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海外華人的奮鬥路(下)
全文共5324字 | 閱讀需10分鐘
本文系中國國家歷史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小編微信號zggjls01,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對華人這個堅韌無比的群體來說,經歷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只要處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他們就可以拼盡全力,創造奇蹟。
3
《排華法案》
美國有「民族熔爐」之稱,在文化與種族的多元化上,走得比此前任何一個國家都要遠。即便如此,伴其成長的唐人街,歷史上卻寫滿了心酸與無奈。
華人大規模赴美的年月,正值西進運動之時,修築鐵路、開掘金礦、建設城鎮,都離不開大量廉價勞動力。不遠萬里來到美國的華工填補了這個缺口。他們中有些是自願赴美,有些則是被人誘騙拐賣而來。後者被稱作「豬仔」,取意於被屠戶裝進麻袋販賣的小豬。
大量赴美華人並沒有觸犯當時的移民條律。相反, 由於看到了華工帶來的種種便宜,美國還立法設約以保障源源不斷的華人入境。中美於1868 年簽訂了《蒲安臣條約》[1],相互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允許兩國公民憑藉自願進行移民」。這促成了唐人街壯大的小高潮。有了法律的保障,華人赴美謀生多了份保障。
正在淘金的華人
受益於這一條約,美國不少企業開始大量進口勞動力。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在利用華工方面首屈一指。僅1865 年至1869年的四年時間,超過1.4 萬名華人加入了築路隊伍,佔到了總工人的90%。
然而,在太平洋鐵路的建設期間,華人每月僅有26 美元報酬, 白人卻有35 美元,並享有華人們不具備的保險和食宿報銷。儘管工資很低,但華工的素質卻很高。相比其他國家工人,華人聰慧勤勞,許多未接觸過的業務一點就通。在合恩角的花崗岩地段施工時,華人們用生命開鑿出了一條天路。修築唐納隧道時,氣溫降到了-20℃,交通受阻,就連總工程師都一籌莫展,華工們卻因地制宜,用冰雪鋪就了一條滑道,提高了運輸效率。
因此,當「每根枕木下都沉眠著一個中國人」的太平洋鐵路落成後,總工程師克羅克讚歎說:「能修萬里長城的民族當然也能修好鐵路。」華人勞工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讚譽。甚至在1852 年,加州州長公開稱「華人是新近移民中最優秀的群體」, 並提案建立新的土地制度吸引更多的華人來美定居。當然,美國歡迎的是華人苦工。Coolie(音近苦力,意與之同)一詞就是那時對華工苦力的最好腳註。
修築鐵路的華人勞工
但光鮮的讚美掩蓋不住背後殘酷的現實。
西部的金礦枯竭後,大量華工無處可去。太平洋鐵路通車時,中東部地區勞動力可以輕易送達。勞動力市場嚴重飽和,華工成了白人工人眼中搶飯碗的禍害。不久之前的模範移民成了人人厭棄的對象。
辱華言論,實質上是對華人原本就低下的經濟地位的攻擊;排華風潮,意在排擠華人的合法經濟利益。明白這一點,1882 年《排華法案》[2]的出台就不會讓人太過意外。
《排華法案》將種族歧視合法化。早在其出台前,美國就已出現來自官方的對華人的歧視和鎮壓。1881 年,加州參議員約翰·米勒宣稱:「中國人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怪物,像機器人不怕熱不怕冷,是有血有肉的自動發動機,耐心,慢性子, 沒有感情,像羊群或牛群一樣聚在一起,是一個退化的劣等種族,理應受到歧視……」這位參議員還主張未來應建立華人隔離區,用20 年的時間將華人趕出美國。
歧視之風愈演愈烈。彼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聽聞華人在外所遭受的種種苦難後,向清政府上諫,用「十苦」和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六不近情理」來陳述華工的悲慘處境。然而,弱國無外交, 清政府內外交困,無心管顧海外華人的死活,於是順應美國國會的要求,於1884 年簽訂為期10 年的協約,禁止華工赴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美名義上互為最惠國,但《蒲安臣條約》根本無法約束美國國內洶湧的排華情緒。就連一貫以保護工人利益為目的的工會組織們都齊刷刷地站在華工對立面,因為此時的工會只將本國工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最著名的左派工會組織, 一直宣揚「不分膚色團結一切工人」的勞工騎士團[3]都發出排斥華工的聲明。1882 年5 月6 日,《排華法案》正式生效,美國開始了對華人長達近百年的排斥。在《美國華工禁約記》中,梁啟超列舉種種他在唐人街和移民局考察時的見聞,將美國政府對華人的醜惡態度刻畫得入木三分。
《排華法案》通過後的某雜誌封面
