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與兒子同床15年,12歲才斷奶:「連體嬰式」育兒,毀掉三代人
國館編輯部:
對孩子真正的愛,是一場得體的分離。
01
說起台灣女星狄鶯,很多年輕人可能不了解。
90年代紅極一時的她,曾在93版《包青天》里飾演多個經典角色,是一代人的回憶。
但近幾年,狄鶯復出上綜藝,卻畫風突變,各種奇葩言論讓人大跌眼鏡。
她還在節目中大爆「育兒經」。
狄鶯表示,自己是個寵兒狂魔,對兒子孫安佐異常溺愛,從來不會教育、責罵,即使犯了錯也會默默跟在後面「擦屁股」。
為了時刻和兒子保持親密聯繫,她不僅阻止兒子單獨行動,隨時緊盯兒子的衣食住行、跟老師密切聯絡,對證兒子的話,還切斷兒子和同學們的一切往來。
有人說,母子倆就像是一對「連體嬰」,每天都要黏在一起。
狄鶯給兒子創造了一個近乎封閉的成長環境,以至於孫安佐對於母親的依賴程度,遠遠大於其他正常小孩。
一般孩子一兩歲就斷奶了,不可思議的是,孫安佐一直到12歲才斷奶。
狄鶯還說,自己也非常依賴兒子,一起同床睡了15年。
說起這些,狄鶯臉上帶著自豪和沾沾自喜。
然而,在過分溺愛中長大的孫安佐,很快養成了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性格。
由於長期與外界缺乏聯繫,還經常會做出一切出格而不自知的事情。
成年後的孫安佐到了美國留學,作為一個軍事迷,他買了不少槍支彈藥,有一次他開玩笑對朋友說,自己準備襲擊學校,讓朋友別去上學,以免誤傷。
朋友聽了嚇到馬上報警。
很快,警察就在孫安佐宿舍將他逮捕,還發現了1600餘發子彈,其中包括AK-47子彈425發,AR-15子彈295發,以及一把9厘米手槍和幾件防彈衣。
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彈藥,當地警察也驚呼:從警54年來,從未見過。
得知兒子入獄,狄鶯趕緊去美國想花錢救下兒子,多次往返,還搭了很多關係,最終還是徒勞無功。
就這樣,狄鶯「親手」把兒子送進了監獄。
△ 狄鶯與孫安佐合照
02
/「連體嬰式」育兒,禍害了多少孩子/
狄鶯的「連體嬰式」教育,可以說達到了變態的程度。
在如此環境下成長,孩子無法獨立,也缺乏生存技能,最終只能自食苦果。
這種育兒方式,最大的特徵,就是和孩子沒有邊界感。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觀念,覺得自己和孩子有著天然的,最親密的關係,親到不應該有什麼界限。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再親密的兩個人,都應該都一定的界限,如果父母總是越俎代庖,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會導致一個家庭的破裂。
之前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有個讀者小慧(化名),經常跟我抱怨,她婆婆和老公連體嬰式的存在。
她說,婆婆在家裡絲毫沒有避諱,總是不敲門就闖進她們的房間。
兩人衣冠不整,婆婆進來後還能若無其事地聊天。
還有一次,全家急著出門,小慧梳妝打扮好,準備到婆婆房間催她快一點,誰知眼前出現了讓她震驚的一幕,婆婆邊和老公聊天,邊脫得只剩下內衣,然後開始換衣服。
小慧心裡很不是滋味,但礙於家庭關係,又不好當面發作。
事後,小慧跟老公說過一次,老公雖然心裡不贊同,但還是表示下次婆婆換衣服的時候他會出去。
可是,這種情況還是時有發生,有時候老公洗完澡甚至沒拿內衣內褲就光溜溜出來了。
小慧忍不住和老公理論。老公反問:「你媽不會當你面換衣服嗎?」
實際上,自小慧懂事時起,媽媽就沒有在她面前換過衣服,更何況,老公是一個接近30歲的男人,這種做法真的讓人感到不適。
如果說,只是以上這些,小慧還尚且能接受,
但最讓她接受不了的,是婆婆對他們生活無休止地「入侵」。
無論是吃飯,遊玩,還是旅遊,婆婆總是形影不離,絲毫沒有任何的二人世界。
每次跟老公反映,得到的回復基本都是:
「那是咱媽,你就理解一下吧。」 「都是一家人,親密一點很正常。」
在小慧看來,這種沒有邊界的感覺,實在令人窒息。
無論是她還是老公,都逃脫不了婆婆的「魔爪」。
就像嫁了一個以婆婆為主導的「連體嬰」,每一件事情,都貼著婆婆「是」或「否」的移動標籤。
終於,小慧萌生了離婚的念頭。
對於小慧的遭遇,我感到非常痛心,在中國文化里,界限意味著生疏,隔閡與分離,以至於沒有邊界感的父母,佔了絕大多數。
他們總把子女的婚姻和家庭,當成自己的一部分來處理。
教育學博士梅麗莎·切瓦特桑說:「有些父母總喜歡插手孩子的生活,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畢竟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父母的私有化產物,這種「連體嬰式」的關係,會在孩子慢慢長大中產生衝突,孩子想離開,父母狠狠拽住,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03
/對孩子真正的愛,是一場得體的分離/
孩子的成長,是父母慢慢鬆手的過程。
你帶給了他生命,養育了他,並不代表可以支配他的人生
但有些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戴維·托馬斯曾說:「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為愛,而是出於害怕分離。」
他們的愛太過沉重,沒有了自我,死死纏繞在兒女身上,剝奪兒女的生活空間。
直到最後吸乾兒女,覺得自己無私偉大。
還記得12年前,轟動一時的楊麗娟追星事件嗎?
