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精地圖:邁向網聯汽車4.0的康庄大道「GGAI頭條」

高精地圖:邁向網聯汽車4.0的康庄大道「GGAI頭條」

2009年3月,搭載了豐田G-BOOK的雷克薩斯第一次出現在了中國用戶的面前,這是豐田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市場推出配有G-BOOK的車型。

用戶能夠通過車載智能通信系統G-BOOK,以無線網路連接數據中心,獲得包括緊急救援、防盜追蹤、道路救援、保養通知、話務員服務、資訊服務、G路徑檢索、預訂服務、網路地圖接收、高速公路安全駕駛提醒以及圖形交通信息服務在內的15大智能通信服務。

豐田車主可在四年(油電混合動力車型六年)之內免費使用這一車載通信服務系統。彼時,距離工信部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3張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不到兩個月的時間。2G,還是那個時代的絕對霸主。

G-BOOK主要基於豐田公司消費者會員的公共建設信息服務系統,該系統通過車上無線通訊終端機來提供互助信息服務,並且能連接各種兼容於「G-BOOK」功能的設備,如用手機來決定汽車的位置及操作狀態,將來甚至可以從車上來控制家電用品及保安系統。

「G-BOOK」的特色在於「數據通訊模塊 DCM」及最新網路服務的安全數字卡的運用,只要輕輕一按即可聯機,傳統式的通訊、導航、車上信息即可通過高速通訊享受服務。而基於Wince的系統,簡單的音樂、遊戲、相機也可以使用。

在G-BOOK理想的藍圖中,還可以進行文字語音轉換,使用者端語音控制指示將利用「G-BOOK」總機中心語言辨認系統,來處理多語句的控制指令。

遠程控制、遊戲、應用、語音交互,這些詞眼更多的出現在10年後OEM、Tier1描繪的智能座艙藍圖中,但在10年前,豐田G-BOOK就已經開始演奏狂想曲。

80後的楊柯,對此頗有體會,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師從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吳克河教授。畢業後作為研發主管,全程參與了豐田G-Book項目呼叫中心側的研發工作。

跟豐田一樣瘋狂的,還有通用。

2009年底,通用汽車、上汽集團和上汽通用汽車正式新建立的合資公司安吉星,總投資額超過3億元人民幣,並於2009年底為上汽通用汽車在中國生產、銷售的旗下各主力車型提供汽車安全信息服務。

OnStar系統將通過應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無線通信技術來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廣泛的汽車安全信息服務,OnStar從2010年開始裝備於通用車系凱迪拉克、別克英朗等車型,在當時只提供包括碰撞自動求助、安全氣囊爆開自動求助、興趣點嚮導服務、路邊救援協助、全音控免提電話及藍牙、實時按需檢測、全程音控領航和人工語音導航、被盜車輛定位、手機應用等十多項。

最開始的OnStar系統,只有三個按鍵,用戶通過按下不同的按鍵,觸發各種服務。在10年前,通過電話語音,獲得遠程的話務員指導,以及下發導航信息,已經是先進科技了。

在通用安吉星的宣傳頁中,最早的一篇宣傳稿件就是「傳遞浪漫承諾,安吉星傾情客串「紅娘」」,安吉星用戶讓話務員幫自己傳遞了愛的訊息。

那時,靠一個遠程呼叫,還是可以製造浪漫的。

一、車聯網1.0

豐田G-BOOK和安吉星攜手開啟了國內語音呼叫的時代,安吉星也成了車載語音呼叫的代名詞。車載行業從業者,將這個時代稱之為車聯網1.0,及在2G通訊方式下車聯網形態的雛形。

2G網路是指第二代無線蜂窩電話通訊協議,是以無線通訊數字化為代表,能夠進行窄帶數據通訊。常見2G無線通訊協議有GSM頻分多址(GPRS和EDGE和CDMA)1X碼分多址兩種,傳輸速度很慢,網速大概在100Kbps。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一般定義為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體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格。