《排華法案》並不是美國對華人迫害的頂點。1892 年,更為苛刻的《吉爾里法》通過,不僅將《排華法案》延長了10 年,還強制華人帶上身份證件——被華人憤怒地稱為「狗牌」。但即使是「狗牌」,一個華人移民想要取得它,也還需要兩個白人做擔保才行。《吉爾里法》在美國的法律史上創造了身份證明方面歧視的先例。最著名的例子當屬黃金德訴美國政府案。雖然黃金德的父母沒有入美籍,只是暫居舊金山的華人,但黃金德本人出生在美國,自然是美國公民。然而,由於《排華法案》的影響,1895 年,黃金德從中國探親歸來, 卻被舊金山移民局拒絕入境。於是,黃金德開始了漫長的訴訟,一路告到最高法院。終於,在1898 年,八位大法官以六比二認定黃金德實屬美國公民。
《排華法案》後學校驅逐中國學生的漫畫
1893年洛杉磯《黃蜂雜誌》上關於華人的漫畫
這一案件在美國法律史中意義非凡。因為它確立了美國國籍法律中的屬地原則,即除武裝入侵人員和外交人員外,凡出生在美國國土的人都是美國公民。而按照血緣原則,只要是美國人的孩子自然也屬於美國公民。黃金德的四個兒子身在中國,他們希望利用法律上的親屬關係加入美籍。最終,除長子外,其他人都順利赴美定居。
有了這個先例後,利用文書獲得親子關係,再次開啟了華人移民美國的新大門。這是華人們抵制《排華法案》、爭取自由移民權利、對抗種族歧視的重要鬥爭方略。在那個時代,證件和身份的核查遠不及今天這麼嚴格。只要有美國華人願意擔責當父母,從中國來的華人就可以申請一份空白的出生證,地址隨便填舊金山的某地,年齡則符合實際。辦好出生證後,華人帶著證件來到移民局,利用 1906 年舊金山大地震中,大火燒毀華人檔案的「契機」,以材料丟失為名, 重新把個人信息登入檔案館。再拿上檔案館提供的身份證件副本,這個中國人就變成了一個在美國出生的地道美國公民。這種做法在美國移民史上被叫作「契約兒子」[4]。
移民局在盤問入境華人時記錄的口供書
華人在美國新辦的身份證件
4
對華移民政策的解凍與唐人街的騰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美國結成堅實的盟友,為反法西斯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再加上美國對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暴行的反思,《排華法案》這個對單一民族進行限制和歧視的條律, 終於迎來了它的末日。
1943 年,《排華法案》廢止議案出台,規定因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式結盟而允許每年105 名華人獲得入境簽證。1945 年緊急通過《戰時新娘法案》,允許為軍隊服務的華人將妻子帶入美國。20 年後,《1965 年入境移民與國籍服務法案》通過。至此,美國對華人長達83 年的入籍入境限制正式結束,華人終於有了留美定居的權利。移民政策上的回暖,為唐人街在1965 年後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作為華人聚集區的唐人街基於差序格局的倫理關係, 不論在經濟領域還是在公共關係方面,都有著明確的章法。先來的移民積累起資本後變成了小企業主,按照血緣、地緣等關係幫扶新人。於是,唐人街中形成了以華族企業為核心,華族僱員服務生產的經濟體系。例如,1930 年前後,來美國還沒幾年的梁湯姆在舊金山名聲大噪。因為他用行李箱里夾帶來的幾瓶萬金油治好了不少人的偏頭痛。雖然人們僅僅少許緩解了病痛,但他成功地讓人們相信他比診所里的醫學博士更有水平。於是,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宣稱自己是來自東方的皇家神醫。梁湯姆拒絕僱用任何白皮膚的醫學院學生,從中國來的老鄉是這位「皇家神醫」最青睞的僱員。梁湯姆賺得盆滿缽盈,在美國購置豪宅,過上了富裕生活,他的華人老鄉也因此衣食豐足。
漫畫中早期唐人街的華人洗衣房
紐約唐人街上的中餐館前身大都是洗衣房。19 世紀剛到北美的華人若無體力下礦,只能在唐人街做洗衣這種無本買賣。一段時間後,生意壯大,拉攏幾個同鄉充下手。再過些年,把洗衣店盤給初來美國的移民,自己或開或買一家飯店,再當老闆。
從洗衣房到中餐館的「巨變」,只是唐人街作為民族聚集區經濟發展模式的一種。「先富帶後富」消除了個人之間經濟利益上的對立,民族資本和外來資本都得到了較為高效的利用,從而有了向其他行業和唐人街以外的地區擴張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看,唐人街並不僅僅是華人移民暫時的安居所,也不僅僅是他們踏向美國社會的跳板,更是華人與美國社會交互融合的地帶,是他們融入主流文化的預備營。
當1965 年移民禁錮被徹底打破後,大量華人湧入美國。對1965 年後的華人移民進行細緻觀察,就會發現,相比曾以底層民眾為主體,信奉「埋骨必須桑梓地」「撈一把就走」的初代移民,新移民更希望在美國定居。這些新移民大多來自香港、台灣地區,也不乏祖國大陸的富商。他們的文化水平更高,經濟實力更加雄厚。這為唐人街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隨著新移民的到來,數以億萬計的資本浸潤了唐人街內外華人產業的每一個角落。
