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看多了,再去看正史才知道,影視劇又誤導觀眾
對清朝名臣劉墉的認識,很多人都是在熱播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在這部電視劇里劉墉被稱為宰相,其剛正清廉的為官事迹和詼諧幽默的「羅鍋」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然而,電視劇畢竟是創作和演繹出來的,當我們沉浸於精彩絕倫的劇情時,不禁要問歷史上劉墉的事迹與形象是真的嗎?
當我們探究歷史,撥開迷霧,卻發現這位聲名顯赫、為官正直的「宰相劉羅鍋」既非宰相,也非羅鍋。事實上,在我國歷史上,宰相制度只存在於明朝以前,自明代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起初是有宰相一職的,只是朱元璋疑心太重,為了防止高官重臣威脅自己的地位,便下令廢除了宰相一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宰相胡惟庸便是被朱元璋廢掉的。
自此以後,明朝通過設立「內閣」,採用「內閣大學士」一職代替宰相職務。內閣成員通常由由皇帝欽點,設置多人,其中一人為「內閣首輔」,共同輔佐皇帝處理國家大事。明朝滅亡後,清朝繼續沿用了明朝這一制度。到了清朝雍正皇帝時,取消了「內閣」,建立了軍機處,設立了「大學士」、「軍機大臣」和「總理大臣」的職務來協助皇帝處理國家事務。
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也是沿襲雍正設立的軍機處制度。雖說此時的大學士與明朝以前的宰相職務相比,權力相差甚遠,但其地位仍然很高。因此,在後人看來,大學士和宰相在地位上相差無幾。
在正史中曾記載,劉墉在乾隆五十(1785)年任吏部尚書併兼任協辦大學士,在乾隆五十四年被降為吏部侍郎,到嘉慶二(9797)年又被提拔為體仁閣大學士。這樣看來,劉墉在為官期間的職務大多和宰相地位差不多,影視劇中便以宰相稱之。
至於說劉墉是「羅鍋」形象,純粹是無稽之談。影視劇中的劉墉形象矮小佝僂,顯然是為影視效果之用。而古代歷史上的高官,特別是入翰林院的庶吉士通常都是經過層層選拔出來的。
清朝擇選官員的標準中就注重「身、言、書、判」等標準,其中第一條就是身,即身體要健康,五官要端正,而科舉出身的劉墉,必然不可能是「羅鍋形象」。
雖說可能是笑談,但「劉羅鍋」的稱號也並非空穴來風。據史書記載,嘉慶皇帝曾經稱呼劉墉為「劉駝子」。但此時乾隆皇帝都死了,劉墉也已經是耄耋之年的老頭子,的確有有彎腰駝背的可能。
劉墉一生之中,雖無宰相之名,卻行宰相之實。儘管在後人看來宰相劉羅鍋是對劉墉的一種調侃,但我們也要正視其清廉為官一生的成就,他的光輝事迹盡顯古代封建王朝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為何說道教當興?武當道士在抗日戰爭時毀道觀裝辟穀帶頭下山打仗
※三國末年才出名的謀士,曹操處處提防他,卻是最後的贏家
TAG:前程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