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脫歐終戰上映?英國人民表示現在只想買買買

脫歐終戰上映?英國人民表示現在只想買買買

當地時間12日晚,英國議會將對首相特蕾莎·梅提出的「脫歐」協議草案進行第二次投票表決。

在經歷了今年1月15日第一次脫歐協議投票表決以230票之差慘敗後,梅姨曾承諾召開跨黨派會議,尋求獲得眾議院支持所需的方式。

3月4日,梅姨公布一項高達16億英鎊的城鎮扶植計劃,以期贏得受惠地區民眾對脫歐的支持;另外,她還承諾放寬工會限制,允許工人有機會就歐盟的勞動力市場新指令進行投票;當然,重中之重還是如何說服歐盟27國在愛爾蘭邊界問題上提供「有約束力的保證」。

這一切努力的最終結果或許就要在12日的第二次脫歐協議投票中揭曉。這一次,梅姨和他的團隊能避免重蹈覆轍嗎?


如果投票通過……

假如梅姨的協議涉險過關,那麼英國在3月29日正式脫離歐盟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梅姨可以高枕無憂,她仍需要從歐盟那裡爭取《里斯本條約》第50條的短暫技術延遲,因為英國通過「脫歐日」的立法也需要時日。


如果投票不通過……

這取決於梅姨在12日晚的議會投票中輸得有多慘,如果差距在50票之內,英國或許將迎來第三次脫歐協議表決,為梅姨爭取部分工黨議員選票鋪設舞台。如果票數相差較大,則需要梅姨做出讓步。

在接下來的兩天內,議員將進行另兩場投票:是否接受「無協議脫歐」(13日),以及是否需要推遲脫歐(14日)。假如議員們通過「無協議脫歐」,那麼這一程序也將在3月29日正式生效。而如果「無協議脫歐」被否決,議會將在14日晚再就推遲《里斯本條約》50條舉行投票,最終結果也不外乎兩種:推遲脫歐(通過),或者無協議脫歐(否決)。

梅姨命運如何

對梅姨本人來說,這些結果無論哪一種都不是上上籤。在野黨工黨主張重新公投、留歐,或者制定一份與歐盟聯繫緊密的軟脫歐協議——比梅姨的更「軟」。

即便在執政的保守黨內部,也因為脫歐問題四分五裂:前外相約翰遜由於不滿梅姨的軟脫歐計劃乾脆辭職,而黨內的其他硬脫歐派也堅決反對目前的軟脫歐協議,主張無協議脫歐;其餘保守黨人則傾向於接受梅姨的軟脫歐協議。

無論英國最終脫歐與否,梅姨都必須接受另一派人士的指責。最後,辭去保守黨領袖,甚至辭去首相之職或許就是她的結局。


全民焦慮的英國

脫歐問題一邊成為梅姨的夢魘,一邊也困擾著英國的普通人。眼看著3月29日的脫歐最終期限臨近,英國人的「脫歐焦慮症」也越來越明顯。


囤貨焦慮

英國零售商協會在3月5日公布數據稱,英國零售業2月的總銷售額同比增長0.5%,相較1月2.2%的增速急劇下滑。而消費者在2月的開支中,最主要的花銷是食物,尤其是可供囤積的食物,而不是其它非必需品。

負責處理英國一半的信用卡和借記卡交易的巴克萊信用卡公司(Barclay Card)則在一次市場調研中發現,18%的受訪者表示已經開始囤積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以防在英國脫歐後出現物資短缺。

另一方面,在與英國隔海相望的法國加萊,各大超市裡的酒品也屢屢被搶購一空。加萊酒超市Calais Wine Superstore最近推出的「擊敗脫歐大促銷」(beat Brexit bonanza sale)將3升的南非Namaqua紅酒打包出售,標價僅3.99英鎊,引發英國顧客的大搶購。

而那些昔日在售貨柜上堆到天花板高的法國赤霞珠、灰比諾,義大利普西哥等紅酒品類,自今年2月以來也被「洗劫一空」。

「人們意識到如果英國真的以硬脫歐的方式離開歐盟,他們以後可能就沒法像現在這樣,從加萊帶這麼多酒回去了。」 Calais Wine Superstore的老闆馬可·阿塔德(Marco Attard)告訴《衛報》。

負責接送英國人穿過英吉利海峽到加萊的輪渡通公司(Direct Ferries)首席執行官肖恩·康恩威爾(Sean Cornwell)也表示,在過去的5周時間裡,一日往返英法的輪渡票比一年前同比增長了25%。「由於英國的超市零售商們警告民眾,假如英國無協議脫歐,將會出現大面積食品短缺,因此一日往返票出現上升趨勢並不奇怪。」

其他隱性焦慮

除了已經被英國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食品短缺問題,無協議脫歐也可能給英國人帶來許多其他隱憂,包括:

1. 前往歐洲旅行的方式改變。當英國成了非歐盟國家,申根簽證的效力也隨之下降;而英國人用本國銀行卡在歐盟國家進行支付時,手續費也會更高;此外還有醫療保險、駕駛證等問題。

2. 歐盟進口藥品短缺。英國皇家醫藥協會在今年1月曾發出警告:藥劑師正在努力獲取普通藥物,包括止痛藥和抗抑鬱葯。儘管藥物供應波動屬於正常範圍,但脫歐是否會導致這種短缺現象的嚴重令人擔憂。

3. 住在歐盟國家的英國公民需重新購買醫療保險。

4. 住房市場交易量繼續下降。

5. 手機漫遊費用上升。

6. 部分港口和高速公路出現交通延誤。


求助雞湯

為了緩解脫歐對日常生活造成的重大影響,英國人也早早為自己找到了另一種自愈之道:閱讀「心靈雞湯」。

據尼爾森圖書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2018年,勵志圖書在英國全境內銷量達到300萬本,增長20%,推動「自我完善」和「大眾心理學」類的書籍躋身為增長最快的出版領域。

而在亞馬遜網站上,《黑猩猩悖論:控制非理性衝動》《壓力解決方案:4步讓你變得更平靜、更快樂、更健康》《數字極簡主義:用更少的科技更好地生活》等提供處理消極情緒建議、教人們如何應對生活壓力的書籍,也屢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老佛爺」帶走了他的毒舌,但沒有帶走時裝業的「亂象」
三星摺疊屏驚艷眾人,可更大更貴就是未來手機的趨勢嗎?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