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本文系盧曦應邀為 騰訊稜鏡 Cover 計劃 撰寫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2019年情人節,楊冪去了紐約,她和卡戴珊家的網紅超模肯豆(Kendall Jenner)一起,在Stuart Weitzman的背景板前面拗造型,照片在中國潮人圈刷屏。

Stuart Weitzman是高級鞋履品牌,同一集團有個姐妹品牌叫Coach。而Coach有一個多年來最激烈的競爭對手,Michael Kors——是的,楊冪也是Michael Kors全球代言人。

不可思議對吧?楊冪代言了兩家存在競爭關係的品牌,一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同時代言了麥當勞和必勝客」那樣不可思議。

中國明星「一仆二主」,反映了市場現狀:帶貨人選屈指可數,品牌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搶到,哪怕只能得到「她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股價隨時波動的美國輕奢品牌,在中國市場上殺紅了眼,可以對明星讓步、對規則妥協,就是不可以對市場份額鬆手。

紐約、倫敦、米蘭、巴黎,四大國際時裝周,這是一場持續一個月的大戲;茫茫人海中,楊冪、劉雯是為數不多爬上巔峰的中國人。

還有其他中國明星、買手、電商、時裝品牌……他們生機勃勃,又略顯笨拙地出現在時裝周上,他們為何而來,又帶走了什麼?

01、中國品牌:鍍金一圈 意在中國市場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這幾年,紐約時裝周正在成為中國品牌的主場。

大明星李寧,這幾年業績好,還踩准了「潮牌」這個熱點。

在紐約時裝周走秀已經好幾次了,而尤其以2018年的「悟道」「中國李寧」大秀最為轟動。秀後李寧股價暴漲,40天市值漲了60億港幣。

2019年李寧再次出現在紐約,主題是「行」,還嘗試了即秀即買。沒有複製一年前的盛況,不過展現了「時裝周常客」的姿態。

還有太平鳥,今年第二次走秀紐約時裝周,與藝術家合作,運用了西方經典卡通形象芝麻街,主題圍繞「青年」。

中國品牌這麼多,部分原因是天貓組了局。天貓一方面和紐約時裝周主辦方CFDA合作,另一方面張羅中國品牌一起走秀。

去年打出的口號是「國潮」,在紐約舉辦「中國日」,無厘頭的「老乾媽衛衣」博了不少眼球。

波司登選擇的是去年9月紐約春夏時裝周,一場大秀正好為即將到來的羽絨服銷售旺季造勢。

2018年正值公司轉型和品牌重新塑造,一次國際時裝周的亮相,起到提振士氣、提升形象的作用。

這些都是中國的「國民品牌」了。受惠於中國驚人的市場能量,他們財力雄厚,如今到了品牌升級,追求更高附加值的階段,紐約既有四大國際時裝周的高級身份,又能給品牌完善的商業化服務。

