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鞏固擴大大氣污染治理成果:不鬆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污染防治。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持續開展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工作,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引發代表委員們的關注與熱議。
關鍵之年看堅持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一項關於生態環保熱詞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氣污染治理位居第一。由此可見,打贏藍天保衛戰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2018年,在化解鋼鐵產能3000多萬噸,全國8.1億千瓦的燃煤機組基本達到天然氣排放水平,淘汰了1.3萬台工業爐窯,關掉了2.3萬台的燃煤小鍋爐等一系列行動下,我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9.3%。但大氣污染治理仍然處於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
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表示,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仍處高位,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等方面問題仍然突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三大重點區域單位面積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至5倍,大氣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遠。
保持藍天保衛戰力度和勢頭,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是代表委員們共同的心聲。「保護生態環境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要克服困難,堅持到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張通說,各地應該因地制宜,走適合本地情況的綠色發展道路。「污染防治是攻堅戰,治理難度會越來越大,對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必須堅決解決。」
「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定力。」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說,今年將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資金600億元,同比增長35.9%,增長幅度之大引人關注。
3月10日,人大江西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後,全國人大代表曾文明(左三)、馬葉江(右二)、許銳(右一)就持續推進污染防治等話題展開討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興攝
污染防治抓癥結
由於PM2.5濃度上升,去年汾渭平原被納入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最新的數據表明,汾渭平原的空氣質量正在變好,扭轉了自2016年以來PM2.5濃度持續不降反升的局面,但這個區域要打贏藍天保衛戰,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少。
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靜芝提出,對汾渭平原散煤治理、清潔取暖以及大氣環境治理要有具體的辦法和措施。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衛健建議,要加大對陝西和關中地區產業鏈的調整力度,加大冬季清潔採暖補貼和精準治霾的科技投入力度。
「PM2.5濃度下降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民生福利,說明只要下決心就有成效。但是,要使PM2.5濃度繼續下降,必須持續加大治本力度。」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焦斌龍認為,污染治理攻堅戰要治理污染根源,重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集中式的「治表」。應將攻堅重點放在傳統產業清潔化綠色化改造上,給企業明確穩定的預期目標和適當的改造時間,同時要給予資金支持,降低企業負擔。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龔勝生表示,京津冀地區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需要源頭預防與末端治理並重,對生產、生活、生態三個系統綜合管控,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龔勝生委員表示,源頭預防關鍵在於調整能源消費結構,降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消費比例,提升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的消費比例。末端治理重在嚴格廢氣排放標準,減少工廠廢氣、汽車尾氣、居民供暖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推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激勵清潔生產和綠色消費。生態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加強生態環境修復與建設,提高森林、濕地、農田等主要生態系統對大氣污染的吸納能力。
「只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減少、排放濃度不斷降低,只要整個生態環境吸納大氣污染物的能力不斷提高,只要全社會都樹立起正確的生態文明理念並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就一定能夠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龔勝生委員說。
3月10日,全國政協婦聯界別在駐地舉行小組會議。全國政協委員張利文(左二)認為女性應為守住青山綠水藍天、共建美麗中國作出貢獻。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高興貴攝
清潔取暖利長遠
近兩年,在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下,特別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傳輸通道「2+26」城市散煤替代工程進展順利,對改善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滄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梅世彤認為,清潔取暖是個綜合工程,需要國家進一步加強協調統籌、完善技術標準、加大資金投入,建立有效保障機制,方能取得更大成效。
梅世彤代表認為,國家和行業應儘快出台關於農村雙代工程建設管理的相關技術標準。從目前看,僅靠國家非強制類標準和各地制定的地方標準,效力和指導作用明顯不夠;此外,針對受管網輸送能力制約,出現緊急狀況時難以保障用氣需求的問題,梅世彤代表建議國家在氣源保障、協調穩定氣價和支持儲氣能力建設上給予傾斜支持,以確保區域內城鎮居民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用戶安全溫暖過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曹紅艷 劉 瑾)
※委員通道丨馮鞏:深入生活 才能創作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