2G的傳輸速度以及本身的服務對象,限制了其本身應用場景。其在車內的角色,註定概念大於實用。這也是為什麼,G-BOOK在推出之時,就表示「G-BOOK」將使用第3代手機(3G)進行聯網,將音樂、新聞、交通與天氣報告、股價和其它的相關信息傳送到終端設備。進入中國的2009年,也正是中國剛剛給三大運營商頒發3G牌照之時。

所以無論是G-BOOk,還是OnStar,瞄準的實際上是3G帶來的風口。

2G下車聯網最初的形態是呼叫中心網聯,以在線POI下發,I-CALL,E-CALL的語音方式進行服務;各類語音資質,簡訊碼號的申請及維護成為各個服務商的瓶頸。這個時期從2007年開始,持續到2012年。

楊柯認為,不同代的車聯網發展,背後的脈絡實際上是以通訊方式更新升級鋪陳開來的。2G時代下,初代車聯網的核心是I-CALL和E-CALL,前者是呼機下發,單機在線單向交互的模式,後者則是雙向的,用戶可通過按鍵的方式觸發通話,打通了雙向語音交互的鏈路。

這個時代,行業發展的關鍵是維護語音、簡訊運營的資質。

二、車聯網2.0

在初代車聯網摸索前進的時候,移動通訊運營商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3G基站。3G網路是第三代無線蜂窩電話通訊協議,主要是在2G的基礎上發展了高帶寬的數據通信,並提高了語音通話安全性。

3G一般的數據通信帶寬都在500Kb/s以上。目前3G常用的有3種標準:WCDMA、CDMA2000、TD-SCDMA,傳速速度相對較快,可以很好的滿足手機上網等需求,不過播放高清視頻較為吃力。

2011年夏,中興V880風靡校園,V880,U880,N880系列在全球售出1200多萬台,日銷量僅次於蘋果iPhone4,是千元價格內最具性價比的Android智能手機。彼時,諾基亞機皇挽尊,倔強的撐著最後的英容。

人們真切的感受到了3G帶來的移動通訊變革,車聯網行業的從業者,熱情高漲,定下了普及汽車聯網的小目標。從業者希望通過在存量車上進行改造,使其具備基本的聯網能力,以為提供更多服務打下基礎。

業內一時湧現出了無數的車聯網終端製造商,大多數來自於一個叫小漁村的地方,他們貢獻了全國乃至全球的大部分車聯網終端供應能力,以一代更比一代便宜的競爭力把硬體成本打到了地板上。

只要你願意,就可以以百元左右的價格獲得一個聯網終端,甚至在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中免費獲得。原本讓從業者認為是普及聯網最大的難題,竟然靠市場的手輕而易舉地解決了,但車聯網的普及率並沒有因此而上升。罪魁禍首,就是終端聯網的連接成本。

那時的網路流量費用,雖不及4G時代「一夜網路未關閉,驚醒已是無房人」的節奏,但眨眼間流量灰飛煙滅的記憶,仍存腦海,久久不能散去。消費者剛剛嘗到了移動上網的甜頭,就得數著Kb過日子,哪有閑情雅趣鼓搗交通工具聯網的問題?

於是,從業者絞盡腦汁開始想各種歪門邪道,USB、藍牙、無線網卡、熱點服務都裝進了車載聯網終端,希望用戶能夠從這些渠道鏈接手機和車機,讓車機能夠間接的蹭手機的網路,達到聯網的效果。

以手機互聯偽概念的Carplay、Android Auto、Mirrorlink大行其道,2013-2015,這便是車聯網2.0在忙碌的事情。

CarPlay是美國蘋果公司發布的車載系統,它將用戶的iOS設備、 iOS使用體驗與儀錶盤系統無縫結合。CarPlay僅僅支持擁有Lightning介面的iPhone手機,另外雖然iPad已經支持這一介面,但是蘋果並未將iPad列為CarPlay支持的硬體設備。

MirrorLink64是由一些國際性知名手機廠商和汽車製造商聯合發起建立的一種「車聯網」標準,旨在規範智能手機和車載系統的有效連接,並形成良好的用戶體驗。採用此標準進行手機車機互聯時,可以實現對特定應用軟體的手機和車機的雙向控制,