高素質的技術移民填補了之前華人移民歷史中欠缺高素質文化移民的不足。在20 世紀50 年代,矽谷已經是全美科技先鋒的大本營。但放眼望去,這裡沒有華人的身影。不過,情況很快改變。中國的微電子工程師跟著移民浪潮來到了矽谷,給後人留下無數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著名的美籍華人科學家王安曾經是電腦軟體行業中的巨頭,1967 年他的公司上市時創下當時原始股票的最高價格紀錄。又比如硬體行業中的李信麟,他一手創辦了魔鬼系統公司,並研發出輪式印表機,與IBM 的球形印表機分庭抗禮。
得益於大量「優質」華人的到來,唐人街以及華人的經濟模式迅速轉型升級,形成了穩健的多元結構。有了錢和人才,成分單一、附加價值低的傳統行業自然得到改觀。比如,中餐不再是廉價的快餐,而是能體現出文化、體現出身份的異域美食。同時,一些專業性強、分工細緻的產業也藉此機遇在唐人街萌芽。房地產、珠寶加工、高端旅遊服務等行業為新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
美國中餐館中的中國元素
唐人街內部密切的經濟來往鞏固了其中的社會關係網路。這也能夠很好地解釋最近幾十年雖然美國華人的分布越來越散,但與唐人街依然能保持著緊密聯繫的現象。事實上,每一個新出現在城市中的唐人街,都可算作老唐人街的「衛星城」。強大的文化聚合能力讓海外華人越走越近。
華人的移民活動已有數千年歷史,形成了孔飛力[5]教授所稱的「走廊—生態圈」格局:人口從故國出發, 攜帶一定數量的財物,向著目的地一路進發,此謂「走廊」;抵達後,在當地迅速抱團生存,在異鄉的土壤上克服艱難險阻,拓寬生存空間,此謂「生態圈」。唐人街就是華人移民史的代表作。
移民,究其本質,不過是一種適應性生存策略, 唐人街的誕生也不例外。對於貧困家庭中的男性來說, 勞動力或曰「身體資源」,成了他們唯一可拿來獲利的資本。當較長預期內有更多的收益時,向外移民的動力會顯著提升。而國內凋敝的經濟和龐大的人口帶來的不平衡則為移民提供了推力。19 世紀的美國正巧需要大量勞動力,加上那時金礦帶來的誘惑,赴美成了華人海外謀生的第一選擇。
但華人移民的不足在於,他們只關心家庭的福祉和本家族在故鄉的地位, 對於能否在美國彰顯中華文化、製造影響力並無太大興趣。在美國立足之後,華人們寄錢回家,擔當起舊家園的保衛者,而非將自己視作新家園的開拓者。因此,海外華人歸國修建宗祠、投資辦廠,包含了對僑鄉的情感依戀以及對宗族文化的回歸。這一行為曾遭到西方媒體的誤讀, 但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美華人擁有成功的經濟地位卻沒有與之匹配的政治力量。這也能回答為何在漫長的歲月中,華人們極少走出唐人街,而唐人街也僅僅只以一個社會景觀的形式存在。
美國紐約唐人街
唐人街彪炳海外華人發展的史冊,其興衰榮辱與華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對華人這個堅韌無比的群體來說,經歷過那麼多的風風雨雨,只要處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中,他們就可以拼盡全力,創造奇蹟,就像百年前在金礦中砸下的第一鎬那般堅定有力。更何況,今天的華人已經覺醒,不再是逆來順受的「模範公民」。面對歧視和不公,他們會站出來,發出心底的吶喊。
[1].《蒲安臣條約》也稱《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1868 年7 月28 日,清朝全權特使蒲安臣(美國人)和美國國務卿西華德分別代表中、美兩國政府簽訂。它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皇帝對外國人在中國的居住地仍然保留「徵用權」;兩國公民在對方境內免受宗教迫害;兩國政府尊重移民自由;兩國公民都可以到對方的政府公立學校求學,並享有最惠國國民待遇,兩國公民可以在對方境內設立學堂等。
[2].《排華法案》是美國於1882 年5 月6 日簽署的一項法案。該法案是針對大量華人遷入美國西部進行鐵路修築工作所做出的反應,它是在美國通過的第一部針對特定族群的移民法。包括:任何企圖通過船隻進入美國的中國人,都要向海關移民官出示此法案之前列出的證明文件,否則將不準進入美國;自此法案生效日期起,任何州法院或聯邦法院都不得給予中國人美國公民身份;等等。
[3].美國勞工騎士團,1869 年由尤利亞·斯蒂芬斯等七個裁縫工會會員在費城建立的美國工人組織。其宗旨是團結所有的熟練和非熟練工人, 不受種族、性別或膚色限制。
[4].契約兒子(Paper Son) 是一個術語,用來指在中國出生的中國人,他們通過購買偽造的文件移民到美國。
[5].孔飛力(P h i l i p Al d e n Kuhn), 美國著名漢學家, 以研究晚清以來的中國社會史、政治史著稱。從20 世紀70 年代中期開始,孔飛力轉向海外華人移民史研究。他的學術著作主要有《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 年的軍事化與社會結構》《叫魂: 1768 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故鄉:海外華人歷史的思考》等。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