有人統計過2017年春夏紐約時裝周華裔設計師的比例,高達13%,此後更是有增無減。

一個中國品牌要進入時裝周官方日程,首先需遞交申請,由委員會審核通過,才有資格準備大秀,這時就考驗財力了。

在海外辦秀需要哪些成本?我們詢問了多位參與這項工作的人士:最直接的費用包括模特、妝發、場地、燈光,此外還要邀請明星、紅人、博主,以打造陣容豪華的秀場頭排。

「頭排的人夠不夠大牌、紅不紅很重要,好的公關公司能請來大明星,一般的公司就找些名不見經傳的人。」

闖進高度專業化的美國時裝產業,中國品牌通常都會聘請當地的公司運作全程,而頂尖的公關公司收費可不便宜。

據透露,去紐約時裝周舉辦一場配置不錯的秀,需要花費的總成本大約在人民幣200到300萬。

差不多同步,品牌還要把紐約大秀的現場盛況傳播到國內,在營銷投放上的投入,甚至超過了大秀本身。

「走秀現場觀眾不過幾百人,如果不做傳播,就成了品牌自娛自樂。」一家中國品牌內部人士這樣說。

時裝周在中國的影響力,往往只在一二線城市的時裝愛好者群體里,只有在國內放大聲量,把影響力擴大到三四線城市,才會給品牌的生意帶來幫助。

時裝周最初只是訂貨會,一個品牌去紐約時裝周,通常是對美國市場感興趣,或者是在美國市場賣得好。不過,今天的中國國民品牌選擇紐約時裝周,目標還是影響國內。

他們絕大部分商品是在中國賣掉的,出口只是錦上添花的一小部分。他們想找一個比上海時裝周、北京時裝周更國際化、更大牌的平台,而營銷傳播,火力全部集中於國內。

中國品牌熱情高漲,相形之下,紐約時裝周呈現疲態,陣容吃緊。

今年Tommy Hilfiger去巴黎,Alexander Wang缺席,貝嫂回了倫敦, Clavin Klein和Raf Simons分道揚鑣之後一團亂麻……好在紐約穩住了Ralph Lauren和Tom Ford。

半個世紀以前時裝產業的人需要聚在一起,現場看貨訂貨,如今資訊如此發達,時裝周訂貨功能越來越弱,不斷被人批評「老了」。

這時,中國品牌來了,他們財力雄厚,捧出各種營銷創意。有些格格不入,但畢竟帶來了變化和活力。

時裝精英圈層仍然有批評的聲音,說中國品牌把紐約格調搞壞,而巴黎才是最後的「愛惜羽毛」的堡壘。

然而,這些商業上獲得成功的中國公司,早已不是人傻錢多的角色。

上述中國品牌內部人士說,走時裝周不是圖什麼虛名,而是為了長期的品牌形象,中國人都懂產品才是根本。

時裝周只去一次是不夠的,要持續不斷走下去,不能曇花一現。

02、中國買手:二十年行情冷暖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2019年3月4日,法國巴黎,秋冬巴黎時裝周Shiatzy Chen 後台

今天,真正談得上國際化的中國品牌屈指可數,不過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多年了,國際時裝產業鏈與中國深度連接,許多中國角色活躍其中,比如「時裝買手」。

他們看秀,去showroom下訂單,從浩如煙海的新品中尋找中國人喜歡的。

有些歐洲小牌子,中國人連名字都不會念,買手們也能源源不斷地販賣到中國市場,出現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購物中心、百貨商場乃至獨立小店裡。

中國買手在過去的許多年裡不受時裝周待見,畢竟中國時尚產業起步晚。

早期為了保證自己的品牌、產品有好的呈現,showroom要審核中國店鋪圖片,同場售賣的其他品牌清單,才決定是否賣貨——那些最紅的品牌擁有極高的市場能力,這是一個賣方市場。

為了爭取最熱門的貨源,買手要像面試一樣,磨破嘴皮說服人家賣貨給自己。有時會被要求「配貨」,也就是必須採購一部分不太好賣的品牌,才有資格買到一些熱門品牌。

中國買手長期處於弱勢地位,很多買手會以「能買到Acne Studios」這種品牌為傲。

幾十年過去,市場勢力有了明顯的變化,歐洲時尚產業不明朗,有的品牌發展好,有的處境艱難。

如果說紐約因為陣容吃緊對中國品牌打開了大門,米蘭則開始將中國買手視為不可多得的實力金主。

「老外現在看到中國買手是很高興的,因為中國買手店的訂單量很大。」國內一位知名showroom創始人透露,某個品牌中國10家買手店的訂單量,相當於國外80多家店鋪訂單量的總和。

一些showroom和品牌熱烈歡迎中國買手,甚至為他們包辦看秀的邀請函和簽證。

中國時裝市場爆髮式增長,以此為籌碼,等到中國電商公司跑時裝周,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

