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任何時候,某一位大咖噴罵SCI,總能引出一大批不懂英文的人,一塊兒開罵。別忘了,SCI再壞,也只是一把刀子!而真正的黑手,肯定是一些不知科學為何物的人。

---轉施教授名言

1

2019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提出:「SCI論文不能作為臨床醫生職稱考評中一票否決的指標。」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醫生到底要不要寫論文?科研與臨床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阜外醫院教授張澍在提案中特別拿出來一個問題供大家討論,即SCI論文在醫生職稱評估和考核當中到底起什麼作用?

「SCI不能作為一票否決的指標!」張澍委員稱,目前中國醫生職稱體系還有待完善的地方,不能唯SCI論。令他尤為憂心的是,為發表SCI論文,「毀掉」了一批年輕人,因為年輕人把過多精力集中在發表SCI論文上,不好好學臨床;更有甚者為了發文章,寫假文章或買文章,被發現後,科研學術生涯徹底斷送。醫師協會應積极參与和推動這方面的制度改革,張澍呼籲政府簡政放權,由行業協會出標準,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張澍教授的提案引起了廣泛共鳴,但是也遭遇了片面解讀,一大批自媒體文章標題黨火速刷屏.

例如:

"兩會"最火提案:被"SCI"摧毀的中國醫生!

醫生的困局:SCI論文「毀掉」了一批年輕人!

......

2

任何時候,某一位大咖噴罵SCI,總能引出一大批不懂英文的人,一塊兒開罵。

2017年5月,白岩松在中國整合醫學大會發言:為什麼做1000台手術,抵不上發表的一篇論文?

白岩松說:1000台成功、完美的手術,抵不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是誰製造了這樣的悲劇!如果環境和制度是壞的,好人也會變壞。希望中國醫改加速,真正把醫生從道德的窘境中救濟出來。

白岩松的演講火了,讓無數的醫生大呼過癮,讓很多醫生找到久違的共鳴。這裡我們不談白先生哪句話有問題,因為他的話,多數還是對的。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為什麼現在人們厭惡把論文當成升職稱的指標?

假論文實在太多(翟天臨博士的事還歷歷在目)。沒有臨床意義的文章太多(很多文章發表了,幾十年也沒人看)。真正會總結的醫生又不多(做了很多手術,能總結出什麼來?)。一部分會寫文章的人臨床不咋樣(埋頭寫論文,臨床研究少)......

3

這些爭論很好,至少讓我們反思一個問題 「文章與臨床」孰重?

但實際上,很難比較。

毫無疑問的是:一篇優秀的論文,一定是勝過千萬台手術。

尤其是對臨床有指導意義的文章更是這樣,如各類指南、共識,它們都是無數優秀醫生工作經驗的匯總,指導著醫生們的日常工作。

很多醫生自以為自己可以做手術、看病好,但他能拿出自己的看病規則嗎?能拿出自己病人的資料對比自己做的好嗎?看了一輩子病,卻沒有把相關的數據留在人類醫學史上,對得起一輩子看的病人嗎?

多年後,或許會發現很多手術是不該做的,而有些人為了手術,不停的做下去......或許,做的越多越快,就坑害的病人越多......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看過電影《飛躍瘋人院》嗎?裡面的主人公最後被做了腦部手術,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傻子。

那個手術在當年很時髦,叫前額葉切除術,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期間,成為了行業內公認的精神病治療手段。僅在美國就大約實施了4、5萬例這樣的手術。在當年前額葉被認為是「沉默的腦區」---基本上沒什麼用,同時由於一個偶然的發現:前額葉被破壞以後,精神病患者會變得安靜下來。於是,醫學家們開始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精神病。現在我們知道,人腦的前額葉位於大腦的前部,約佔大腦的1/3,與智力、語言、記憶、思考、情感等腦高級認知功能密切相關。簡單地說,正是由於前額葉的存在,才使我們顯得比其他的動物更「高級」。

任何技術的成熟都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與許多其他技術的發展歷程不同,醫學技術的發展通常是以大量的失敗為基礎的。幾乎每一個藥物的出現、每一項技術進步的背後,不僅凝聚了數代醫家的心血,還有無數病患者們的性命。

無數跨時代意義的發現,都是通過論文的形式向世界公布,這與治癒一兩千人是無法比擬的。

4

@巍巍崑崙:有人抱怨:做一千台手術,不如發一篇sci。 可是,如果一個醫生,做了1000台手術,都不能從中總結出什麼,提煉出什麼,都不能掌握此類手術的最新知識,不能拿出一些可以和同行交流的東西。那你是不是太笨了或者太懶了?

