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發明一物,400年無人會用,他用一次為李世民打下江山

諸葛亮發明一物,400年無人會用,他用一次為李世民打下江山

導語: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不但善於治理內政,在軍事造詣上也是頗高的,其用兵特點的謹慎從容,從不會冒進,具體戰術上則是善於利用步兵方陣對抗敵軍的騎兵,最為著名的就是八陣了,他利用這個神奇的軍陣在北伐時面對優勢兵種騎兵不落下風,無論是司馬懿,還是後來的郭淮、鄧艾,都害怕與蜀軍正面交鋒。而他發明的這一物,在他死後400年間竟無人會用。

所謂八陣,其實就是陣法的一種,它雖沒有演義中吹噓的那麼神奇,但在當時的確是一種先進的結陣方式。顧名思義,它一共由八個步兵方陣組成,外圍由戰車等障礙物圍起來,用以保護己方士兵以及阻擋敵軍的騎兵衝擊。中間還有一個主陣,由主將居中指揮,周圍由親兵護衛,主陣不會變化,但主將可以指揮八個副陣進行變化,總共能形成64種變化,以應對不同的軍情。八陣實質上是一種防禦型的陣法,主要就是用於在平地上步兵發揮集體優勢對抗騎兵衝鋒。

諸葛亮自從接受劉備甩下的爛攤子,就一直在思考怎麼對付魏軍。蜀國位於西川,缺乏戰馬,且多山地,軍隊主要都是步軍,而魏國地處北方,又佔據涼州和西域的產馬地,因此騎兵非常厲害。蜀軍北伐,就要從山地走向開闊的隴右和關中,這裡多是平地,蜀軍步兵很難和魏國的精騎對抗,他這才在訓練時不斷推演,最終排成了八陣,通過步兵結陣用長矛阻擋騎兵衝鋒,同時配備了諸葛連弩,可進行遠程打擊,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懿唯一一次派出精銳騎兵進攻蜀軍,卻被斬首三千的原因,然後司馬懿就採取了著名的龜縮大法。

令人遺憾的是,諸葛亮死後,此陣就一度失傳,雖然也有不少人去研究,但始終不得要領,要麼連陣都排不出來,要麼就是排出來了也無法指揮。可見此陣對士兵素質以及將領的指揮藝術要求是非常高的。時間一過就是400年,直到歷史來到了隋朝末年,隨著一位名將橫空出世,這一尷尬紀錄才被終結,此人就是戰神李靖。

他出生關隴豪門,祖父兩代都曾做過兩個州的刺史,並且被封為公爵,但到了他這一輩時,卻開始沒落,這主要因為他的兄長在與突厥作戰戰敗後被罷爵除名,他也因此受到牽連。不過這並沒有影響他在軍事方面的造詣,他從小就展現出了軍事天賦,舅舅韓擒虎每每和他討論兵法,都會被他的見識所嘆服,而韓擒虎本身就是一員驍將,並對八陣圖有很深的研究,在他的影響下,李靖從小也就對這一古老陣法很感興趣了。

隋末叛亂爆發後,李靖最終站了李淵這一隊,並成為了李世民的幕僚,跟隨其南征北戰,隨著自己指揮經驗的豐富,他開始在自己的軍中排練八陣,經過不斷地演練,花了幾年時間終於練成。後來他領軍先後平定巴蜀、荊湘、江南以及嶺南之地,唐朝整個長江以南的版圖都是他征服的,可謂是幫李世民打下了半壁江山。此後他又將八陣帶到北方,先破西突厥,再破吐谷渾,威震西北。

結語:實戰證明,孔明的八陣陣法相當具有戰鬥力,尤其是對於缺乏騎兵的中原軍隊來說這種陣法既可以保命,又可以退敵。只是八陣要想集結完畢,需要數萬人的軍隊,且其中陣法變化繁雜,能夠用好它的人寥寥無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靜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中,司馬懿曾對孔明有一句評價,他說的是否準確?
諸葛亮的臨終布局,存在一漏洞,為蜀漢滅亡埋下了種子

TAG:小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