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聖嘆——點評《推背圖》,與神鬼對話,筆仙界高手

金聖嘆——點評《推背圖》,與神鬼對話,筆仙界高手

要說在中國歷史上的狷狂人士,歷來大有人在。從阮籍的駕車窮游,慟哭而反,到民國的大學教師劉文典以飛腳痛踹蔣介石,無一不是傲嬌的代表。可我們今天說的這位,傲嬌之餘,還帶著很多可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清才子——金聖嘆。

金聖嘆,原來叫做張若采,為何擅自改了祖宗之姓呢?有人說是因為滿人入關,統攝華胄,他心中不服,絕意於仕途,說了一句:「金人在上,聖人焉能不嘆」。這個說法頗有意思,可金才子後來沖著遙遠的北京城跪下來叩謝過順治帝褒獎之恩,這對於心念舊朝的他來說,應該算是個不小的污點吧。

同時代的傳記達人廖燕在《金聖嘆先生傳》記載:金聖嘆說《論語》有兩嘆,顏淵是嘆聖,曾皙是聖嘆,我和後者才是同類人啊。想來,這個說法或許更符合他。

聖嘆一生主要成就在於文學批評,最有名的莫過於點評《水滸傳》、《西廂記》。但他點評的同時若覺得哪句話不合其意,就大膽更改原作,最後還不忘誇讚自己「妙」,「奇」,以致於當時市面上流傳的是經他大刀砍去後五十回的聖嘆版《水滸傳》。

聖嘆見解獨到,第一次說水滸之所以好看,無外乎是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個性不同的人物,且人物性格複雜、多樣、多面。要知道,這種觀點只有發達的西方文論才會出現,所以,他在國外也頗受關注。

無心科舉 段子橫飛

據考證,聖嘆還是明朝子民時,參加過4次科舉考試,時間跨度10多年。其他學子埋頭幾天,蜷曲在兩平米的小黑屋吃喝拉撒、寫。他卻大筆一揮,幾分鐘出場,留下幾個段子流傳於世。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發揮才華的。

第一次考試的題目大致意思是,我不是中看不中吃的匏瓜,我很有用,你放心大膽來吃我吖。金才子莫名畫了一幅畫:一個和尚和一把剃刀。和尚無發,要剃刀何用,所以剃刀於他而言是無用的。那麼,你匏瓜就是無用的,我就不吃你。

第二次是考官隨機命題,題目是:都這樣了你還不動心嗎。其他考生一籌莫展,金才子靈機一動:有黃金萬兩,美女一名,你還不動心?再「唰唰唰」寫下39個「動」字。考官不解,他笑道:「孟子說40歲才會不動心,孔子40歲不再困惑,那就是說40歲之前會動心的咯。」

第四次考試的題目是「西子」,即西施。這位才子腦路曲折迴腸——出了東門,西施不來;出了南門,西施不來;出了北門,西施不來;出了西門,西施來了嗎?來了嗎?

金聖嘆在一考定終生的科舉考試中尚且如此玩世不恭,那麼,在其他事上總做出出人意表的事也是正常不過了。所幸,他的文章還是很優秀的,順治讀後曾大加讚美:此人是古文高手!

扶乩小鶯 詩篇風流

扶乩,乍一看不知所云,但大家或許看過韓國恐怖電影《筆仙》,桌上鋪著一張圓盤,上寫奇怪的讖語,兩個女孩用手共同扶住一隻筆,向神靈提問心中疑問,不多久,筆尖會自發移動書寫。其實,不論是筆仙還是碟仙,其始祖都是源於中國漢朝的扶乩術。這個就頗難描述了,通俗來說就是把倒扣的簸箕下懸掛著尖錐或者樹枝,架設在沙盤之上,兩人合力抬起,懸錐會將「神旨」寫在沙上,說白了,就是被請之神說的難懂的「鬼話」。

金聖嘆二十多歲就是扶乩大師。葉紹袁的三女兒小鶯容顏姣美,是小有名氣的才女,但在17歲出嫁之前就香消玉殞。父親悲痛欲絕,請來聖嘆扶乩降神。經過數次主持法事,金聖嘆寫下小鶯從另外一個世界傳來的話。其中情韻哀婉,呢喃之語教人都覺得不是金聖嘆所寫,而真真的是小鶯親口說出。

