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中原王朝都興建長城,唐朝為何堅持不修?源於太宗的自傲情結

歷代中原王朝都興建長城,唐朝為何堅持不修?源於太宗的自傲情結

眾所周知,長城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也是一項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偉大工程。從秦到清(康熙皇帝「不修長城」令只是形式),歷朝歷代基本都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長城,甚至不顧民生艱難,也要完成這一任務。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在對抗游牧民族的騎兵時可以發揮重要的戰略功能。

八達嶺長城

古代漢人向來安土重遷,處於不折不扣的農耕社會,雖然民生比較富裕、文明程度較高,但也因此喪失了部分戰鬥能力,彪悍勇武程度自然大打折扣。反觀游牧民族,由於居無定所,從小便在馬背上長大,因此生性悍野,尤其是騎術精湛,在冷兵器時代,步兵根本就不是騎兵的對手。憑藉騎兵的機動優勢,游牧部落常常會南下侵擾中原,打得過就搶,打不過就跑,騎兵們一遁數里,漢兵追之不及。對於這樣的強盜鄰居,中原地區的人們很是頭疼。

大同長城遺址

這可怎麼辦呢?西周王朝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獫狁(即匈奴)的襲擊,下令修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這一思路也被先秦時期的各諸侯國沿用,即修築城牆以御之。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在彼此邊境上修建「諸侯互防長城」之餘,秦、趙、燕三國由於毗鄰匈奴,因此還特意修建了「拒胡長城」,這便是此後歷代予以加固修繕的長城雛形。事實上,長城確實起到了極大作用,將流動戰線固定化,中原軍隊只需將大軍運至長城附近,然後以長城為依託與匈奴對抗。如果戰局有利,就向前推進,若失利則可退回長城固守。

匈奴單于劇照

總的說來,長城主要有四大戰略用途。第一,長城可以用來預警,用點燃烽火台的方式,能夠將消息快速傳遞給其他地區,這種傳遞方式的便捷與先進,使得後方能夠第一時間根據形勢變化做出決策。其次,便於運兵和集結。長城不僅是防線,也是一條通道,可以快速集結附近軍隊,再通過長城送往周邊地區,而且非常安全。第三,降低防禦難度。歷代長城都是依託崇山峻岭而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以有效降低人員傷亡。第四,利於發動進攻。漢代中期,長城已經修到了匈奴家門口,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漢朝主動出擊匈奴,而不再是匈奴先攻打漢朝,這一形勢逆轉全靠長城。

遼東鎮長城遺址

元朝末年,謀士向朱元璋獻計說,唯有高築牆才可對抗蒙古騎兵之利,於是此後大明王朝一直將修長城作為重要國策予以貫徹,有效抵禦了瓦剌、韃靼的進攻。明朝前期的北方長城,使中原避免重新被蒙古鐵蹄席捲,後期修建的長城(即遼東鎮長城)則幫助明朝與後金大軍對峙多年,長城可以說是與大明王朝休戚與共。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既然修築長城已經成為歷代帝王的共識,那麼唐朝為何自始至終不肯耗費一磚一石來修長城呢?這是因為太宗定下了不修長城的規矩。貞觀年間,大唐國力強盛,戰鬥力也超強,擁有大量騎兵隊伍。唐朝以騎兵對游牧民族的騎兵,基本是旗鼓相當,絲毫不落下風。更重要的是,唐朝有多位擅長騎兵戰術的將領,比如李勣,《舊唐書·李勣傳》曾記載:「……(李)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號為稱職。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能精選賢良,安撫邊境,惟解築長城以備突厥,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世勣於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靜,豈不勝遠築長城耶?』」

唐代騎兵甲胄復原

意思就是說,李世民曾驕傲地對身邊大臣說:「隋煬帝不會選用將領、安撫邊民,只能依靠長城這種死物被動防守,而我任用李勣鎮守邊疆,突厥人見了就懼怕驚慌,根本不敢來犯,這不比修長城要強得多嗎?」雖然李世民時代,大唐確實不需要長城,但這不代表後人不需要。太宗李世民的子孫沒有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李勣這種善於指揮騎兵的將領,因此中後期疆土逐漸被鄰居吐蕃、回紇接連蠶食,以致疆域半淪,這正是唐朝不修長城導致的一大惡果。

參考文獻:

《舊唐書·李勣傳》《萬里長城縱橫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溥儀晚年撰寫自傳時,親口透露紫禁城四大黑幕,一般人很難想像
古代唯一的狀元皇帝,因搖擺不定而一再誤國,百姓對其無法評價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