天貓和紐約時裝周來往比較多,唯品會去年聯合密扇、白鹿語等品牌在倫敦時裝周走秀。而京東和紐約、倫敦、米蘭、巴黎時裝周都有了接觸,和倫敦關係最為密切。

剛剛過去的倫敦時裝周,京東與英國時裝協會BFC簽署三年合作協議。

京東一方面支持陳序之、李筱、張卉山這些中國設計師在倫敦發出響動,另一方面,把倫敦的時裝品牌資源帶回國內,豐富自己的品牌庫。

圍繞著國際時裝周,很多真實的交易正在發生,中國人激增的消費力,推動中國角色在這個產業鏈上日益活躍。

一位資深時裝買手說,曾經在秀場上遇到一些國內小買手店老闆娘,她們精心搭配出有些誇張的造型,努力爭取前排的座位自拍,為的是回國之後秀給店裡的客人看,樹立自己在時尚方面的權威。

她們的店鋪開在富裕的二三線城市,那裡有不少家境殷實的女人,她們渴望活得漂亮。這也許就是中國市場最令人羨慕的能量。

03、中國模特和時尚媒體:高度商業化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2019秋冬巴黎時裝周Chanel秀,劉雯和貝魯奇、斯圖爾特同框

本屆時裝周,已經31歲「高齡」的中國頭號超模劉雯在米蘭、巴黎各走了幾場秀,包括Prada和Chloe。中國模特和明星,是最早闖蕩時裝周的那群人。

早年范冰冰造型拗得太刻意,在老薑鞏俐、張曼玉面前輸了。如今明星斤斤計較投入產出,如果時裝周不能帶來足夠的回報,他們就不願意花時間成本跑一趟。

品牌通常會安排自家代言人、大使或者品牌好友從國內飛到時裝周現場,為大秀帶流量。

楊冪這次作為Stuart Weitzman的代言人,穿一身品牌行頭,在機場也爭分奪秒,留下不少帶貨街拍。

今年倫敦是「小年」,Burberry帶了一群中國小明星小博主去現場,代言人趙薇和周冬雨都沒出現。

Ports 1961再次請去了梁洛施,但沒有很大規模宣傳。

IT老闆沈嘉偉和大明星太太邱淑貞,此次讓大女兒沈月為品牌IZZUE走秀,精打細算。

到了米蘭和巴黎,中國明星多了起來。Gucci請了倪妮,Etro趁機宣布了大中華區代言人劉濤,Prada請了俞飛鴻。

無非是因為這些品牌商業運作已經非常熟練,需要中國明星吸引中國公眾的眼球,巴黎就更不用說了。

明星看秀一般是品牌邀請,或者是媒體帶明星看秀,比較罕見的情況,明星是品牌死忠粉,買成VIP。

很多經紀公司為了強化明星與時尚的關聯度,會設法運作明星去時裝周看秀或街拍。《流浪地球》男主角屈楚蕭大紅大紫之前,就曾在傑尼亞米蘭大秀前排就坐。

明星蹭時裝周熱度,歷來都不在少數,隨著社交媒體的發達,蹭的行為越來越容易被曝光扒皮,和蹭電影節紅毯一樣丟人,得不償失。

國際大型活動與國內的信息不對稱,越來越被壓縮了。

中國媒體在遭受劇烈衝擊和變化後,跑在前列的時尚大刊也在為賺錢而努力,而那些異軍突起的新媒體,時尚博主,無不把賺錢放在首位,這就造成你看到的時裝周報道,往往是金主的秀佔據了最快、最好的版面。

你很難看到客觀中立的報道,不過,這也是媒體變革時期的一種正常的失衡吧。

事實上,有一些中國設計師品牌,進入了巴黎時裝周日程,比如Uma Wang、Masha Ma、夏姿·陳等。其中夏姿·陳多年持續參加巴黎時裝周,將巴黎變成自己的一個標籤。

上述資深時裝買手說,中國品牌想要擠進巴黎時裝周,最初只能靠砸錢。好不容易擠進官方日程,獲得的時間段往往很差——和宇宙大品牌時段緊挨著。

編輯和買手唯恐錯過大牌的秀,常常放棄緊挨著的秀。中國品牌在巴黎闖天下,常常要挖空心思給編輯遞邀請函,卻不一定能等到對方。

中國最早跑時裝周的這些角色,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才成為這個圈子的一部分,他們已經非常熟悉規則,商業化不能保證完美,卻是最高效理性的方式。