問:曾犯盜否?答:曾犯。不知新綠誰家樹,怪底清簫何處聲。

問:曾犯淫否?答:曾犯。晚鏡偷窺眉曲曲,春裙親綉鳥雙雙。

問小鶯:你犯過盜竊之戒嗎?回答:有過。曾見陌上綠樹新芽,忍不住折了一枝。曾聽到玉脆清蕭聲,忍不住偷聽了一會兒。問小鶯可犯過淫戒,答:有的,晚間照鏡子覺得實在天生麗質難自棄,就仔細欣賞了自己的美麗容顏。曾思念情郎,就穿著貼身的裙衫綉了兩隻依偎相親的鳥兒。

小鶯芳華早逝,心中難棄世間繁華,這是人所皆知。金才子以扶乩讓小鶯創作詩篇,雖是假託之言卻已達到以假亂真,為後人留下又一段的美味詩詞。後來,曹雪芹筆下的黛玉,也是芳華絕代,也是紅顏短命,未嘗不是葉小鶯在文學中的重生。實在是文壇幸事。

不過金才子扶乩之術太過於縹緲雲端,遭到時人的不少詬病。現代學者也懷疑他有以扶乩之語點評古典小說之嫌。

一生狷狂 無辜被殺

好友王斫山借給金聖嘆千金,讓他放貸吃利息,本金以後歸還。結果過了一個月被其揮霍殆盡。可他的理由令人瞠目結舌:「千金藏你家,會被人冠以守財奴之名,我花掉你的錢不是為你消除了這個惡名嗎。」其任性至此,放到現在,和朋友之間恐怕是早就恩斷義絕,兩難相親了吧!

聖嘆的舅舅錢謙益棄明投清,是公認的漢奸首領。在他壽宴上,金聖嘆寫下對聯諷刺:一個文官小花臉,三朝元老大奸臣。如此公開的羞辱,於道義上大快人心,而對前途和性命並沒半點好處。他既狂傲,當年又對一些學界名人開炮論戰,再加上精通扶乩術惹怒一批不信怪力亂神的人,想想其後來無辜受戮之凄慘,真是令人扼腕。

聖嘆評杜甫詩時,說有人託夢讓他萬勿講評《古詩十九首》,他倒還聽話,真就不再觸碰了。然而有次酒醉後大肆評講其中的《青青河畔草》,不久就慘遭殺身之禍。

明代末期,蘇州向來有「哭廟」習俗,不過是一群學子,百姓跑到孔廟以哭訴求。清朝初,當地縣令任維初為官不仁,激起眾怒,金聖嘆作為帶領者寫下《哭廟文》,闖巡撫衙門告狀,被抓住把柄。清政府在南方勢力並不算太大,為震懾江南士族,斬殺金聖嘆等七人。有人會問,順治帝不是很欣賞聖嘆文章嗎,可惜的是,順治正好在「哭廟案」發生的前一年病逝。

彼時,金聖嘆心境到底如何,我們不知道,但從其所作所為或許可以窺探一二。在獄中,他仍開玩笑寫下「鹽菜與黃豆同吃,有核桃味道」這樣的家書。在刑場,他看到兩個兒子——梨兒和蓮子泣不成聲,就出個上聯「蓮子心中苦」,他們哪有心情作對,他就自言自語回了下聯:梨兒腹內酸。然後人頭落地,雙耳掉落兩個紙團,上面分別寫著「好」「疼」。

在陰間,他又……好吧,這個實在編不出來。

金聖嘆死了。他究竟有無點評《推背圖》是個歷史疑難,從他熱衷於神秘學來看,點評這部中華預測奇書或許為真。但該書是否存留於後世,流傳民間是真是偽,卻無人能說清。假設他真的點評過,應該想不到自己在理論先行,尚無創作之時就過早的死去。

金聖嘆活得並不算長久,但不枉此行。他別開生面,創造性將小說《水滸傳》《西廂記》和詩歌散文《離騷》《莊子》《史記》《杜詩》並稱為「六才子書」,這在輕視小說的古代,是驚世駭俗的觀點。他把中國古典文論提升到可以與西方比較一二的地位,提出小說以塑造人物性格為主線的觀點,還親身實踐白話文寫作,被譽為白話文第一人。一言以蔽之,金聖嘆的存在,使中國文學上有了很多趣味,很大進步。

金聖嘆臨刑前說,砍頭是最痛苦的事了,卻不料輪到我頭上。賦絕命詩一首:天悲悼我地亦憂,萬里河山帶白頭。明日太陽來弔唁,家家戶戶淚長流。

或許他知道百年後,自己會以另一種形式永遠活在世間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奇聞啊 的精彩文章:

《推背圖》第二十象,奸相蔡京活活餓死
袁天罡作《推背圖》並不是為了預測國運,而是為了這個?

TAG:天下奇聞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