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底色是什麼?
佛學
03-14
問
您在講座中提到了拜倫?凱蒂,讓我覺得您的涉獵非常廣泛。請問,您對她的《一念之轉》看法如何?
答
她在寫書之前,曾經遭遇了很多磨難,被家庭的煩惱困擾,還得了憂鬱症……但她反覆思索以後,醒悟到:自己此前的一切抱怨,都毫無意義!從此開始了放下自我、開導他人的快樂生活。
她經由自我觀察而獲得的醒悟,有些類似於佛教的開悟,只不過,她不是這麼說而已。但我很認同她的理念。尤其是,在她的指導下,很多人都解除了痛苦,感情上的、事業上的,甚至是交不起房費這樣的痛苦。能解除眾生的苦,無論是什麼行為,佛教都認可。
除了《一念之轉》,她還有幾本佳作,很值得看。尤其是年輕人,在你憧憬美好人生、追逐快樂生活的途中,提前準備一些面對痛苦的理念,很有必要。否則,痛苦一來,人就困惑了。
其實我寫《苦才是人生》,也就是這個目的。很多人說:「你不該取這麼個名稱,佛教徒是要給人帶來快樂和光明的,怎麼能提『苦』呢?」
但我半開玩笑半解釋說:「其實生活的底色原本是『苦』,你知道了,遇到它就不會逃避,會坦然接受;而一旦你接受甚至轉變了它,也就不苦了。相反,如果你對快樂的希望過大,而現實中的苦又太多,就接受不了了,搞不好會自殺。」因此,我對他們說:「書賣得好不好無所謂,『苦才是人生』這個名字我取定了!」
敬摘錄於《蘭州商學院問答》
※此論為佛教內道最殊勝的論著
※法王如意寶:對一切人事物,不要生起貪心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