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蘇伯民:通過文物保護合作促「一帶一路」建設 建議這兩個月份來敦煌
編者按:敦煌石窟,一個遺留在戈壁灘上的藝術瑰寶,憑藉其惟妙惟肖而又蒙著神秘面紗的壁畫及塑像讓全世界的人慕名而來。這些歷經千年的壁畫能保持得如此光鮮,背後自然少不了專業人士的維護。中國日報網兩會策劃【兩會·獨家記憶】帶您走近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部部長蘇伯民,聽聽這位為敦煌壁畫「開藥方」的人有哪些獨到見解。
中國日報網北京3月12日電(記者 嚴玉潔)全國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部部長蘇伯民日前在接受中國日報網專訪時表示,敦煌研究院正致力於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物保護交流與合作。他還透露,五月和六月是去敦煌遊覽的好季節。
文物保護需要培養專業人才
蘇伯民從事文物保護專業研究工作已有26年。他在接受採訪時開門見山地指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5000年悠久歷史,我們一直都為自己燦爛而豐富的文化而驕傲。但是,在過去很多年裡,由於整個社會對文物保護缺乏認識,我們還沒有把它當作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看,總覺得這就是修修補補的工作;也沒有意識到文物保護應當具有的哲學思想、方法程序。」
他在調研中發現,截至去年底,我國有60多所高校設立了文物保護相關專業,但是這些高校缺乏系統的文物保護教材,也缺乏科學規劃,或者說各有各的培養模式。「此外,文物保護專業的學位,仍然掛靠在很多一級學科,比如歷史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美術與藝術等,其實它也需要理工科背景,應該是一門交叉學科。」
因此,蘇伯民建議將文物保護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予以認定。具體到人才培養方面,他指出文物保護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分為兩類。
一類是從事文物保護的基礎學科研究人員。文物保護基礎研究一方面是藉助科技手段,對古代的文物的製作材料、製作工藝等進行分析解剖,「描繪」出文物是從哪兒來的「路線圖」。另一方面是當文物因為自然或人為的影響出現破損時,通過自然科學的原理,用分析、解剖、模擬實驗的方式來認證「病因」。
另一類是針對幾大類文物,特別是比較精美的文物,應培養既懂理論基礎、又有特殊修復技藝的專業人員,只有這樣才能讓最初修復文物的初衷,在修復階段達到理想的效果。
蘇伯民說:「培養這兩類人才是一些發達國家摸索多年後形成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模式。」
以文物保護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建設
蘇伯民說,敦煌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從古時候起,敦煌藝術就吸收了中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藝術養分或者說藝術風格,具體體現在製作材料、製作工藝的方面。
他進一步指出,敦煌藝術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產物,我們可以繼續與沿線國家共同進行保護和研究,在具體的工作中找到更多共同點、共同語言,重溫古時候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友好交往和開展貿易交流的歷史。
在蘇伯民看來,對文化的共同研究、共同發掘和共同保護,的確能催生不同國家之間人們的友好關係,能培養新的時代下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親近感,有了這些共同的基礎,國家之間的交流就更容易了。
他表示:「敦煌研究院也在努力,想在中亞一些國家開展文物保護交流與合作。在國家的支持下舉辦這些活動,可以拉近兩國專業人員的關係,也可以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如此一來,對我國對外經濟和貿易合作也大有裨益。」
(編輯:黃河流 王輝)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