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業簡史:數據化詳解,全面了解小農經濟的發展脈絡
農業乃文明之基石,大文明的發展路徑各有不同,但都會從狩獵文明發展轉為農耕文明,而農業的興盛最終決定了文明的崛起。
說到農業,最具代表性的農業文明自然是華夏文明。中國的小農經濟最早成熟,正因為小農經濟的最早成熟,所以華夏文明才得以在諸多文明中最先成形。
下面就對中國古代農業進行總結,探究一番立國之本的發展脈絡。
而對於農業的經濟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而這五個方面分別是勞動協作形式、農業規模、生產經濟關係、經濟中心、農業工具、農作物。
中國古代歷史上大多數時期的勞動協作形勢為小農經濟模式,也就是以村莊為結構的同時,以家庭為基礎生產單位,這一點在春秋戰國後就已確立,之後都是以這種模式進行勞動。
而在小農經濟之下的生產經濟關係也就是以土地私有製為主要的一種形勢。
結合農業歷史的主要幾個方面,對於不同的時期會各有側重。下面就對中國古代農業的各個時期進行分析:
一,早期農業演進時期
中國古代最為原始的耕種方式即刀耕火種,而最原始的農業勞動協作形式為集團式協作,在夏商時期全面向粗放型農業經濟轉型。
刀耕火種時期,主要的農業工具以獸骨與石器類為主。而且在刀耕火種階段,生產工具最主要的變化在於石器耕鋤的改善,參與農業生產的石器越來越多,耒耜的出現是最重要的標誌,刀耕火種時期逐漸結束,華夏文明開始使用工具開墾農田。在商周時代,農業的生產模式開始出現早期變革。
青銅冶金技術進一步發展,此後青銅農具開始作為新工具登上歷史舞台。
二,春秋戰國
青銅農具的出現終結了古老的刀耕火種,而春秋戰國時期的鐵農具與牛耕使小農經濟得以出現
主要變化為:1,傳統耕地勞作方式確立 。2,勞動協作方式轉變為小農經濟模式,就是所謂的「男耕女織」模式,家庭開始成為獨立的農業單位,村莊結構完全成形,此後這個結構影響了整個古代時期的農業社會。3,耕地工具方面主要使用牛耕,商時期遺留下來的類似於「钁」之類的翻土農具仍然在使用,灌溉方式還是單純的傳統人力,不過局部水利工程有赫赫有名的都江堰與鄭國渠等,除草收割工具則有鏟、鋤等簡單工具,鋤子在西周才開始出現,但銅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代。至於農業加工工具,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磑這樣的磨面工具。
農作物方面,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傳統五穀,按照漢朝給出的分類,大概有稻、黍、稷、麥、菽五種。大部分都是本土出現,或者在上古遷徙時期就已傳人,其中稷是粟所衍生出來的,有些說法將大麻也列入五穀之列,而除了五穀說法以外,其實春秋戰國還出現過九穀、百穀等說法,可見除了傳統的五種農作物,當時的農作物種類已經非常豐富。
經濟中心方面,這個時期黃河流域的地位更加穩固,南方也出現了開發,之後秦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征伐百越也順便開發了南方農業。
總之在春秋戰國時代,井田制被完全打破,小農經濟確立,土地私有制崛起,傳統古代農業社會出現。
這個時期的鐵農器大致包括鋤、鐮、犁鑱、銍、疀、劐子、耨、耰、鍬等等。這些工具確立了此後漫長歷史當中農具的基本類型。
三,漢代農業
漢王朝時期,大一統社會促進了農業的飛速發展。
耕地方面,漢代時期較為興盛的時期耕地面積大約在57700萬畝左右,而人均耕地量大概為9.68畝,平均畝產140市斤,當時漢朝穩定時期的人口大約在5959萬人左右。
農業生產關係方面,漢代時期開始出現最早期的土地兼并現象,這個現象導致了漢王朝很多內部危機的發生,門閥大族的崛起與這一點也有很深刻的關係。
至於這個時期的農業中心變動,產生了四個主要的農業經濟地帶,崤山西部、崤山東部、龍門碣石北部、江南地區。大體模式還是主要以黃河流域為中心。
漢代的農業工具方面的改進如下:1,耕地工具方面,除了牛耕之外還出現了犁耕工具,耦犁出現,出現了二牛三人一組的耕地組合方式,還有二牛抬杠法等,與之配套的翻土工具還有西漢新出現的竹莜,漢代播種工具耬車發明,播種方面也開始工具化。2,灌溉工具方面出現了東漢的翻車(龍骨水車),一種刮板類灌溉工具。3,除草收割工具方面,基本也是改進原先的常用鐵農具。4,加工工具方面,石磨工具成形,簸箕與杵臼也在漢代出現,搗米的碓機出現在東漢。
漢代時期的農作物方面,北麥南稻的局面漸漸形成,而且小麥的地位不斷上升。
漢代時期引入的農作物大致有:石榴、葡萄、大蒜、黃瓜、苜蓿、蒺、蠶豆、胡桃、胡椒、苡薏。漢代時期從中原地區開始外傳的農作物有:大米、邛竹、桃、李、杏、肉桂。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於戰亂,這個時期往往沒有穩定的耕地面積,畝產量大約比漢略有降低,大約135市斤。土地生產關係方面出現了均田制度來平衡土地私有制。
這個時期的經濟中心開始分散化,南方的經濟地位不斷上升,特別是衣冠南渡之後。
這個時期的農業工具方面大致情況如下:
1,耕地工具方面,除了傳統的基本犁地方式外,北魏還出現了耙子等工具,還有竊瓠等輔助播種工具。2,灌溉工具方面,進一步改造了漢代水車,其中東漢的畢嵐水車,在三國時期被諸葛亮改造為了孔明車,此外曹魏馬均也對水骨龍車進行了改造。3,收割還是採取傳統的割麥方式。4,出現了水碓、水磨等加工工具,南北朝的加工方式當中在磨的基礎上還出現了碾。
此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亞麻與甘蔗等食品傳入中原,而中原地區的小米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向外傳播的現象。
五,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中國再次統一,農業得以長期穩定發展。這個時期的耕地面積達到高峰,大約在6.6億餘市畝範圍左右,人均耕地面積達到12.6畝左右,平均畝產大概還是在140市斤左右,唐代穩定時期的人口數量大概是5291萬人。
隋唐時期,還是使用均田制度制衡土地私有制,但均田制度漸漸開始退出了歷史舞台。
由於大運河的出現,統治王朝開始看重南北調動,江南地區不斷得以開發,安史之亂後,江南地區的經濟地位更加提升。
隋唐時期農業生產力出現了一定的變革,其各方面生產工具大概是這樣:1,耕地方式上,除了牛耕之外,出現了踏犁耕作方式,曲轅犁這種耕地工具出現,還有比較簡易的代耕架等發明產生,長鑱這樣的踏田農具出現也出現了。2,灌溉方式,筒車等灌溉工具出現,灌溉工具方面更加進化。3,收割方式逐步對基礎工具進行改進,撥鐮、推鐮、鉤鐮、艾收割簡式工具成形。4,加工工具方面繼續使用磨碾式加工,水力加工設施更加完善。
隋唐時期,引進中原地區的外傳農作物有萵苣、菠菜、西瓜、莙蓮、椰等,而這個時期本土的茶葉、荔枝、姜等農作物出現了向外傳播現象。
六,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由於科技進步生產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平均畝產達到了220市斤左右,南方耕地量穩定在36000萬畝左右,而人口穩定在七千萬左右,高峰時期是接近一億的。
宋代時期對土地兼并不再抑制,而是通過國家手段制衡,促進了農業發展,不過也導致了宋代社會結構有些硬性問題。
宋代時期,南方徹底成為經濟中心。
宋代的農業工具方面的狀況如下:
1,耕地播種基礎工具方面,進一步改進犁,甚至在犁床上加裝了除草的一些裝置,另外還出現了鏜頭等新的翻土工具,還出現了早期的秧馬等水田播種工具。2,灌溉技術方面,麥田的灌溉技術進一步細緻化,另外南方水田在此階段發展突飛猛進。3,收割農具方面有芟麥器等發明。4,加工方面,仍然以碾磨為主。
宋代時期引入的越南占城稻是最為成功的一次農產品引入,大大促進了南方水田的發展,此外胡蘿蔔也是這個時期傳入中原的,宋朝時期的棉產業開始全面崛起。
七,元朝時期
元朝時期雖然短暫,但農業生產力也有提升,特別是很多宋時期的農業工具都被改造完善。
元朝時期,基本的生產關係基本較為穩定,沒有新的變動。
元朝的農業工具方面出現了耘耙、耘爪、耘盪、鐵塔等生產工具,有些是翻土工具,有些則是對於牛耕的一種代替。農業加工工具船磨也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八,明清時期
農業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總算進入了中國小農經濟最高峰形態。
明代耕地穩定面積在8504623頃左右,而清代耕地面積在7260000頃左右。明代人口高峰數字為兩億左右,而清代人口高峰數字在四億左右。明清時期的農業畝產市斤為250市斤~280市斤左右。
碼明清時期是中國古代小農經濟水平的巔峰時期,經濟實力達到了一個高峰階段。但生產力提升的同時,內部的農業社會問題也逐漸激化,而國家體制也變得較為僵化。
明清時期的中國經濟一如既往的仰仗東南地區。
明清時期生產工具也有新的發展提升。
1,耕地播種基礎工具方面,比如對於唐朝時期代耕架的改良,成為了新的耕地道具,是一種帶動犁的傳動工具。2,灌溉技術方面,除了基礎的引水灌溉方式更加合理化以外,常見的灌溉工具也得到了改進。3,除草收割工具方面,種類更加全面。4,加工方面,石磨碾具等物品的普及率變得更高了。
明清時期,由於航海時代來臨,許多新的種植物品流入了國內,比如紅薯、玉米、菠蘿、煙葉、番茄、苦瓜等。
總結:
中國古代農業總體發展態勢是較為穩定的,並且在穩定當中不斷發展,這是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總特徵,工具一方面不斷完善,另一方面畝產數值較為穩定,在宋之後才開始出現階段性提升,大部分時候小農經濟處於內部制衡的一種狀態。雖然有自身的脆弱性,但只要社會穩定,小農經濟則又回到這種相當穩定的局面當中,而這種穩定性,構成了中國農業社會的基本狀態。
而小農經濟與華夏文明的發展是同步的,正是小農經濟體系決定了中央集權政治的長期統治,也決定了華夏農耕文化的文明基調。
TAG:歷史的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