Android auto也一樣,通過USB與車機連接,即可實現上述功能,由於開放的特性,成為了眾多廠商使用的方式。

儘管,用戶可以通過以上幾種方式使得車機聯網,但在那個糾結的時代,制約車聯網發展最大的瓶頸就是連接成本,從業者為此想出的方折中案,又引出了批量安裝的問題。總之,一言難盡。

三、車聯網3.0

在人們因為網路資費躊躇不前的時候,4G又出現了。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布4G牌照,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均獲得TD-LTE牌照。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4G)的簡稱,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且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如果說初代車聯網是以呼叫中心為主,解決語音、簡訊的下發問題,二代車聯網要解決車聯網普及率,那麼隨著4G時代的到來,三代車聯網又要下一盤什麼樣的大棋?

儘管前兩代車聯網都沒有解決好發展中的問題,但每一次新的通訊技術的升級,都會讓從業者忘記過去的坎坷,立下新的誓言。楊柯表示,第三代車聯網雲平台的建設和應用的推廣成了大家努力的方向,這個時間段從2016年開始,到2018年還在延續。

4G高速網路的誕生,讓從業者看到了車聯網大數據的藍海,無論OEM還是供應商,希望通過採集車輛端有價值的數據,通過無線傳輸到雲平台,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探索出更多的商業模式,讓車聯網變得值得用戶付費。

4G時代主要在車聯網的平台數據存儲及擴展上遇到了瓶頸,事件驅動型數據的海量爆發與動作驅動型數據的存儲成為瓶頸,應用形態雖多但不聚焦也成為了發展的瓶頸。

數據存儲的方式一般以公有雲或者私有雲的方式進行存儲,二者各有優劣,前者有數據安全的問題,後者有擴展的瓶頸。

OEM傾向於將車輛非核心數據存儲到公有雲,同時核心數據存儲到私有雲,分布管理,各位所用。但這些想法基本也停留在想法層面,目前既沒有可供參考的成熟案例,也沒有在數據源上真正區別、存儲、傳輸對應的數據,規模化、標準化目前還只是個幻象。

絕大部分存量車,都沒有聯網,即使新發布車型,各OEM也沒有統一車輛核心數據輸出、非核心數據輸出的樣板。

在應用的形態上,五花八門,對於用戶而言選擇很多,但並沒有出現一款車載應用的爆款,從而點燃市場。在手機移動端,隨著4G時代的到來,相繼出現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社交、視頻、圖片、電商、支付等等爆款應用,這對於用戶對手機、應用等的認知度、粘性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但經歷了移動互聯網改變整個生活方式的浪潮後,車載互聯應用依然不聲不響,大量的產品徘徊在後裝的門口,少量前裝產品給車載手機支架做不菲的綠葉。

在解決以上問題的同時,從業者也在探索著新的技術,如智能語音交互,OTA等,人們希望藉助於高速的網路,改變座艙交互的方式,以及原本軟體服務一錘定音的局面。

新的嘗試也在經歷著新的考驗。

四、車聯網4.0?

2018年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對外公布,已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5G下的車聯網會是什麼形態?因為沒有發生,可以做一個猜想。一方面是自動駕駛相關的車路協同,及V2X的探索應用,另一方面是混合雲架構的雲控平台,這是為了解決4G時代下車聯網數據存儲的問題。

V2X的應用廣泛,背後既有基礎設施的聯網,也有各移動終端的聯網,以及車輛聯網的普及,當這些設施聯網以後,V2X才能有發揮才能的地方。

其中比較容易快速落地的自動駕駛應用,就是智能泊車(自動和自主),自主泊車基於停車場的智能化改造,可以將信息共享到網路端,具備相應功能的車輛即可通過這些數據,在自身智能化不足的前提下實現相應功能。

混合雲架構是要解決OEM對數據敏感、安全的擔憂問題,混合雲會利用數據的離散型,將動作驅動型數據和事件驅動型數據分開存儲,前者的數據較為固定和穩定,可以存儲在IDC中,後者存儲擴展的問題,類似於點火、熄火以及行駛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上傳到公有雲。運營商通過驅動因子,動態的處理數據,從而解決OEM的擔憂。

