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理財市場瘋狂搶客下,這些「金融消費者」被狠宰

理財市場瘋狂搶客下,這些「金融消費者」被狠宰

網貸之家專欄頻道

700 互金意見領袖、投資達人入駐

10000 原創投稿

授權網貸之家發布

作者 | 肥皂

(本文系作者授權首發作品,未經網貸之家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又到一年315。

每年這個時間段都是一些企業最「緊張」的時刻。從市場角度來講,這並不正常。消費者的權益並不是315這一天才來保護,如果每個企業能夠認真的去履行責任,對自己所銷售的商品負責,消費者保護是每天都在進行的。

金融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在是我們看到的金融,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的銀行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都以更新穎的方式,更快速的方式在進行營銷。這種營銷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多數人受益,然而隨著金融環境、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也遭到了一定的侵害。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金融消費者權益屢受侵害?新興的金融營銷方式弊端到底在哪裡?

1

金融已進入「流量時代」

首先我們先明白一個概念,金融消費者即包含投資者、也包含借款人。

之前,對於金融消費者的概念還是相對模糊。大家認為的消費者是日常購物,花錢買東西,用金錢來交換物品。這樣沒錯,畢竟消費是建立在貨幣和物品等價交換的基礎之上。

作為金融消費者來講,如果你是一位投資人,同樣也是購買理財產品,使你的財富進行增值。說的通俗一點,就是你花錢買錢。

如果你是一位借款人,是付出利息的「代價」來買錢。通俗的說,你使用金錢,需要付出代價。所以,金融消費者也是用貨幣來購買「商品」,錢(貨幣)也是商品的一種。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提升,金融並不在是高高在上,反而變得接地氣。從廣告宣傳上就看得出,金融廣告並不局限於電視機。電梯、互聯網、短視頻都成為金融廣告的陣地。

不管是銀行還是互聯網金融機構,通過新型的廣告方式,傳播方式在對自身品牌和產品進行著營銷。這一點很多人感同身受,走到路上可以看到金融的室外廣告,公交、地鐵裡面有金融廣告的巨幅海報,甚至你在休閑之餘,刷一刷抖音還會出現理財、借款的廣告。

所以,金融的營銷已經從單一渠道的單方面宣傳,變成了「流量式營銷」。營銷不僅僅是提升了自身品牌,更是為了獲取客戶資源。

2

為何進入了流量時代?

用一句話來概括:有限的客戶,無限的市場。

先把兩個市場分級來看,對於金融市場來講,客戶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近幾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搶了傳統金融機構的「蛋糕」。

金融門檻降低,服務於大多數投資者群體,讓互金行業搶了先手,對於那些想獲得較高收益,得不到銀行「眷顧」的投資者來講,選擇互金理所應當。然而,當下互聯網金融被嚴管,銀行理財門檻降低,銀行又進行了反向收割。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兒就是你從別人口袋中掏錢出來。所以,誰都想把投資者拉過來,據為己有。然而,市場無限,客戶有限,蛋糕就那麼大,沒怎麼才能讓人選擇你?流量時代的金融開始在宣傳上互相競爭。

我們先看一下互金。互金可以說是無孔不入,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短視頻廣告交給你如何理財,如何借款便宜沒門檻。網劇植入也有,演著電視劇呢,突然下面出來一個方塊貼合劇情式的宣傳。原因很簡單,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網劇,流量大啊,受眾群體多。

銀行是金融機構,雖然沒有互金那麼「下血本」宣傳,但是也在通過流量進行對外輸出。從短視頻平台來看,銀行不僅僅是有產品的宣傳、品牌的宣傳,更是打造了很多個人IP。

幾個顏值擔當的小姐姐,拍了視頻發在短視頻網站上,很多小姐姐火了以後,銀行網點業務大增,理由很簡單,大家是去銀行看網紅了。這種「粉絲經濟」效應最終是將流量進行轉化。

在有限的客戶群體中,金融機構和互金都在通過流量搶客戶。未來,隨著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同質化」,通過流量進行競爭也將會變得更愈演愈烈。然而,正式因為「流量式獲客」成為營銷的主旋律,導致了很多金融消費者上當受騙,甚至有些「現金貸」機構宣傳與實際不符,從而進行「套路貸」。

3

獲客爭搶,損失掉的是消費者保護

有得必有失。

得到一個東西必定會失去一個東西。現階段金融行業,為了爭搶客戶失去的是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遠了不說,從去年開始,不管是網貸還是金融機構理財出現問題的消息不絕於耳。

