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都死抗到底,為何德國分而治之,日本卻沒啥事呢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都死抗到底,為何德國分而治之,日本卻沒啥事呢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德國因此而背負上了巨額的債務,輕輕的一張《凡爾賽條約》,壓得德國人民喘不過氣來,正巧遇到了經濟危機,巨大的債務遇到經濟危機,德國馬上就轉不動了。希特勒和納粹組織適時而出,一手撕毀了《凡爾賽條約》,一手將德國僵化的經濟帶動了起來,同樣也將德國再次拉進世界大戰之中,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這場世界級的戰爭中,日本也因為快速的發展而缺少資金和資源,從而主動參與和推動這場戰爭,意圖靠侵略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德國、日本加上義大利,三個國家組成軸心國,針對亞歐非三塊大陸展開擴張和侵略。

很顯然,侵略戰爭從來都沒有勝利過,德意日自然也不例外,義大利率先投降,德國和日本在1945年相差數月,依次戰敗。可關於兩國的下場,卻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德國在戰敗後輩蘇聯一分為二,而日本幾乎沒有付出什麼代價。二戰過後靠著美國的資助,迅速成為發達國家。

同樣是法西斯軸心國的主幹,同樣的頑抗,同樣的戰敗,為何德國和日本會有完全不同的待遇呢?筆者認為,這個原因有三個。

第一,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了德國和日本結局的不同。眾所周知德國處於歐洲大陸的腹地,是不屬於蘇美兩方的空白區域,在二戰過後的世界格局看來,蘇美對抗已然成為必然的趨勢,因此德國保持完整就成為了水中月鏡中花,根本不可能,只能被蘇聯撕裂成兩半。

而日本不同,地處亞洲大陸的邊緣島國,沒有德國尷尬的立場,而且在戰後日本徹底倒向美國,這一些列的原因都導致了日本不會像德國一樣的下場。

第二,德國被盟軍反攻進入本土,而日本則沒有。德國在二戰之後,盟軍反攻節節勝利,德國雖然戰敗已然成為必然的趨勢,希特勒卻一直沒有頭像,最終被蘇聯等盟軍踏上了國土,失去抵抗之力的德國只能順從蘇聯的安排,最後一分為二也是不可逆轉的情況。

而日本卻遭遇不同,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本在相繼在太平洋戰場以及中國戰場上戰敗,實力大損,可依舊擁有非常客觀的軍事力量,就連美國也不想在登陸日本島的時候接受損失,所以用兩顆原子彈威懾之後,欣然的接受了日本的投降。這同樣宣告日本雖然投降了,可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蘇美兩國也不敢對待德國那樣對待日本,以免激起不必要的意外。

第三,德國沒有可利用的價值沒有日本大,德國和蘇聯相截然,西歐各國需要直接面對蘇聯的壓力,而日本則不同,一方面可以作為美國的軍事基地來用,轄制蘇聯,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我國進行威懾,用處非常巨大,如果和德國一樣被一分為二,那麼將是丟了地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翻斗雲 的精彩文章:

因為同一個原因,漢武帝晚年爆發了兩件大事,使得漢武帝晚年凄涼

TAG:歷史翻斗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