下一代的車聯網,必定還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車載應用市場。

在移動端,應用市場已經趨於穩定、固化,基本被幾家大的應用商覆蓋。但在車載領域,現在車載OS、聯網狀態、應用都有了雛形,但車載的應用市場還沒有建立。前裝市場由各OEM把控,後裝則是一盤散沙。車載應用市場還沒有到了成熟發展的時期,它在未來的時間一定會走出自己的一條自己的發展路徑。

5G時代還可能會讓一些個性化的應用、體驗,煥發真正的光彩。比如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智能語音交互將會更快速的聽懂、理解用戶的話,而非現在機械式的喚醒和固定的指令,連續對話也不會有一搭沒一搭,常常牛頭不對馬嘴。當然更智能的情感交流,還要看AI本身的發展情況。

車聯網4.0未來到底會是什麼情況,還要看實際的發展,但願不要再走前輩們的老路~

五、遺留問題

回顧車聯網紛紛亂亂的十餘年,語音呼叫、普及車聯、雲存儲、應用遍地開花,實際上是中國人口紅利的背景下,市場與產業都在快速增長,從產品、功能、體驗都是從無到有,品質也是在摸索中前進。

魚龍混雜的供應商背後,隱藏著的是打磨產品的耐心、精益求精的態度,還有持久的毅力。直白的講,就是國內公司整體缺乏持續服務和運營能力。

國內鮮有供應商在單項服務或者運營上做到行業領先,讓同行折服,互聯網環境下,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天馬行空的點子,但卻極度缺乏願意一步一步實現點子的人。

車聯網磕磕絆絆中前行十餘個年頭,國內供應商始終未找到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在提供軟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有持久的良好的服務,與付費用戶的續訂形成閉環,好的服務背後是重人力的投入,付費用戶的培養一方面是用戶為服務買單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物有所值。

由於整體大環境的不成熟,產業鏈、用戶都未成年,因此憶往昔,車聯網給業內似乎並沒有帶來太多美好的回憶,成功的經驗也乏善可陳。因此在5G牌照發布以後,一方面新興的公司仍然會探索新技術,但那些過往遺留的問題,仍有待解決。如新車型聯網率,存量車的聯網普及。

楊柯認為,追本溯源,車聯網當下還處在給用戶提供一種便捷服務的階段,因此無論通訊技術的迭代升級如何,首先要解決的,還是車聯網如何真正給用戶提供「剛需」的服務和功能。

個性化、智能化的體驗、服務,科技化的配置是一個加分項,但在剛需項尚未滿足的情況下,邏輯上用戶的接受度不會太大。

因此,拋開產業發展的需求,車聯網行業本身應該回歸到解決用戶實際需求,提供有價值服務的路上來。

後記:

楊柯是伴隨中國車聯網TSP的成長起來第一批汽車「網聯化」軟體研發高級工程師,項目管理(PMP)專家。

2019年2月他離開了傳統的車聯網行業,加入晶眾地圖,擔任副總裁併兼任網聯汽車事業部COO,全面負責公司智能化高精度地圖在主機廠內的應用與推廣工作。從車聯網到高精地圖,跨度不算小。

在楊柯看來,未來新的通訊方式下,車聯網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未知的變化中,高精地圖可能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節點。

無論自動駕駛,還是個性化服務,政府平台管理等等,都需要更精準、及時的位置信息,依託這些信息,無數的服務和應用才能順利展開。在傳統的車聯網時代,位置也是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北斗定位系統在商用車上的使用,還是車主、個人終端的導航服務,都離不開地圖。

但以往的地圖服務,被用戶詬病不少。在新的通訊、定位技術的幫助下,地圖一定會定位到自己的核心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智能汽車 的精彩文章: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GGAI視角」
都在「鼓吹」多感測融合,說的可能都不是一回事「GGAI頭條」

TAG:高工智能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