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是怎樣為窮人蓋房子的?
宋朝皇帝是怎樣為窮人蓋房子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杜甫歷經安史之亂後,居住成都時,在一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詩中,為天下無房居住的寒士也包括他自己,而發出的無奈感嘆。可令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身後的幾百年中,還真有皇帝為窮人蓋起了遮雨禦寒的安居房子。
先來看看宋朝皇帝是怎樣為窮人蓋房子的吧!
北宋政府在首都開封設了四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幾百間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貧破家的市民,無人奉養的老人,都有資格在裡面居住,不管住多長時間都免費。不光住免費,吃也免費,政府供應一日三餐。不光吃住免費,就連看病也免費,太醫院的御醫定期給窮人做身體檢查。
有人會說,這個福田院不就跟時下的救助站差不多嘛!那可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我沒去過救助站,不敢亂說。不過,各位仔細品品就知道了。
到了南宋,福田院沒有了。政府開設了分工更明確、服務更周到的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院,其中安濟坊的功能是慈善醫療;漏澤院的功能是安葬無人認領的屍體;居養院的功能是讓遭了天災的居民和無家可歸的乞丐得到住房保障。這個措施一直延續到南宋中期。
住房保障做得最好,甚至有些理想主義的朝代是明朝。確切地說,是明朝初年。眾所周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苦人出身,知道窮人沒飯吃、沒房住的滋味。所以,他做了皇帝後,就要求手下官員,一定要讓全國所有沒飯吃的人都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沒房住的人都能住上自己的房子。
《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七年八月(公元1375年),朱元璋給首都南京的官員下了一道聖旨,讓他們找一塊空閑土地,蓋二百六十間瓦房,供沒有住房的南京人住。一個月後,他又給上海(當時叫華亭縣)的官員下了一道聖旨,讓他們對宋朝留下來的居養院進行翻修,修好後,給沒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這兩道聖旨下發後,南京和上海的地方官雷厲風行,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朱元璋很高興,認為試點成功,想在全國推廣。在當年年底,就給中央的官員下了一道聖旨:「令天下郡縣訪窮民,無告者,月給以衣食,無依者,給以屋舍。」這就是說,命令天下的市縣領導,都要去訪貧問苦,對無依無靠的窮人,每月都要給飯吃,給衣穿,沒有房子住的,國家要給房子,而且全國都要這麼做。
中央的官員一想,這辦不到啊!於是就找朱元璋陳述困難,朱元璋說:「爾等為輔相,當體朕懷,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獲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你們在我手下做官,是我的輔佐,應當體會我的心情,我可不想讓我的百姓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房住,哪怕只有一個也不行!
也許朱元璋的要求有點高,當時大明剛從戰亂中建立起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也沒有足夠的財力去給全國每一個無房者提供免費住房。他手下的官員,在執行他的旨意時,肯定是陽奉陰違的。不過,不管最終執行得如何,朱元璋的出發點和理想是好的。中國有那麼多皇帝,他是第一個逼著官員在全國範圍內給窮人蓋房子的皇帝。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在古今的很多演義和文章中,都把朱元璋描述成了一個使用嚴刑酷法,殺戮功臣的殘暴皇帝,本人也寫過類似的文章。細細想來,朱元璋還真不是一個可以用簡單的臉譜化語言來描述的皇帝。他使用刑法嚴峻不假;他濫殺功臣也不假;他嚴懲貪官污吏,把貪官剝皮實草(把人皮剝下後,塞進乾草,還原成人形後立於公堂),以儆效尤更不假。而他減輕徭賦,休養生息,使明朝的經濟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也是真的;他關心百姓疾苦,為了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逼著官員給天下窮人蓋房子就更是真的了。如果杜工部地下有知,看到朱皇帝為天下寒士蓋房子,不知會不會從地下爬起來,山呼萬歲呢?!
(全文完)
※遺臭萬年:岳王墓前四個鐵人跪像之謎
※為何對建立宋朝作出巨大貢獻的趙普不能流芳百世?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