年10月開始擔任一般財團法人腦神經疾病研究所附屬綜合南東北醫院(福島縣郡山市)消化器官中心主任。在醫生資源不足之地救死扶傷的同時,他還積極投身實習醫生的指導工作。
他從自己的從醫生涯中總結經驗,歸納成100堂生動真實的課程——《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指路牌》,可以給予讀者新的啟迪。
作者認為,日本目前的臨床實習課程有偏重科學技術的傾向,忽視了對醫生人文精神和交流技巧的培養。要培養一個好醫生,在教授他們醫療技術的同時,還必須關注他們內心的成長,重塑他們的精神,堅定他們的信念,傳授他們與患者相處的經驗之道,幫助他們在醫生這個崗位上生根發芽,壯大優秀的醫療隊伍。
這些建議雖然是送給日本的年輕醫生的,但在中國同樣適用。怎樣回答病人刁鑽的難題?怎樣化解病人「我在網上查過資料」的固執?怎樣減少內窺鏡給病人帶來的痛苦?甚至包括怎樣看待內科和外科醫生的差別,醫院除了開出高薪外,還有哪些方法能吸引好醫生前來就職,等等,醫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難題,在本書中都有提及。
最後,讓界哥再次鄭重介紹這五本書:
《醫師接診藝術》
《醫患糾紛解決術》
《治療的真相》
《大數據時代的醫療革命》
《良醫有道:成為好醫生的100個指路牌》
總定價:202元 促銷價僅147.20元。長按下方二維碼,可購買本套書籍: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