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為什麼沒有提前架設浮橋?難道沒人提醒他?

淮海戰役中,黃百韜為什麼沒有提前架設浮橋?難道沒人提醒他?

在1948年11月爆發的淮海戰役中,華東野戰軍為了實現「殲敵於江北」的戰略目標,率先發起了給駐守在隴海鐵路東段新安鎮一帶的國民黨黃百韜第七兵團。黃百韜第七兵團組建於1948年8月,共下轄有第25軍、第63軍、第64軍和第100軍等四個軍,如果加上後來劃歸過來的第44軍,那麼黃百韜第七兵團的總兵力將達到15萬人之眾。而黃百韜是廣東梅縣客家人,雖然早年混跡於各路軍閥之中,並非蔣介石黃埔軍校嫡系將領,但其在投靠蔣介石之後憑著一顆赤膽忠心逐漸獲得了信任和提拔,成為眾多國軍將領內部少有的不是黃埔軍校出身而當上兵團中將司令長官的人。

在淮海戰役爆發前不久,黃百韜本來接到了撤退命令,讓其率領第七兵團迅速向徐州靠攏,但是旋即因為掩護接應其東邊海州方向的第九綏靖區部隊,而被迫在新安鎮一帶停留。本來,按照作戰計劃,黃百韜第七兵團在與第九綏靖區部隊匯合之後,就立即向徐州開拔,因此當時黃百韜當時能做的出了靜靜等待第九綏靖區部隊之外,就是要考慮撤退路線的安全,也就是要確保撤退路線的暢通無阻。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黃百韜在等待第九綏靖區部隊的三天時間裡,竟然沒有提前謀劃,在撤退徐州的必經之路大運河上架設浮橋,結果使得15萬大軍只能靠一座鐵橋來渡過運河。這種場景可想而知,第七兵團各軍為了跑在前面相互擁擠,甚至不惜自相殘殺。這樣一來,第七兵團的撤退就拖拖拉拉,耽誤了好長時間。最終,追擊上來的華東野戰軍先頭部隊這才有了機會抓住了第七兵團的尾巴,一場激戰過後,第七兵團損失慘重,在丟棄很多輜重之後才勉強逃過運河,不過還是在撤退徐州的路上被重重包圍,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或許,有人不禁要問,黃百韜在等待第九綏靖區部隊期間,為什麼沒有在運河上提前架設好浮橋呢?其實,按照有關資料披露,當時黃百韜是有下過架設浮橋的命令,但是由於當時大戰在即,黃百韜兵團軍心渙散、混亂不堪,本來應該去運河上架設浮橋的部隊臨時又被抽調去部署防禦工事。因此,就造成黃百韜自以為已經有人開始架設浮橋了,但實際上根本沒有的局面。這完全是由於下情不能上達的緣故,由此可見當時黃百韜第七兵團指揮系統是有多麼混亂。

沒有在運河上架設浮橋,對於黃百韜第七兵團來說,看似並不怎麼致命,雖然損失慘重,但還是渡過了運河。可是,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引發全軍覆沒。在黃百韜第七兵團磨磨蹭蹭渡過運河之時,位於其撤退路線背面的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宣布起義,給華東野戰軍迅速南下,在沿途截斷黃百韜第七兵團退路提供了條件。最終,退路被斷的黃百韜第七兵團選擇在碾庄死守待援,最終就再也沒有走出過碾庄。所以話說回來,如果黃百韜第七兵團能夠在運河上架設浮橋,爭取一點點撤退時間,或許還是有逃到徐州的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你的驕傲 的精彩文章:

溥儀當年的侍衛,第一保鏢霍殿閣,後來怎麼樣了?
他正全神貫注觀察正面敵人的行動,突然,身後衝上來六個敵軍士兵

TAG:那你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