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綠皮書》里的「石頭」還能這麼玩!

《綠皮書》里的「石頭」還能這麼玩!

第二自然(d2ziran.com)

是一個專屬匠人的推廣平台

電影反映的是兩種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態度,黑人遵循教條,克己復禮,而他的司機白人一貫的表現是自由自在,不顧他人目光,瀟洒隨意。在旅程的最後一場演出時,黑人拒絕了為白人貴族演出,而是轉身去了橘鳥酒吧,彈奏自己擅長的古典樂,而不是貴族喜歡的流行樂。

我們都以為白人扔了那顆石頭,但實質上白人並沒有扔,他仍舊保持著那種對生活態度,遵從自己內心,黑人也知道他沒扔,所以後來讓他拿出來。而這顆石頭,就象徵著內心,白人沒扔的是自我,黑人留下的是禮貌規矩下的自我壓迫。所以當他們回程時,黑人又叫司機白人拿出那顆石頭,說是幸運石,可以保護他們的時候,也是黑人對自我內心的一種解放。

說到電影里被當做紀念品可以帶來幸運的石頭,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的石雕吧。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可以說,沒有哪一種藝術能比石雕更古老,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

年輕的雕刻師杜海中代表的就是新一代學院派雕刻師,他本人是個文藝青年,寫詩,種花,又跟著黃麗娟老師學習了若干年傳統手工藝,能夠很好的將傳統與創新結合,迸發出新的創意。這門傳統的技藝經過了他的思考和雕琢,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喜愛。

石雕是一個集合體力,毅力,眼力為一體的行業,首先要有美術基礎,其次要掌握各種人物建築物的比例,還要掌握各種石材特性。杜海中在2006年主修國畫,下圖是其作品《大武生》

2007年時,杜海中選修了壽山石鑒賞課,第一次接觸到壽山石,他就感受到了壽山石的魅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周末杜海中都跟老師到壽山石市場去淘石,學習認識石頭品種。

直到2011年,杜海中在工作中有幸結識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麗娟老師,於是他把之前雕刻的作品拿來多次請教老師,這麼一來二往,就成了老師的徒弟,從此走上了石雕之路。

杜海中的老師黃麗娟,有45年的石雕人生經驗,但她卻說自己只是個普通匠人。都說女人如水,但黃麗娟老師卻偏偏喜歡和石頭打交道,壽山石雕一共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積澱了,在壽山石雕刻領域裡,她是唯一的女性大師,她說,在這浮躁的社會,只有靜下心來,才能發現更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黃麗娟老師是生長在羅源的,羅源有個禍口福湖鄉,它是畲族之鄉。所以黃麗娟老師小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畲女從她們家裡面,挑著材片進城去賣,那個時候大家還都是燒材片的,賣的錢畲女們又會轉換為生活用品。就是這種兒時的記憶讓黃麗娟到現在都印象深刻,因為她覺得畲女非常的辛苦,勤勞。也是這份記憶讓黃麗娟有了後來的作品,「畲女」

今天的杜海中從事壽山石雕刻已有8年之久,他不但成為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麗娟的徒弟,其作品還多次獲得全國工藝美術大賽的獎項。

杜海中曾經很認真地在採訪中說:「這些石頭都有『兩面』,和人性一樣。它的一面被人為鑿成規整的狀態,就像人在塑造自身的過程。修行中不斷磨平自己的稜角;另一面坑坑窪窪,則是我們內心中未經雕琢的一面:保持著最原始、最貼近自己的姿態。」

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杜海中也沒有將石頭打磨的非常光滑平整,因為在他的眼裡,這些石頭原本的形態其實就是人生之態。其作品也是多選用了不起眼的壽山石原料,石頭可能多是石農鑿開石洞後,丟棄在壽山上的。因為他認為,如果創作只靠石頭的質地來取勝,那麼他的藝術之路只會越走越窄,所以他的作品質地不管石材的好壞,更注重的是設計

這些被藝術家們精心雕琢後的石頭與電影《綠皮書》結尾出現的綠色幸運石一樣,它們本身作為符號,不含有任何意義,都是人的賦予,才讓它們都充滿可悲可喜的意義。

編輯|mary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作者所有

「尋找設計匠人」

如果你是手工藝匠人非遺傳人獨立設計師品牌藝術家,或者在某個領域有著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那麼,歡迎你加入我們。

我們為你提供免費線上商城入駐,提供多元化的主題市集,提供匠人工坊安靜舒適的文創空間,以及覆蓋全國的匠人交流社群

2019,第二自然,讓匠心遇見匠人,等你們遇見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自然 的精彩文章:

十年不工作!她用1cm的布給玩偶做出上萬套小裙裙驚艷世界,比你的衣服還時尚!
黑色剪紙風靡,玩轉「光影」效果!

TAG:第二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