過度的擴張,過度的爭搶流量,導致了對於金融消費者保護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現階段,變成了只抓營銷、片面宣傳,不重視信息披露和風險管理。

首先,門檻的降低是主要誘因。

讓跟多的人看到你,接受你,必須要降低門檻。也就是說,要想獲得大量的流量,受眾群體要廣泛。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廣撒網,一網下去看看能撈著多少魚。

從風險角度上來講,門檻的降低就意味著你風險標準的降低,以後如果出現一定的風險,很容易造成風控失效。獲取流量到一定程度開始進行流量轉化的時候,金融機構、互金開始用盡了招數,放羊毛,打優惠牌甚至提升利率。總之,先通過流量把人拽進來,再進行二次營銷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金融機構、互金、電商平台針對「老年人」制定了特殊的方案。開始針對老年群體進行流量收割。有句話說的好:得大媽者得天下拿下大媽就等於拿下全世界。

大量的優惠信息、或者理財加息能夠打動老年群體,這樣以來,老年人對於風險的考慮就大大降低。總之一句話,先通過低門檻,針對性的宣傳把人吸引過來再說。

其次,片面宣傳,導致金融消費者在購買金融產品和借貸上出現問題。

為了吸引人,很多金融機構和互金採用了片面宣傳,對於所銷售的商品、借貸產品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或者,宣傳商品與事實嚴重不符。

從理財市場的角度來講,有些金融機構違反了資管新規,對於理財產品的宣傳進行了「保本保息」「兜底」。廣告上說的天花亂墜,投資者一看不買簡直就是吃虧上當,不能錯過。

但是,實際上卻存在著大量的風險,到了兌付的環節,保本保息也沒有了,之前說的如何安全反倒成了一地雞毛。這種現象不僅僅是互金存在,金融機構和第三方理財公司也存在頗多。

從借款角度來講,有些現金貸公司對借款人進行套路貸,宣傳的挺好,沒利息、沒違約金、甚至打出了免息的廣告。結果借款人借錢後才發現,不是這個事兒,砍頭息、套路貸、高利貸,三者全有。不還款來還給你打個騷擾電話,進行暴力催收。

所以,失實的營銷,片面的宣傳,先吸引人再轉化的戰略,讓金融消費者很受傷,只追求利潤和應收,忽視了金融本質,也是自身的不負責任。

最後,信息披露不到位。

在消費者保護中,知情權是消費者重要的權力之一。也就是說,我得明白買的什麼?這個產品是什麼?

但是,大多數的金融機構對於消費者的知情權做的不到位。很多投資者去銀行買理財產品,或者通過各種互聯網渠道購買理財產品,對於理財產品的本質、屬性、投資標的都不了解。

所以,在後期的產品兌付、產品清算中出現了大量的風險,很多投資者是「被忽悠」購買的理財產品。

在銷售過程中,金融機構對於這種重要信息,隻字不提,直告訴投資人產品形態、產品規模、利率不對外披露產品要素、投資標的,讓投資者兩眼一抹黑。這不僅僅是違反了資管新規、銀行理財新規中對於投資者保護的相關條款,更是違法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消費者知情權。

最後,總結一下。進入流量時代的金融,更多的是通過廣告宣傳的方式來進行獲客,大量的流量進行轉化,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

隨著理財市場的「同質化」產品加劇,各方的競爭愈演愈烈,對於流量的獲取也進入一個常態化。

對於借款市場來講,門檻的不斷降低,現金貸的活躍也讓整個市場出現「魚龍混雜」。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流量,未來依然是金融機構和互金的主戰場。那麼,金融消費者的權益由誰來保護呢?

市場、監管、從業者本身這三者之間都應該保護金融消費者。

監管機構應該出台更嚴格的措施,對金融消費者進行保護,也需要這些措施來約束金融從業者,不得進行片面宣傳和「惡意收割流量」。

對於市場管理方來講,應該制定相應的準則,約束互聯網媒介在對於涉及金融廣告上要進行嚴格審查,防止機構片面宣傳,或者進行「誤導宣傳」。

作為金融消費者來講,金融本身帶有的風險屬性值得所有人警惕,廣告宣傳不可全信,畢竟金融消費涉及我們自身利益和真金白銀,一定要慎之又慎。

流量時代的金融不要只記住獲取和轉化,更應該把風險防控放在第一位。

作者:肥皂

版權聲明:文章系作者原創作品,已授權網貸之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並註明原作者。

來源 | 網貸之家專欄

聲明 |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貸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三分鐘看懂:春節期間,互金行業發生了這些大事
唐小僧案啟示:平台合作金交所,為何會涉嫌非法集資?

TAG:網貸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