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這次,我們來認識一下這部《人物誌》和它的作者劉劭。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劉劭比曹操要小十幾歲,年輕時在曹操的大謀士荀彧門下任職,可以說非常了解曹操的執政思想。後來,劉劭成為魏國的重臣。在《三國志》里,魏國大臣一共只有20篇合傳。能名列其中的,都是當時的重要人物,劉劭就是其中之一。魏明帝曹叡曾委任他制定全國官吏考察標準。劉劭精通經學、法學、文學、天文、音樂和人才考察等等學問,主持編篡過五經群書,是當時有名的通才學者。他撰寫過一百多部政治、法律著作和詞賦,可惜,流傳後世的,只有這本《人物誌》和一些殘篇。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人物誌》一共十二章,分三卷:上卷講考察人才的理論,中卷講使用人才的理論,下卷講在考察使用的過程里,容易出現的各類問題。篇目之間的論證相當嚴謹周密,有很多精闢的警句,所以,這本書經常被劃歸到講求實用和邏輯的名家著作里。不過,按照胡適的話說,古代學者喜歡把看不懂的書,都算到名家頭上。

劉劭的官職,雖然就和選拔人才有關,但《人物誌》並不是奉命之作,而是他對以往哲學思想的綜合思考。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在漢代政治中,道家的黃老思想、由董仲舒加工的儒家思想,曾經先後占支配地位。在東漢時期,衡量察舉的尺度是儒家名教。名教的「名」字,就是名分的名。核心是遵從君臣的政治秩序,遵守父子的家族秩序。也就是說,是否忠孝,是衡量人才的首要原則,絕對不能動搖。所以,我們能想像,身為漢丞相的曹操,居然宣稱「不要儒家道德」的人才理論,有多麼驚世駭俗——這當然也是有前提的。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在政治動蕩的三國時期,思想文化已經很活躍了,各家學說都得到了復興。一大批開明的士大夫,已經在採用一種融合儒家道家思想的「名理之學」了,名就是名教的名,理是道理的理。用這派學說評論政治人物時,把原來作為首要原則的道德修養,解讀成了外在裝飾,往往一帶而過。具體的才能、氣度,才是主要討論對象。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而且,早期儒家的天道,和黃老思想里的道,在對物質本源的理解上,本來就有相通之處。到了董仲舒時期,又把早期儒家思想引申為天人感應。這在《人物誌》里,就形成了一套融合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每個人的才能,來自五行的比重分布,而五行衍生自陰陽先天格局。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這套說法,並不在今天的科學常識系統里,但有一個邏輯要明確一下,這關係到《人物誌》的立論基礎。就是說,按照這個說法推導下來,陰陽五行的先天格局是不可改變的,而人的本質來自陰陽五行,所以,人的本質也不可改變。雖然劉劭強調後天的學習修養,但先天的稟賦資質,是對人才的屬性起決定作用的。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關於「人才是天生的」這一點,也許你有不同意見。但有時候,決定一個人格局和位置的,確實不是具體的才能,而是天性和氣質。還是舉我們最熟悉的三國例子:劉備從來不放棄做皇帝的志向,而諸葛亮就算有能力,有託孤的政治資本,也不會有那種想法。在我們的語言習慣里,前者稱之為帝王之相,英雄之志。按現代心理學的分析,所謂帝王氣,也可能是極端自戀、控制欲極強的變態人格。

介紹一下這本三國時期的牛書《人物誌》,還有它的作者劉劭

對於陰陽五行最簡單,但也可能是最接近現實的一種理解,是把它看成早期文明對世界萬物的分類方法。理解三國時的人才學,也可以做類似的簡化,因為人的天賦來源不同,所以可以對人才進行觀察和分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百八學歷史 的精彩文章:

士大夫是怎麼來的,它跟士族兩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像,有什麼區別呢
槍械欣賞系列,手槍中的經典,偷偷看上兩眼

TAG:六百八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