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世紀瘋狂開荒,本世紀又大規模退耕還林,人類真的在彌補過錯?

上世紀瘋狂開荒,本世紀又大規模退耕還林,人類真的在彌補過錯?

三月是萬物復甦的一個月,動物結束冬眠,開始出洞覓食,而植物也由漫長的休眠期當中蘇醒,進入生長期。三月也被認為是我國最適合種植花草樹木的一個月,因此,植樹節也被定在這個月里。我國的植樹節是每年的3月12日。

就整個世界來講,不單單是中國,世界各國基本都有屬於自己的植樹節,但因為氣候環境的原因,植樹節在時間上的定義卻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

韓國-3月2日

日本-5月4日

印度-7月的第1周

美國-4月10日

澳大利亞-7月的最後一個周日

巴西-9月21日

德國-4月25日

植樹節里自然免不了要植樹,即使沒有時間,大家也能在電視上、或者路上看到許多植樹的人群。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漫山遍野開荒的情形。20世紀後期,那個年代沒有多少平地是不長莊稼的,即使是山區,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附近的山上總是難免被挖得千瘡百孔,很難找到一個沒有被開墾過的荒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吃不飽,即使已經種了一大堆的田地,沒白天沒黑夜的干都忙不過來、跟生產大隊搶水,一到忙年頭來,米缸還是會變得空空如也,這是上個世紀農村的真實寫照。所以,開荒這件事情,在那個年代的農村是必然要做的,否則一家人可能會餓肚子。

開荒

進入21世紀之後,這一狀況迅速得到明顯改變。許多過去辛苦開墾的荒地,都會在每年的春天被重新種上樹苗,讓其以樹林的方式繼續增值。除此之外,許多人在國家分配土地上也減少了耕種的面積,一家只留下一兩畝良田而已,更有甚者,甚至連國家分配的田地也全都種上了樹。關鍵問題是,現在農村的人均耕地雖然減少了,但是糧食卻夠吃了,許多人還去自發地退耕還林,將田地里種上樹苗,從開荒,到種樹,這難道真的是人類在彌補上世紀所犯的過錯?

顯然不是的。之所以會出現開荒又種樹的轉變,其實本質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21世紀繼續開荒也是不明智的,絕非是為了彌補所謂開荒破壞大自然的過錯。總結起來,筆者認為造成現代中國開荒和退耕還林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首先,國家停止農業稅的糧食繳納,以及廢除了以往的所謂「提留稅」,讓人們的糧食收成100%的進入自己的糧倉。莊稼地擇優而種,種植方法更科學,收成更高。

其次,人均生活水平提高,對於主食的依賴性降低。八九十年代油水淡薄,一個成年人一年最少要吃四五百斤糧食,而現在一個成年人只需要吃兩百多斤即可,部分城鎮居民甚至一年只需要消耗160斤糧食。

豬肉是中國主要的肉類副食

這一來一去,同樣是種植兩畝地,現在單季可以收2000多斤糧食,以現在標準的四口之家來算,養活2.5個家庭,而過去可能只有一千多斤。再交一下公糧,剩下一千來斤,只夠兩個人吃。以過去標準的六口之家來算,需要增加三倍的種植面積,才能養活一家人。這是上世紀不得不瘋狂開荒的主因。

退耕還林的主因,農村人口青壯年減少和機械科技化。

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21世紀以來,農村人口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很大一部分遷徙到了城裡或者外地,這使農村許多土地閑置,人少地多。而那些留在農村的要麼是小孩,要麼就是老人,根本種不了這麼多的地。

機械科技化導致糧食價格低: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平原地區,像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新疆地區的特色農業,這些地區因為地勢平坦廣闊,土層較厚,可以大規模實現機械化,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再輔以科學種植,產量也更上一層樓。土地廣,成本低,產量高,這決定了糧食的整體價格走低,導致偏遠農村糧食的成本和價格優勢沒有賬算,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糧食比我我國便宜的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四點,我們不難看出,上世紀漫山遍野開荒,純粹是因為吃不飽。而現代社會因為生活水平高,吃糧少,糧食產量高,又廢除了各種農業稅,很容易就能養活自己。再加上機械化時代糧食成本變得比以前更低,山區農村種糧變得不合算,所以就選擇種樹來改變傳統的經濟模式,造就了21世紀大規模的退耕還林。

雖然早些年國家也一直在主導退耕還林,但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出現大規模私有土地退耕還林是人們自由選擇的,而非政府主導的功勞,政府只是在這一趨勢開始發生的時候(適當的時候),發出倡導,讓其以良好可控的形態發展下去。

把農業交給機械化,交給少部分人集中精力來做,剩餘的人騰出手來從其他方面發展經濟,這是中國擺脫農業,進入現代化社會要走的道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草民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嘉陵奪漢:漢朝初年,武都縣大地震,嘉陵江吞併漢江上游
世界5個潛在超級大國,印度究竟哪裡不行?這個問題是硬傷!

TAG:草民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