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有了諸葛才有三國,那毀了蜀國的罪魁禍首又是誰呢?
三國時期,諸葛亮對關羽的看法,其實挺複雜。再說諸葛亮是一個含而不露,素養極高人,絕不會輕易評判蜀國皇上劉備的結拜兄弟。但看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諸葛亮對關羽此人,是害怕的,其害怕程度超過了曹操和司馬懿。
當然,諸葛亮的這種怕,不是出於個人人身安全考慮。憑諸葛亮之才,在三國時期,他加入哪個統治集團,都是吃香喝辣的,都是座上客,不愁富貴榮華和身家安全。
關羽是蜀漢政權的中間力量,武功高強,有勇有謀,義重如山,更不會背叛劉備。而諸葛亮怕關羽甚於曹操和司馬懿,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也即諸葛亮怕關羽什麼?
諸葛亮最怕關羽破壞「聯吳抗曹」之百年大計。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若「聯吳抗曹」大計被破,即便諸葛孔明謀略過天,他的殷殷心血——三國鼎立的政治局面,也會付諸東流。
荊州與東吳接壤,又是一塊借而未還的土地,本來就爭議不斷。派誰駐守荊州,關係極為重大。而駐守荊州之重臣,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在諸葛亮看來,就是不折不扣地貫徹兩點:一是不傷害吳蜀聯盟,二是長借荊州不還。這是諸葛亮處理這個難題的一貫方針。
說實話,從心裡來講,諸葛亮是不贊成關羽守荊州的,因為,他對關羽太了解了,他害怕關羽不能貫徹這個方針。
諸葛亮深知,關羽「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華榮道上放曹操,儘管是諸葛亮事先設定的一計,是讓關羽報曹操曾經的善待之恩。但也讓諸葛亮更加明白了關羽其人,格局不夠大,盡小忠而可能害大忠,最後遺害的會是國家大局。
然而,諸葛亮怕什麼,偏來什麼。關羽還是坐上了荊州第一把交椅,成了荊州王。
既然諸葛亮打心眼裡不願意讓關羽鎮守荊州,那他為什麼不向劉備提出來呢?
當然不行。荊州重地,非至親之人,非文武雙全之臣不能守。劉備至親之人唯關羽和張飛,而關、張相較,就文武兼備這點上,關羽明顯強過張飛。這是其一。其二,假如諸葛亮真的在劉備面前提出,不讓關羽守荊州,換一個人去守。那劉備會如何想?想拆散我與關羽桃園結義情?再說,劉備若把此言告之義弟關羽,關羽豈不忌恨諸葛亮一輩子?
更何況,在劉備看來,非關公不能守荊州。
關羽駐守荊州時,諸葛亮費盡心機,給予了明裡暗裡地指導。一開始,荊州與孫吳之間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關羽名氣在外,東吳也很想與之結好。
這時,東吳孫權了解到,關羽的三女兒正好到了出嫁的年齡,他自己也正好有個兒子要婚配,所以就派人到荊州,上門提親。按理講,孫權以東吳一國之君的身份,聘關羽之女為兒媳,那是君臣結親,關羽是高攀呀。再說,這門親家結成後,對進一步鞏固吳蜀聯盟,實現諸葛亮《隆中對》戰略,利莫大焉。
但是,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關羽卻沒有這樣做。關羽在看到孫權派來的提親使者後,根本就沒有好好接待,退一步說,連注意點說話方式,委婉拒之都未做到,而是對提親使者怒而相向,輕蔑而斥:「虎女豈能嫁犬子。」 「犬子」一詞,一般是對自己孩子的謙稱,在這裡,關羽竟用在東吳國君孫權身上,這對本就脆弱的吳蜀聯盟,實在是一大殺傷。
而孫權聽說了關羽的話之後,自然非常生氣,也終於下定了奪取荊州的決心,派呂蒙偷襲關羽。結局是,關羽敗走麥城,軍沒身死。
荊州陷落之後,關羽的三女兒也落到了東吳孫權的手裡。此時孫權已經得到了荊州,自然不會再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了。
關羽身死後,極為悲痛的劉備有兩條路可選,一是繼續顧全孫劉聯盟大局,共同抗擊強大的中原霸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二是為關羽報仇,實現桃園三結義的誓言: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
就劉備而言,這兩項選擇,前者是國本,後者是義氣。劉備不可能不知道誰輕誰重。也許劉備想兩者兼顧。因之,為關羽報仇之事,要做,不然說不過去,但做做樣子即可。然而,在劉備舉70萬大軍(對外號稱百萬)下東吳時,卻一戰告捷,再戰再捷。
開場的精彩,嚴重誤導了劉備。劉備真的以為可以乘勢滅了東吳。因之,此時軍師諸葛亮的苦勸,劉備根本聽不進去了。誰知這一仗的結果是東吳大勝,蜀國大敗。不久,劉備白帝城託孤,一病不起,至死才徹底明白,軍師是對的,悔不該不聽軍師之言。然而,此時一切都晚了。
諸葛亮一生都在主張聯吳抗曹。孫劉聯盟後的一項重大成果是赤壁大勝,吳國轉危為安,蜀國從無到有,於是三國鼎立之勢成。
關公駐守荊州,荊州丟失,關公身死;劉備為之報仇,傾國之兵,傷筋動骨。從此,蜀國一蹶不振,終為司馬氏所滅。
三國成於諸葛亮,人所共知;毀於關羽,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曾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毒梟,得一女子賞識起家,判死刑後獲大赦
※此抗日名將率部與日軍血戰5天,因傷重領命隻身過江,得以生還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