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答引兵侵犯邊境,大明守將竟重金賄賂,還請求他從別的關口入侵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載垕即位,是為隆慶帝。他從父皇嘉靖那裡接手的大明江山不能說是滿目瘡痍,但局面也是很不樂觀。世宗在位45年,一意玄修,重用嚴嵩父子致使內政鬆弛,外患不斷,周邊危機四伏。朱載垕即位後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改變這種四境不寧的局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從明初到明中後期,蒙古一直是懸在大明王朝頭上的一把利劍,時不時地就會對中原發起挑戰,這一切基本都是圍繞著經濟問題。明初、中期,明政府於北方蒙古之間的經濟聯繫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朝貢」,一種是「互市」。前者以蒙古貴族在政治上臣服為前提,但其經濟目的也很強,也是經濟交往的主要方式。
「互市」是一種比較明確且又能照顧到普通農牧民的貿易活動。永樂時期,明政府在開原、廣寧、甘州、涼州、蘭州、寧夏等邊境地區開設馬市場,准許蒙古人進行貿易。後來由於蒙古達延時期雙方關係緊張,從弘治十二年(1499年)起,朝貢、互市基本中斷。
土木堡之變後,北方邊境一直受到蒙古的侵擾。自景泰六年(1455年)瓦剌部衰落後,韃靼部迅速強盛起來。成化年間,蒙古軍事勢力佔領了河套地區,從此,河套就成為蒙古騷擾內地的主要基地。
弘治、正德、嘉靖時期,明政府用於北方的軍費每年高達六百萬兩,但實際效果很一般。自三邊總督曾銑和首輔夏言被嘉靖帝誅殺後,收復河套這個話題再也無人敢提,其後蒙古肆無忌憚,胃口越來越大。
嘉靖年間,蒙古俺答部勢力最大,曾多次向明政府提出通貢的要求,但一直遭到拒絕。事實上,蒙古各部儘管鬧得厲害,但他們並不具備入主中原的勢力,只想取得和明政府同等的政治地位,並攫取經濟利益,但一直得不到滿意的結果。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親率十餘萬大軍犯大同。搞笑的是,宣府大同總兵仇鸞手握重兵竟然不知所措,他以重金賄賂俺答將領,請求他們離開大同,從其他邊口入犯。俺答得了重金居然也同意了,他改道古北入犯,最後打到通州,圍困京城。十幾萬明軍據城而守,不敢出戰,任憑俺答在北京城外擄掠,這就是著名的「庚戌之變」。
鑒於形勢緊迫,明政府答應了通貢互市的要求,俺答引兵北退。但不久後,雙方又起戰端,明政府關閉了邊境互市,雙方開始了長達二十餘年的戰爭。
隆慶即位後,積極調整海禁政策,由於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平息。明政府這才騰出手來對方北方的強敵,戚繼光被調任鎮守冀州後,幾次給予來犯的俺答予以痛擊。經過連年戰亂,雙方都已疲憊不堪,都有了交好的願望。而直接導致雙方議和的契機,則是把漢那吉投明事件。
把漢那吉是俺答的孫子,因早年喪父由俺答撫養成人。後來他將外孫女三娘子許配個把汗那吉為妻,可是後來俺答見三娘子貌美,竟強奪為妻。把漢那吉一氣之下,於隆慶四年(1570年)十月率部投奔大明。大同巡撫方逢時和宣大總督王崇古認為,這是同俺答談判的大好時機,建議朝廷以把漢那吉為交換條件,將明朝降民全部換回,如果俺答不答應,就給把漢那吉封官加爵,並通過他分化俺答的勢力。隆慶帝批准了這個建議,優待把漢那吉,並授其指揮使的官位。
俺答自從把漢那吉出走後,也有所悔意,答應了明朝的要求。把漢那吉離去後明朝感激不盡,見到孫子平安歸來,俺們喜出望外,派人到明朝致謝,並請求「封貢」,表示願世世代代臣服明朝。隆慶五年(1571年)五月,俺答舉行誓師大會,表示永不侵犯明朝,並要後世子孫都遵守這一規矩。
這就是明朝與俺答之間有名的「隆慶議和」。從此俺答部族一直服從明朝的領導,西部邊境也保持了長期的穩定。這一時期明朝的北方邊境只有處於東部的蒙古土蠻部時常侵犯遼東邊塞,但也都被屢次打敗。正是北方邊境的安定,讓萬曆初年有了大明中興的局面。
※兩江總督之爭雙方火力全開,慈禧出手毒辣曾國藩如何應戰?
※同治帝和曾國藩調淮軍圍攻天京,李鴻章:誰都願幫就是不幫曾國荃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