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為荒唐的一道聖旨,讓士兵上交一種東西,交1件給1兩銀子

清朝最為荒唐的一道聖旨,讓士兵上交一種東西,交1件給1兩銀子

清朝是封建歷史階段的最後一個朝代。縱觀清朝將近三百年的發展史,體現出一個鮮明特色:前半期的繁榮昌盛與後半期的一落千丈,形成極大反差。清朝初中期階段,經濟發展、武備實力、農業和工商業的發達程度,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領先水平,是讓世界都敬畏的一個東方大國。然而到了中後期,清朝卻急劇衰落,成為全世界眼中不堪一擊的「老大帝國」,成為西方列強刀下待宰的羔羊,受盡欺凌、割地賠款,成為近代史上的悲劇一幕。

清朝為何會從一個強國蛻變為一塊任人宰割的魚肉?有兩大原因。一是由於當時的西方國家剛剛經受了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的洗禮,科技水平和生產效率、經濟發展程度都產生了脫胎換骨的飛躍,而清朝依舊在保守封閉的小農生產的軌道上緩慢運行,以至於被西方強國趕超,很多方面甚至產生代差。

另一個原因則是內部因素所致。清朝皇帝眼界狹隘,妄自尊大,沒有及時感知到周邊世界已成「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更沒有根據形勢及時調整國策,反而一味抱殘守缺,固步自封。不僅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恰恰相反,甚至對送上門來的新事物、新技術,都抱著抵制仇視、拒不接受的態度,最終導致清朝全面與世界脫軌,被摒棄在世界發展大潮之外。

最能說明這一點的,莫過於清朝歷史上最荒唐的一道聖旨。這道聖旨出自被稱為英明之君的乾隆皇帝。話說清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擊敗強大的明朝和剽悍的李自成,八旗鐵騎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而八旗鐵騎的戰鬥力來自哪裡?用清朝皇帝的口頭禪來說,「我朝以弓矢定天下」,「弧矢之利、所向無前」,精準的箭術,是八旗兵揚威四海、引以為豪的看家本事。

在數千年的冷兵器時代,弓箭一直是其中的王者,它以超遠的射程、可怕的殺傷力,統治古代戰場千百年,創造了無數的戰場傳奇,因此有「武藝一十有八,弓為第一」之說。但時移世易,從明末清初開始,隨著火器技術的蓬勃興起,一場針對傳統兵器的世界性大變革已經拉開大幕。

火器比之弓箭,無論射程、殺傷力乃至實戰效能、威懾力,都有了質的飛躍,火器取代弓箭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雖然最初的火器仍然存在諸多弊端,但隨著火器技術的飛速發展,到了清朝乾隆時期,火器無論質量、性能都以非常成熟,足以甩開弓箭幾條街。然而清朝皇帝卻對此並不熱心,依舊喋喋不休再三強調「騎射乃滿洲根本」,對火器的普及列裝漠然視之。

不管皇帝怎麼想,「春江水暖鴨先知」,那些身在一線的清朝士兵,每天在戰場上面臨著生死考驗,最能體會得到火器比之弓箭的優勢所在。事關身家性命,即使皇帝不肯給他們配備火器,他們寧肯自掏腰包也要買一桿。於是,乾隆時期出現了一個奇觀,各地駐防兵丁中,尤其是以東北八旗兵為主,很多人省吃儉用也要自費購置一桿火槍,當時稱之為「鳥銃」或者「火銃」。

雖然自掏腰包實在肉痛,但怎麼著也比在戰場上送命強。之所以東北八旗兵愛這麼干,是因為東北當時地廣人稀,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有了火銃,平時還可以上山打獵,收穫頗豐,很快就能把本錢賺回來,一時自配火銃蔚然成風。

誰知道,乾隆皇帝知道此事後,卻勃然大怒,在乾隆十五年下了一道聖旨,痛斥這種行為,「今聞伊等不以弓箭為事,為圖便利,專習鳥銃,」久而久之,「則弓箭舊習,必致廢弛」,「荒廢滿洲本業」,命令黑龍江將軍傅爾丹立即著手回收士兵手中的火銃,為了讓士兵能不再私藏而主動上交,特地「每槍給銀一兩,概行上交」,「此後嚴禁偷買、自造,查出即行治罪」。採用威逼利誘的手段,來禁絕清軍中使用火器的風氣,頑固堅持讓清軍使用弓箭,實在堪稱清朝最荒唐的一道聖旨。有這樣的皇帝,清朝的急速衰落甚至一落千丈就不難理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幕星願年華 的精彩文章:

10張難得一見的,珍貴的老照片,帶你回到清朝末年!

TAG:落幕星願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