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首詩能經典成什麼樣?這首是最好的例子,一直被錯誤當成唐詩

一首詩能經典成什麼樣?這首是最好的例子,一直被錯誤當成唐詩

秋日賞月,素來是文人雅士的最愛。而賞月的其中一個聖地,就是洞庭湖。

洞庭湖的秀麗風姿,元朝的時候,一個姓唐名珙字溫如的男子,在秋日經過洞庭湖。泛舟湖上,自飲自酌,熏熏然睡在了船上,半夢半醒之間,水平如璧,星河倒影,朦朧中彷彿在天上的星河裡蕩漾,於是成詩一首:

題龍陽縣青草湖

元代:唐珙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關於唐珙,我們在歷史上找不到關於他的甚至是隻言片語的記載。但是,他的這首唯一的傳世之作,讓人們在讀詩的時候一定會記住他,喜歡他。通過這首短短的二十八字的七言絕句,我們可以領略到的是詩人特有的精神風貌。這首詩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畫像,在初讀之後,他的神採風貌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秋風颯颯,洞庭湖水渺渺茫茫。那景象,與春日輕漾寧靜的碧水相較,是和樂世間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詩人所思所憶漸漸入深。所思所悟如何細言,唯有訴付對白髮湘君的神往,那江山與人生的化境,即是這般深沉了!傳說湘君聞帝舜死於蒼梧之野,追隨不及,啼竹成斑,那宿命卻如何可及呢?此夜洞庭可老,湘君如約此等情境,復能何言?這等思悟境界深廣,洞庭深廣的秋色可謂遇到了知音。思緒沉沉,竟至幻象,晝曉和樂塵世,此夜卻換了人間。

入夜時分,風停了,波靜濤息,明亮的銀河倒映在湖中。湖邊客船上,詩人從白天到晚上,手不釋杯,一觴一詠,怡然自樂,終至於醺醺然醉了,睡了。他彷彿覺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銀河之上盪槳,船舷周圍見到的是一片星光燦爛的世界。

泊舟、泊夢,天河或曰星河,景中或曰境中,所思或曰所忘。詩人的夢境,滿船清夢,是詩人思量著的人生。然而,秋湖相往來,物我無礙,陶然自在,正是快哉。詩人將夢境寫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話般地誘人。

令人覺得嘀笑皆非的是,正是這一首作品竟被後世數次收錄於唐詩類的選輯之中,人們多數相信,這樣語境非凡的作品,只有盛唐的詩人們才可以發諸於筆端,流傳於後世,不知唐珙泉下有知,是悲,亦或是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酒琴棋書畫花 的精彩文章:

同一個世界的老媽,一樣怕你嫁不出去
有一種綁架,叫道德綁架

TAG:詩酒琴棋書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