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工科」,人才教育和職稱評定如何留住「掙脫」的工程師?
作者 | 陸琦
中國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他們書寫了「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式的歷史答卷,描繪了「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時代畫卷。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所說,「這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
不過,有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開始擔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工程師的光環和青少年對成為工程師的熱情難再,在青年中甚至出現「逃離工科」、「掙脫工程師」現象。
強實業吸引年輕人才
中國在不到70年的時間裡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之路,這正是大批工程科技人才的努力所致。
「改革開放初期,聽說誰是工程師,大家都豎起大拇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以自己選擇了工科為豪。
但現在很多學工科的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現實跟他們的期待存在差距。工科生常常自嘲:「吃不飽但也餓不死,工作好找但工資不高。」
中國科協的調研顯示,在14個可選職業中,希望自己子女未來從事工程師職業的僅有17.7%。
「人們對將來職業生涯的規劃都是趨利避害的,哪一條路有利於自己的發展,有利於自己過上好的生活,就走哪條路,這是很自然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張錦嵐說。
他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的實體經濟沒有做大做強。「工科大多跟實體經濟掛鉤。從我國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形勢來看,實體經濟比較吃力,反而像金融等非實體經濟,雖然有泡沫,但是個人和行業得到了實惠。」
「工程科技人才面向工程,只有在實體經濟中才能更好發揮作用。」張錦嵐說。
多實踐彌補認識不足
當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規模已經居於世界第一。但從質量水平看,我國工程教育培養的人才遠不能適應實際需求。
不少企業反映,工科生重論文、輕設計、缺實踐,存在著到工程實踐崗位上不適用、不能用的問題。
如果說科學是發現,技術是發明,那麼工程主要是集成。
丁烈雲表示,工程科技人才首先必須要有很強的基礎理論,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完全依靠經驗來做工程。
更重要的是,工程畢竟姓「工」,工程科技人才一定要到第一線去實踐,彌補對工程規律認識的不足。
「學好數理化不等於能走遍天下。」丁烈雲說。
「學校是一個基礎,到了單位後,還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張錦嵐表示,這就需要各個單位針對自己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專業培訓。
在與年輕人的交流中,張錦嵐獲知,其實他們都非常想適應新的工作,但是感覺沒有抓手,沒有切入點。
他的做法是,給剛畢業的年輕人一些更有針對性的參考書,讓他們結合工程要求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工程具體問題和領域前沿,對他們提出系統要求。
「隱性知識、工作技巧和工程經驗,是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及時總結並傳承下去。這就是工科的特點。」張錦嵐說。
建機制拓展成長空間
無論是衣、食、住、行等民生工程,還是航天、航母、大飛機、修橋、鋪路、建港、造島等國家戰略工程,哪一樣也離不開工程科技人員的拼搏和奉獻。
然而,在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顧明看來,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突出表現在職稱評定上。
當前主要基於年資而非能力的評價制度,沒有對工程科技人員的職業發展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據了解,目前我國工程科技人員職務序列是1986年設置的,實行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3個等級。
按照現行制度,一名大學畢業生工作10年左右,也就是30歲出頭其職業發展就「到頭了」,而碩士、博士獲得高級職稱更早。
「這致使工程科技人員不能從職業發展中獲得內在激勵,職業選擇時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大,有的跳槽,有的轉走行政晉陞路線,造成工程領域的損失。」張錦嵐直言。
可喜的是,今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聚焦工程科技人才評價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
「提高工程師的獲得感,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工程科技人才隊伍中來,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至關重要。」全國人大代表、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紀說。
這是一條文風轉化分割線
做科研、寫本子,累了吧?
暖心小編上線
一首《成都》「基金版」(獻給大家)
(敲黑板:歌曲下面有福利)
讓你掉下眼淚的 基金失敗的痛
讓你依依期盼的 基金中標的寵
本子還要改多久 抓耳撓腮的愁
讓你感到痛苦的 是修改的魔咒
「基金問答」已上線 專家解決你憂愁
通宵達旦的辛苦 基金定能成功
在基金申請的路途中 我從未忘記你
諮詢/一對一/只為你
……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博士人設不好賣!翟天臨論文被指抄襲?連北大都被拖下水
※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靠「聚餐」進食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