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獼猴與羅剎女的神話,藏族是怎樣起源的?

獼猴與羅剎女的神話,藏族是怎樣起源的?

關於藏族的起源神話有很多,有卵生說、印度徙入說,不過獼猴神與魔女繁衍藏人的神話,卻比上述兩者流傳更廣、更普遍,這則神話有著一段被隱藏的遠古歷史。

這個傳說在西藏地區流傳上千年,相傳有隻獼猴來到雅礱河谷的一座山洞中修行,岩窟魔女在洞前誘惑牠。獼猴得到上天指示與她結合,於是生下六隻小猴,後來繁衍到500隻猴子,然而林中無以為食,這時得到天神賜予的五穀種子,不耕自長。後來猴子慢慢地會說話、變為人類,遂成西藏地區最早的四大氏族,也有一說為六族先祖。

目前最早以文字記載這則神話的是《柱間史》,此書相傳為唐代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所著,也稱《松贊干布遺訓》。記載8世紀吐蕃王朝事迹的《五部遺教》,甚至17世紀第五世達賴喇嘛撰寫的《西藏王臣記》中也有相關記載:「凡雪域所宏傳之《大悲觀音法類》雖有多種,然均同一旨趣,皆說西藏人種系獼猴與岩魔交配所生子嗣,為赤麵食肉之種"。因佛教興盛,讓神話開始變形,有把獼猴說成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亦有把岩窟魔女換成羅剎女。這個故事不僅記錄在西藏古老的經書上,在拉薩的布達拉宮、羅布爾卡與山南桑耶寺等西藏重要建築的壁畫上都能看到這則神話故事。

根據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十四代法王索南堅贊所著的《西藏王統記》,他將獼猴與羅剎女的後代細分:「如是此雪域人種,其父為獼猴,母為岩魔,二者之所繁衍,亦分為二類種性:父猴菩薩所成種性,性情馴良,信心堅固,富悲憫心,極能勤奮,出語和藹,擅於言辭,此皆父之特性也。母岩魔所成種性,貪慾嗔恚,俱極強烈,從事商賈,貪求營利,仇心極盛,喜於譏笑,強健勇敢,行不堅定,剎那易變,思慮煩多,動作敏捷,五毒熾盛,喜窺人過,輕易惱怒,此皆母之特性也"。將良好品性歸於獼猴之血統,而將不良的部分歸咎於羅剎女,暗指兩者血統有明顯差異與嚴格區別。中國大陸藏學家石碩研究,或許獼猴與羅剎女實為兩個不同血緣氏族的「圖騰符號",因此這一傳說其實是遠古時代兩個不同血脈的部落聯姻故事。

那麼獼猴與羅剎女,究竟是誰代表西藏土著呢?細看西藏眾多藏文史籍和漢文書籍,都將「食肉赤面者"和「赤面域"做為西藏人與西藏的代稱,如西藏歷史文獻《賢者喜宴》中用「赤面者之域"和「赤面城"代指西藏,可見赤面為西藏土著的特徵,而羅剎女被稱為「赭麵食肉之種",誰代表雪域土著就不言而喻了。而從神話敘述,也能看出獼猴才是遷入西藏的「外來戶」。

至於崇拜獼猴圖騰的氏族最早居住在哪呢?在《西藏王臣記》中有載:「藏地廣大區域:上方阿里之部,為大象與野獸之區……下方朵康之部,為猿猴與岩山羅剎之區。……下部為果樹與森林。"這支獼猴圖騰的氏族,史籍上也有記錄,唐人李延壽編撰《北史》載:「党項羌者,……其種有宕昌、白狼,皆自謂獼猴種。"宕昌最初活動在橫斷山區北端的白龍江一帶,於564年被北周所破,或許部分可能南遷進入岷江。今日岷江上的羌族,仍有許多以猴為始祖的傳說和猴崇拜的痕迹,羌人的創世神話中稱羌的父系始祖冉比娃是一隻猴子,他與天神木巴之女木姐珠相愛成婚,生育後代為羌之始祖。

神話尾聲交代獼猴與羅剎女的後代變成人形,成為藏地最早的氏族,即塞、穆、東、冬四姓,也有一說為塞、穆、東、恰、冬。這些氏族間有著親緣與聯姻關係,據現存吐蕃時代的敦煌古藏文寫卷中,記載著恰、穆兩族進行通婚往來的文獻:「遠古之初,辟荒之始,穆與恰聯姻時代,恰之使臣到了穆之地界"。在藏族記載中,恰為吐蕃贊普王族所出的氏族。兩族所在的位置,恰位在今日西藏心腹地區,而穆則在朵康之地的橫斷山脈中。另一份寫卷也提到,恰使者前往穆地有兩個使命,「一是向穆王獻上禮物後,請為黑頭直立沒有王者之民擇一王者,二是向穆王生神獻貢品,請求穆王賜以言教並准許我瞻仰(神)顏。"

神話故事的面紗逐漸被揭開,傳說中隱約提到的遠古聯姻,被出土的古代文獻所證實。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這兩個氏族聯姻的年代,也無法確切得知穆這一氏族的來歷,而穆可能是在羌人入山前生活在橫斷山脈的古老土著,畢竟羌人進入橫斷山區的時間較晚。也有可能是羌人進入橫斷山區後迫使當地土著向西遷移,而與西藏土著交流,或是羌人來到橫斷山區後與土著交融而產生的。令人驚訝的是,羅剎女與恰均被稱做「赭麵食肉之種"。今日在橫斷山脈的考古發現,其文物之豐富與發達也超乎眾人預期,代表神話並不只是單純的幻想故事,更是暗藏了藏人祖源的重要線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關羽為何在國人心中備受崇拜
九十三年前,廖仲愷到底是被誰刺殺的?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