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牆根故事:三楞石砸山神,肚子痛半天,他大哥不服被驢踢雙腿

牆根故事:三楞石砸山神,肚子痛半天,他大哥不服被驢踢雙腿

山神廟傳奇

俺老家呂家崮西,三面環山,一面靠嶺。南山與東山相交處,自然形成一個兩山口。一條通往東面、南面的路,從這裡經過。是呂家崮西村通往東與南的必經之路。再往南便是一溜峪子村。

舊社會,這也是西邊通往東邊海口最近的一條唯一通道。那時交通不發達。運輸落後。所需物資的運輸,都是靠牲口(指馬、驢、騾)馱,小車推,肩挑、人背。特別是農閑季節,成群結隊的農民,把自家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如花生米、棉花、大豆、麻、生薑等,運往海邊港口銷掉,再在那邊買上自己所需要的百貨、洋布(即進口布匹)洋貨(即進口貨物)和海產品魚、蝦之類,運回家自用。如果自已家裡不需要什麼東西,那就去鹽場運些鹽來賣。差價是很大的。從中能掙些錢。因運的是私鹽,這條山路崎嶇難行,所以官府才沒有設防,很安全。

從呂家崮西向東南走,要沿著跑馬嶺一直往上走。到了最高的地方,西邊就是將軍山,路東就是山神廟。再往南是下坡路,一直到兩山口村。也就是五里地。山神廟座落在路東邊的小石山上。山不高,但石幫石底,上面有一個大平台。平台四周長滿了蒼松翠竹。山神廟面南而建,廟東、廟前碑石聳立。平台上天然生成的石頭,光滑乾淨。有的如橙,可以坐著休息。有的如炕,可以躺在上面小憩。

老人常說:從前有一個人叫王三挑桿的車戶子(即靠推小車運輸為職業人的俗稱),往海口送米子(即花生仁的俗稱),回來的時候推鹽來賣。此人長得很高,但身體比較單細,力氣欠缺。每次推到山神廟子的地方時,就累的不行了,必需住下來休息。有時就躺在山神廟子邊的石頭上休息老會才走。

這一年的夏天,王三挑杆子從海口推了一車子鹽回來,好不容易推了上來,將車子插(放的意思)在了山神廟子西邊路邊,急忙跑到山神廟子西南的石頭上,躺下來休息。可能是因為太累、太乏,不知不覺就睡著了。他看見山神老爺站在了他跟前,對他說:「王三,我求求你,我的下海上長了一個小瘡,請你幫忙治治。」王三挑杆子忽然驚醒,就到山神廟子里一看,山神老爺的下海上,有一個蜂子窩,幾隻蜂子圍著蜂窩轉。

王三挑杆子找來樹枝,將蜂子消滅。將蜂窩弄掉拿走,把蜂子做窩的地方,用指甲蘸著唾沫給刮乾淨。一切收拾妥當,王三挑杆子回到石頭上,繼續躺下閉目養神。就聽山神老爺說:「謝謝王三給我治好了下海上的瘡!我是最窮的神,無物可贈你。你躺好別看!我就贈你些力氣吧!」王三挑杆子就覺得,有一股暖流從頭上向腳上趟。渾身上下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快。時間不大,身體恢復如初。王三挑杆子站了起來,跳了個跳。覺得原來的累乏一點都沒有了。渾身上下真的增添了無窮力量。

從那以後,王三挑桿再推車子,那可了不起了。原來上海崖,只能推四百來斤貨,就累得要命。現在推八百斤的貨,路上就如同玩耍一般。

從此以後,凡是趕牲口的,推車的、挑擔的人,路過此地,都要停下來,休息一下,順便給山神老爺磕個頭。老人都會講一遍,王三挑杆子行好力受贈的故事。或多或少的都要誇一番,此山神之靈驗。

有一次,有一幫從海崖返回來趕驢的人,到了這裡休息。臨走的時候,大家都是給山神老爺磕個頭才走。內有一位叫「三楞」的青年,聽別人誇此山神爺非常靈驗。心內不服氣,他不但不去給山神爺磕頭,還彎腰拾起一塊石頭,丟了過去,正好砸在了山神爺的肚子上。還說:「我看山神老爺靈不靈!要靈你就治治我!」

眾人回家後,叫三楞的青年,忽然害起了肚子痛,越痛越利害。在床上疼的打滾。家人問他,在外頭吃了什麼不幹凈的東西。三楞只喊痛,不說話。家人沒辦法,跑去問他一塊回來的人。同伴們說:「可能是山神老爺見怪了。」就把三楞在山神廟子的事說與其家人。叫他家人快去買紙、香、果點,去山神廟子賠罪。家人只得照辦,辦完以後,三楞果真好了。

不幾天,這幫人又上海口送米子,三楞的大哥也隨這幫人去送米子。眾人到了山神廟子,又停下來休息,談起上次三楞所遭之事,其大哥聽後,罵別人「放屁說」。並揚言:我回來有空著(空即空閑,這裡指時間),叫老三一塊,把山神老爺掀到東溝底里去。省得它在這裡胡弄人!眾人聽其此說,不再休息,便起來趕路。快到馬丌村過潯河時,別人趕著牲口都過去了,唯有三楞他大哥趕的驢,就是不下水。別人一看沒辦法,趕緊停了下來,回來了兩三個人,過來幫忙。有的拽驢韁繩,有的拽驢馱子,三楞他大哥在後面猛抽驢腚、推驢腚。那驢死也不下水過河,逼急了,跳起來向後就踢。「啪!」的一聲響,把三楞他大哥踢了個四爪朝天。大夥回頭看時,見他兩腿上的薄棉褲被驢踢破,見他兩腿上,出了兩塊大淤血。眾人忙將他扶了起來,一步也不能走了。沒辦法,眾人把驢馱的米子給卸下,找地方寄(存)下。打發他騎著驢,回家去養傷去了。

於是,有好閑的便做了一個順口溜,現摘前幾句如下:

呂家崮西奔東南,跑馬嶺頭有兩山。

西邊將軍山挺秀,東邊小山風景全。

上有山神廟一座,碑林林立松竹間。

松陰之下有石炕,竹林邊上能休眠。

一年四季香火盛,有求必應民間傳。

王三挑桿行了好,千斤力氣山神贈。

三楞丟石呈英椎,回家害了肚子痛。

老大不服說狠話,驢踢雙腿走不成。

……

後來,我們這地方,每年的六月初六是山神節。在這裡,只要你是與山有聯繫的人,都要敬山神,俗稱「敬山」。你細想一下,住在山裡人,誰能與山脫了關係。所以,敬山活動在我們這地方演變成了傳統節日。開石頭的,開石板廠的,做料石的,看山的,栽果樹的,放牛的,放羊的,就連開車拉石頭的,拉砂、拉土的,都要在這一天殺豬、宰羊買酒、買煙,買紙、買鞭,做萊、蒸饃饃,安排祭桌敬山神。普通莊戶人家也要買肉、殺雞當節過,還要去山神廟敬山、集會、看戲。所以敬山活動演變成了逢山會。這一節日,只有在呂家崮西才有。這一盛況,也只有在呂家崮西山神廟,六月初六才能見到。(呂元鶴)

鄭重聲明:本文為呂元鶴,宋成泰整理創作,並獨家授權《牆根故事》發布。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牆根故事 的精彩文章:

牆根故事:中樓鎮陳氏「同誠店」迭起興衰,搞百貨批發再次發家
牆根故事:二月二龍抬頭,莒縣民俗是這樣的

TAG:牆根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