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不同於佔用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三層空間和「大煙囪」的第 12 屆上海雙年展,3 月 8 日開幕的雙年展城市項目彙報展「我們的地方」只在一個展廳內外就擠進了 27 多個展覽方案,展期也只有短短 10 天。

你可以從主辦方提供的項目手冊中聞到那股市井氣息:致謝部分出現了至少 8 家本地麵館和 1 家小籠包店。他們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展覽現場,接受觀看者的致敬與緬懷。

與這些「蒼蠅小館」一樣面臨消失危險的,是那些因一輪輪的開發、動遷而面目全非的街道。樊東偉,「開卷書屋」的主人,向我們介紹了書店所在的虹口區瑞康里的歷史。根據他的考證,這座保存相對完整的石庫門裡弄住過許多政、軍、學、藝、商界人士,其中一戶謝姓人家至今仍生活在這裡。謝家傳承數代的生活物件——包括自行車、飯盒甚至留洋歸國時佩戴的頭巾,經歲月萃取出文獻的價值,成了項目中最具人情味的一部分。

通過梳理謝家的歷史,結合過去一個世紀《申報》對瑞康里的數百條報道,樊東偉所在的團隊製作了一張仿民國樣式的小報,四個版面對應四個年代,搭建成紙上的時間隧道。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作為上海雙年展特設的城市研究項目,「我們的地方」由 PSA 與上海報業旗下「澎湃·市政廳」共同發起。項目吸引了近 60 份來自市民的研究提案,主題集中於上海城市變遷中正在消失或被忽視的歷史記憶,最終收錄、展示了近 40 個方案。最初的名字是「你的地方」,而隨著方案的成熟、付諸展陳,主辦方將標題換成了「我們的地方」,無疑是在強調市民的自發貢獻。

在許多觀眾看來,本屆上海雙年展的一大特色在於全球視野。展覽中俯拾皆是的拉美、東南亞、中東元素,既體現了策展人對當代議題的思考之廣,也引發「看不懂」的抱怨。相比之下,「我們的地方」則更符合展覽的地理定位,觀眾可以仔細閱讀那些平時觸手可及、卻又未經探索的城市符號。

固然,由民間貢獻的創意通常缺乏職業藝術家的成熟與匠氣,但「樸實」也不失為一種展覽風格。雖然項目從發起到展陳只有三個月左右,許多參展方案實際上來自經年累月的積累。這些本地史的收藏、研究者往往彼此相熟,形成了一個互動頻繁的社群。

樊東偉向我們介紹了紀實攝影師徐明,後者更願意稱自己為「馬路記者」,主打「城市考古」的 「IP」。徐明關注的是新天地以南的順昌路,這條即將消失的街道上,一些店鋪的名字自解放前就未曾變過,構成獨特、頑強的商業形態。

徐明的鏡頭最終對準了小廣東樂器修理店、和平美髮屋和順昌路 360 號服裝店。我們聊天時,順昌路 360 號服裝店的李阿姨就在現場,穿著與照片中同款的大紅旗袍。根據項目介紹,李阿姨「經歷過公私合營、家族破產,種過田地,做過女工,得過羊毛衫比賽的大獎,做過台商的設計師」,終於把店開回了半個世紀前的「家」。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在展廳正中,建築師舒吟提供了一個更不明確的敘事。她用三面簾幕圍出了一個沉浸於昏黃燈光的空間,簾幕上是她為城市角落創作的寫生。這種薄紗式的簾幕讓人聯想起南方的浴簾或是窗帘,他們隔離出洗澡、做飯這些「在公共空間發生卻又是私密的」事件,創作者將這一空間稱為「弱的地方」。

作為非本地人,舒吟捕捉到的是「窺探者」的瞬間經驗。正是這種距離感和不明確性,使她營造的「弱的地方」區別於其他城市記憶的敘述。

如果借用英文中以「能否看出原材料」區分的 「made of」 和 「made from」,王昀和厲致謙團隊的作品 「Made in Beijingdonglu」 顯然更接近後者。他們沒有直接講述北京東路的歷史,解釋那些不起眼的零件如何締造了南京路上的消費王國,而是收集起電路板、五金件和商家名片,用於更純粹的藝術創作。每隔一段時間,廢舊零件組成的升降裝置會用一根羽毛掃過屋頂,觸發創作者王令傑念出的 「A cool summer breeze flow over my head」(夏日涼風吹過我的頭頂),在工業的金屬感中召喚出童年的記憶碎片。

王昀和厲致謙團隊還為北京東路的商家拍攝了一段 MV,模仿上海樂隊「頂樓的馬戲團」,取名為《北京東路新式膨脹》,歌詞則來自五金店裡日常使用的術語。觀眾可以在現場試著演奏其中的旋律——無論是敲擊對應「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的五金器件,還是彈奏電子元件組成的微型電子琴。

關於「我們的地方」,上海市民如何為城市記憶的書寫貢獻創意?

對本地觀眾和城市研究者來說,「我們的地方」包羅了太多文化符號,這些符號是如此熟悉、明確,無需另作說明。從一碗澆頭面,到一個地名、人名,都植根於「理想觀看者」的生活經驗,只要在不經意間道出,就如同咒語般,帶出對「老辰光」的懷念和洶湧的鄉愁。

某種程度上,這也使展覽面臨和上海雙年展相似的追問,那就是:如何協調「本地」與「全球」兩種目光?當一些觀眾質疑上海雙年展「不夠上海」、無法對那些宏大而陌生的全球議題產生共鳴,「我們的地方」堆砌的本地符號也難免讓另一些觀眾感到疏離。過於私人的「語境」或許會阻礙更多觀眾進入創作者試圖分享的情感世界,強化既有的身份之別。

「我們的地方」是一間保管上海城市記憶的精緻的博物館,它為那些通常只見於報紙副刊的民間傳奇賦予了有創意的表達形式。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讓這些表達更開放、更能打動「私家記憶」之外的讀者。就像中國觀眾會為一頭孟加拉大象的命運而駐足,一座城市的記憶也不限於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居民。

展覽信息

第 12 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你的地方」成果彙報展「我們的地方」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5樓

展期:2019/3/8/-3/17

展覽免費。

題圖為第 12 屆上海雙年展城市項目「你的地方」成果彙報展「我們的地方」現場,圖片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Voice:用戶遭性侵後投訴酒店,TripAdvisor建議先發個評論再說
「票房」春節檔表現不好,《流浪地球》是唯一的票房亮點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