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如何做好 垃圾分類的「素質教育」

如何做好 垃圾分類的「素質教育」

燕趙都市報 文丨劉采萍

在你的觀念里,垃圾分類是不是個很有「新潮感」的環保概念?不過,住建部副部長黃艷最近在全國兩會分組討論中指出,垃圾分類在我國其實已經推進多年,但到目前仍問題重重。黃艷認為,推動垃圾分類需要完善3個體系——政策要求和法律體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以及公民體系,而最後一項「公民體系」的推動難度最大。

「垃圾分類為何推不動,公民素質缺乏是關鍵」……看到這樣的新聞標題,你心裡會不會覺得莫名其妙背了個大「鍋」?不過,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感受,專家學者有專家學者的觀察見解,交流溝通更有助於在環保大命題上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公民素質」是不是垃圾分類進展緩慢的首要原因尚可討論,但儘快普及這一環保理念,啟動全民行動,確是當務之急。既如此,考慮「如何做好垃圾分類的素質教育」,顯然對破題具有更現實的意義。

目前,許多走入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似乎多把重點放在強調垃圾分類重要性和公民責任上,對分類的知識和方法,即使有所涉及,也較為簡單,有時還相互矛盾。比如有的要求垃圾按「是否可循環利用」分類,有的要求按「是否可回收」分類,其實這二者標準並不相同。還有的分類強調把對環境有害的物品甄別出來,比如電池、過期藥物、醫療廢棄物等,但這些垃圾收集起來投向何處,卻少有人關心和安排,於是分類帶給人們的往往不是方便而是困擾。

我們天天出門扔垃圾,小區里也常見兩個標誌的垃圾桶。但是,應該把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投放?還是把紙品、塑料等回收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投放?廁所污物和電子廢棄物,該把它們扔到哪裡?家裡的廢舊傢具、穿爛的鞋和衣,在一些人印象里可能屬於可循環利用垃圾,但是業內人士卻認為,在垃圾處理終端,玻璃、紙品和塑料都有相對成熟的處理回收系統,最後真正需要填埋的垃圾中倒是廢木廢布較多,那麼這樣的垃圾是不是該特別分揀出來……

垃圾分類的複雜性,連許多有化學專業背景的人都未必說得清楚,對普通家庭而言自然需要更科學、更細緻、更規範也更貼近生活需要的指導與服務。現在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不少,但也存在政出多口和自以為是的問題,真正為居民設計好簡便分類方法與投放路徑的並不多。如此,公民接受的垃圾分類「素質教育」,本身「素質」就不高,又如何帶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行動改變?

其次,垃圾分類「素質教育」的對象,不該僅限於公民,還應囊括掌握更多社會資源以及容易產生負外部性的經濟主體。

一些政府部門現在已有在垃圾分類問題上率先行動、示範社會的意識;但是,對「垃圾災難」根源性的問題,卻缺乏思考和監控。以這些年發展迅速的電商和物流業為例,包裝垃圾的災難性泛濫,顯然與這些市場領域的管理部門反應遲緩和寬鬆放縱有關。在如此氛圍下,個人即使有環保「高素質」,又能保持多久?

垃圾分類是習慣問題也是素質問題,但習慣養成和素質提高,不是只靠宣教就可以解決。何況,從其他國家的經驗來看,同樣文明素質的人們對待垃圾分類的觀念也大有區別;而垃圾分類意識較強習慣較好的人,換個環境,行為模式也可能隨之改變。這說明影響垃圾分類推進的因素,除了人的觀念,更重要在於選擇分類是否帶來預期收益,以及行為環境是否可預測並且相對公平。

經常聽專家說:市民太缺乏環保意識,造成垃圾難以分類。但是我們更應該追問:居民提高垃圾分類意識後,會給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嗎?還是指望他的行動,成為西西弗斯推動巨石的第一步?如果是後者,恐怕更多的素質教育,也只會讓他徒增困惑和孤獨感而已。

誠然,面對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通過強制垃圾分類等方法,倒逼全民環保觀念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在我們怎麼強調環保觀念重要性都不為過的同時,也必須為這些觀念的落地生根和壯大成林,提供必要的土壤和良好的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一代南極長城站地震台完成改建並已開始運行
空氣污染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心血管系統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