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李賀都寫過《將進酒》,李白縱飲狂歌,李賀卻多了一絲慨嘆
李白說,詩酒不可分家;蘇軾說,詩酒要趁年華。中國古代詩詞盛壇就像一個偌大的湖泊,沉澱了千年煙霞,融匯了百家之長,數不清的文人墨客蹚水而過,翩若驚鴻,留下了絕美的句子。當然也可以稱之為酒罈,飲酒彷彿是文人創作的一種前奏,不進幾滴醉液,就好像難以擠下辭藻。
尤其是李白,他不光嗜酒,更是一頭栽進了酒罈子,那「咕咚咕咚飲」下的聲音,正是李白款款而出的豪情。在與岑勛、元丹丘兩位友人把酒言歡、狂歌痛飲的一個夜晚,李白極度興奮,磅礴的胸臆奔涌開來,遂提筆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將進酒》。酒到正興的李白,雖然有因仕途失意而產生的消極情緒,但也有對人生態度的豁然情懷。
「詩仙」李白的《將進酒》取得了非常高的藝術成就,千年來一直為人稱道。其實「詩鬼」李賀也寫過一首名為《將進酒》的詩歌,雖不及李白的有名,但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李賀用縱橫馳騁的靈感,為讀者呈現了一場盛大的酒宴。
《將進酒》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綉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李賀這首樂府體裁的詩,描繪了一個場面恢弘的大型酒會,有各種各樣的名貴酒器,也有琳琅滿目的美食佳肴,也有翩翩起舞的美麗女子。雖然李賀用了大量華麗的辭藻去形容酒會,但李賀的真正用意卻不在於此,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到底在於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
詩的上半部分體現了李賀超強的文學功底,他不遺餘力地想要將這場酒宴形容得最為奢靡和昂貴:「琉璃鍾」、「琥珀濃」、「真珠紅」、「烹龍炮鳳」、「羅幃綉幕」等,無不昭示著酒會的級別,從而拋磚引玉,暗暗地說出參與這場酒會之人,必定也不是等閑之輩。
而且李賀在描述這些場景時都未使用到動詞,全部是名詞之間的直接互聯,彷彿是幻燈片一般一幕一幕地從眼前掠過。這樣寫的好處,可以使堆砌物的出鏡密度大大提升,不講怎樣去消費美酒與美景,自己去想像,就可以給讀者更多的幻想空間,從而令讀者的感官感受更加強烈。
詩的第三句尤為重要。酒宴必定有酒,但如果還能擁有「龍笛」、「鼉鼓」等樂器相伴,還能有皓齒美麗、身材姣好的歌女助興,那麼李賀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這場酒宴的奢侈,更告訴了我們承辦和參加酒宴之人的尊貴身份,很有可能就是皇族相臣。
好了,李賀在作了大量鋪墊之後,終於在第四句開始顯露主題,但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只稍微點帶一下。他說,春光正好,太陽卻已經落了西山;那絢爛的桃花,這時也像紅雨一般簌簌而下。很明顯李賀的深意是指時光易逝,在這種享樂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就日落西山,一天過去了;再不知覺一季桃花也落地,一年就過去了!
最後一句李賀直抒胸臆:「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奉勸諸君每日都喝個酩酊大醉,最好把酒都喝光了,那麼劉伶的墓前就不會有酒告慰他了。劉伶是晉朝人,「竹林七賢」之一,平生以嗜酒著稱。
前面大篇幅的讚美酒況之盛,讓人誤以為這只是一首李賀飲酒時的雅緻之作,但直到最後李賀才道出了心中所想,原來他這是在諷刺那些只顧貪圖享樂之人。正是由於前後感情的極大反差,給讀者帶來了不尋常的震撼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李白的《將進酒》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賀的《將進酒》卻說「酒不到劉伶墳上土」,相同題目的兩首作品,傳達的思想卻恰恰相反,但是他們都沒有錯,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
※蘇軾最狂的一首詞,不僅抄李白、崔顥,連自己都抄,卻成千古經典
※魯迅為什麼會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