如果你做了一千台手術的唯一結果就是手法更熟練了一點,那麼,你無非就是一個開刀匠而已,距離一個優秀的醫生,差著十萬八千里。

至於醫生晉陞考核取消論文,我就呵呵了。 很多人覺得高考這不合理那不合理,要求取消高考。 如果有錢有權的人呼籲取消高考,我還能理解。可是一群社會底層的普通老百姓也跟著喊,我就實在不明白了。 把科舉制改為薦舉制,你就覺得自己孩子學習不好也能上北大清華了?誰給你的這種迷之自信,讓你覺得自己孩子在薦舉制下能勝過權貴的孩子?

很多醫生嚷嚷,晉陞不要看論文,要看臨床能力。 你臨床能力真的比那些會寫論文的醫生強?誰給你的這種迷之自信? 我就姑且承認你臨床能力強吧。臨床能力是個什麼玩意兒?你真覺得自己比同年資醫生高一個檔次別人一眼能看出差距?你真覺得你一個小醫生的晉陞院長書記省長市長回來現場觀摩你的臨床水平? 你水平好不好,還不就是主任一句話的事兒。 你把論文拍在主任跟前,主任沒辦法把你的sci給弄沒了吧? 如果沒有論文比所謂的能力。你聽說過一句話沒: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真到那時候,你是不是會懷念這個大家憑本事比硬指標的年代呢?

@杭:一篇優秀的臨床論文是千錘百鍊的結果,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總結和提煉,如果能對臨床診治的技術有所改進和提高,那肯定比一千台甚至一萬台手術更有價值,因為一千台手術只是救治了一千個病人,而技術的改進和提高教育的是幾代的醫生,惠及的是無數的病人。

很同意前面所講的,現在臨床能力的評估沒有客觀的指標,很多手術三甲醫院能做,基層醫院也能做,你一個小時做完,我兩個小時做完就能說你水平比我高?臨床的水平只能靠論文、專利、獎項等指標來量化,雖然裡面有無數的貓膩和黑幕,這也是目前能做到的相對還算公平的方法。

@gc1977:談幾個問題,第一,做一千台優秀的手術的醫生不管在哪裡,都比寫一篇不怎麼樣的文章的醫生有影響力,這個事實不容置疑,大醫院和小醫院都一樣,在小醫院更明顯。做一千台優秀手術比不上的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因為社會影響力不同。就好比一個工廠可以生產一萬台質量可靠的電動車,但是肯定比不上有能力生產一個太空梭的工廠給國家帶來的榮耀!

第二、這種事情普遍存在,不是錯誤的根源!根源是職稱晉陞中的腐敗和體制的腐敗,因為靠文章競爭起碼還算一個比較客觀的指標,如果去掉這個指標,醫療質量非常難數量化,因為醫療活動往往是一個群體性合作活動,其結果就是依靠評審者的主觀決定了!一旦被主觀決定,就無法避免腐敗!

第三、白岩松還是不太了解醫學! 醫生為了保證醫院的利益開昂貴的藥物!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將醫療費用高昂的惡名加到了醫生身上。小醫院不清楚,但是大醫院從來沒有這種情況,因為沒必要。這說明白岩松的骨子裡和潛意識裡和普通群眾一樣,把葯價貴的責任歸於醫生了!

第四,不那麼真的文章有很多,但是真正比一千台優秀手術有意義的優秀文章確實是可以起到推動醫學發展的重大作用,其社會意義超過一萬台優秀的手術!

當然我們周圍還有這麼一類人,SCI一大把,但是臨床水平卻不敢讓人恭維,這種人算是好醫生嗎?我想當然不算。臨床工作是一個醫生的基本要求,如一個外科醫生不會做手術、或手術併發症一大堆;一個內科醫生不會治療;一個放射科醫生或者病理科醫生不會看片子,這算什麼醫生?如只會寫文章,那應該稱為學者或者科學家;如果只會做手術、坐門診、看看片子,那叫做醫生;如果臨床工作做得很出色,又能將自己的經驗總結成文章並分享給同行,這是優秀的醫生甚至是doctor"s doctor。

【爭鳴】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確實勝過千萬台手術

徐醫生薦讀:

白岩松:為什麼做1000台手術,比不上1篇不那麼真的論文?!

今年的碩士學位論文評審後,導師非常擔憂......

為將學生「抓回來寫論文」,這教授請了4個僱傭兵殺入伊拉克救人

《柳葉刀》「流感大暴發100周年」重點流感相關論文回顧

真學者的一篇假論文,卻成功策反民眾抵制疫苗,致成千上萬兒童喪命

107篇論文撤稿事件續:多位涉事作者已受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精誠 的精彩文章:

山東台 「主任醫師開假藥」?別讓情緒沖昏理智,律師冷靜分析涉事各方行為

TAG:大醫精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