04、中國市場:流金的籌碼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2019年2月26日,巴黎時裝周Ann Demeulemeester秀,張佳寧

時裝周,本質上是訂貨會。品牌發布自己的作品,通過模特走秀、靜態展等方式,讓全球各地時裝產業各種角色前來做生意。

很多城市都有時裝周,柏林、東京、迪拜……還有上海,而這四大時裝周曆來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

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在傳統的秋冬、春夏時裝周之間舉辦時裝秀。

特別有實力的品牌有時選擇本土和四大時裝周之外的城市辦秀。老佛爺Karl Lagerfeld就曾跑去莫斯科、洛杉磯等等很多地方。

總之,時裝周並沒有嚴格刻板的規定,各路行業協會組織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時裝周。

而業內領先的四大時裝周,雖然以本土選手作戰為主,多年來也經歷了各種出走和新加入。比如貝嫂就在紐約秀了很多年之後,才回到倫敦。

中國人在四大時裝周上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重要。早先是闖蕩國際的模特,國內第一代時裝編輯,以及明星、名流,華裔設計師。

隨著中國國力增長,台上台下的中國面孔不斷增加。直到今天,中國時裝品牌有財力前去紐約辦秀,邀請明星,在國內攪起熱潮。

歸根結底,四大時裝周上的中國角色,取決於中國時尚產業的綜合實力。ELLE 1988年進入中國,1994年蘇芒開始嘗試中國本土的時尚雜誌。

也就是說早在1980年代,中國時尚媒體就最先開始與國際接觸,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國門打開,對外交流多年後的結果。

接下來中國時裝行業突飛猛進,國際品牌蜂擁而至,中國這個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時尚從業人員,從基層的銷售,到買手,到中國區總經理。

中國明星登上舞台,她們剛開始跑時裝周的時候,公眾感到新鮮又驚喜。

其實有一些優秀的中國設計師,已經在海外闖蕩多年,香港的服裝設計師Chocheng、蘭玉、Uma Wang、張卉山等等,他們的作品藝術性強,知名度稍欠。

他們中有些人是家族事業的第二代,做時裝這門生意的時候有了基礎。

今天,李寧、波司登等品牌,無不是在中國市場上汲取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方才獲得大手筆進軍國際的能力。

時裝周上的中國角色,最大的籌碼是中國市場,中國人口。坐在前排的時裝博主、影視明星,背後是百萬粉絲。

和京東簽約,BFC感興趣的是京東的用戶數量,以及在中國這個頭號市場上的能量。

中國買手受到showroom的歡迎和周到安排,因為她們有本事將大量的時裝賣到中國的一二三四線城市。

「都和國力有關。中國買手實力強,中國面孔設計師其實也是國際上關注的。當然,設計師的水平和頂尖的差距,買手店全球影響力,中國還早得很。對國際來說,中國就是一個大的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目前僅此而已。」

上述showroom創始人這樣說。還沒擁有一流設計、一流品牌的時候,中國已經飛快地擁有了全球最大的市場。出去闖世界有時被當成暴發戶,也是難免。

香奈兒2019秋冬大秀在一分鐘默哀後開始,致敬數天前去世的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持續一個月的四大國際時裝周落幕。

即將登場的上海時裝周,專業能力仍然不能和國際時裝周相比。

然而熱度卻不小,不計其數的國際時裝圈角色,希望通過上海時裝周,在中國時尚產業發出響動。這個籌碼,足夠中國人闖蕩世界。

/end/

盧曦採訪手記

加入讀者群,請發 姓名+職業+微信號 到

luxi_sh@163.com

闖蕩四大時裝周的中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腕錶之家 的精彩文章:

25歲的紀念禮物 第一塊萬國馬克十八
歐米茄的「小幽靈黨」

TAG:腕錶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