為了和劉德華見上一面,楊麗娟一家傾盡所有,最後家破人亡,父親跳河自殺。
當時,輿論矛頭一致指向了楊麗娟,痛斥她是不孝女,為了追星葬送家人和自己的人生。
如今追本溯源,你會發現,楊麗娟父親「連體嬰式」的教育,以及內心極度害怕與孩子分離的情緒,才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
楊麗娟父親名叫楊勤冀,出身貧苦的他,文化水平並不高,直到三十多歲才娶妻生子,卻一直被妻子嫌棄又老又沒本事。
後來妻子出軌,和他離婚,隨後相好不斷,這讓他自尊心嚴重受挫,加之工作上一直沒有起色,所以楊勤冀把女兒當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撐。
從楊麗娟小時候起,楊勤冀就形影不離,非常溺愛她,對女兒有求必應。
曾經有一次楊麗娟想喝紅牛飲料,沒有錢的他竟肯為了女兒去偷。
據說,直到楊麗娟二十多歲的時候,洗澡還要爸爸給她擦身。
後來,楊麗娟發瘋似的迷上劉德華,父親非但沒有阻止,還陪她一起走火入魔。
整整13年,父女兩人輾轉各地,楊勤冀甚至賣房、賣腎、四處借錢,為的就是讓楊麗娟實現願望。
但家財散盡,還是沒能成功,楊勤冀終於不堪重負,跳海身亡。
在留下的7頁遺書里,他表示對未能幫助女兒實現夢想,感到非常愧疚和難過。
13年來,楊勤冀從來沒有對女兒說過一句批評,哪怕一聲勸阻。
無底線的順從和縱容,不是怕戳破女兒的夢,而是怕戳破自己的夢,他怕自己清醒。
他無比希望跟女兒「捆綁」在一起,不惜把女兒「孩童化」,不讓她「長大」。
只有這樣,女兒才能一直依賴他,永遠不離開他。
正是這種毫無理性的教育方式,讓楊麗娟越陷越深。
楊勤冀一生以愛的名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但換來的,卻只是無盡的絕望。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說過:「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最終成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
分離不代表斷絕關係,而是一邊給予愛,一邊堅定地告訴孩子,你是你,我是我。
這樣一來,關係仍然親密,但兩個人都擁有健康的自己。
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從來都是一場得體而不失溫暖的退出。
04
/夫妻關係,才是一個家庭的核心/
很多時候,「連體嬰式」困境,往往源於家庭關係的排序錯誤。
李愛玲說:「多少中國式婚姻,是一張床上睡了六個人。」
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裡,家中愛的排序往往是:有孩子前,父母>配偶,有孩子後,孩子>父母>配偶。
這就註定了會有很多誤會,導致夫妻關係破裂。
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說過:「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有優先權。」
做父母的切不可為了「愛孩子」或者「孝順父母」而忽略配偶。
否則,如果親子關係凌駕於夫妻關係之上,就會產生兩個問題:
◎ 嚴重的戀子情結
不少妻子在生娃當媽後,開始與兒子連體,冷落丈夫。
這是不少剛當父親男士的一大困擾,很多婚變的悲劇,就是由於這種悄悄變化的關係導致的。
從教育學角度,如果孩子還小,母親多投入一些精力,多陪伴他無可厚非。
但等孩子長大一些,就要多鼓勵他發展自己的東西,不要給他太多的牽絆。
如果母親過於黏著孩子,不僅對夫妻關係不好,還會減少孩子對外界的接觸。
與此同時,不良的夫妻關係也反過來影響孩子。
所以,切忌以孩子為借口,忽略了夫妻關係。
◎ 糟糕的婆媳關係
這是戀子情結的延伸,不少媽寶男總以母親意志為主,與媽媽連體,輕視妻子,平衡不了婆媳關係,導致嚴重的家庭矛盾。
我們都知道,在婆媳矛盾中,男人的態度至關重要。
即使和母親關係再好,在家庭的排序中,也不能排在妻子前面,否則,就是一場災難。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只有當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這個家庭才會穩如磐石。」
試想一下,如果家庭中的每一對夫妻,都把伴侶放在第一位,會發生什麼?
婆婆和公公恩愛如初,不對兒子家庭過多干預,兒媳免除婆媳困擾,和老公幸福生活。
下一代長大成人,妻子不粘著孩子,放手讓他組建新的家庭,繼續和老公白頭偕老。
如此反覆,良性循環。
所以,擺正順序,先愛老婆,再愛父母;先愛老公,再愛孩子。
這樣,家庭才會更穩固,更幸福。
05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
一個優秀的父母,從來都不會把全副心思放在孩子身上。
他們不僅要維護健康親密的夫妻關係,同時,還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榮格說過:「父母對孩子最壞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父母一切為了孩子,那麼他們自己在哪裡,如果父母可以沒有自己的生活,那孩子會覺得他也可以沒有。
前不久,董卿接受央視《面對面》採訪,談及初為人母時的感受。
和大部分母親一樣,孩子出生後,董卿的生活一下子變得瑣碎、平庸,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被孩子佔據,對孩子非常依賴。
一次朋友來拜訪她,被眼前臉色憔悴,身材臃腫的董卿嚇壞了,絲毫沒有昔日的光彩。
了解情況後,朋友告訴她:「你的世界不應該只有孩子,還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要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這樣孩子在未來真正懂得的時侯,才會對你有愛、有尊敬。」
確實,孩子的出生,讓董卿一度放棄了繼續成長的可能,變得止步不前。
她反思,如果母親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又該以何為榜樣呢。
於是,董卿重新投入工作,為新節目《朗誦者》出謀劃策。
這一次,她不僅是主持人,還是製片人,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她接受了全新的挑戰。
在董卿看來,「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是最美好的一種狀態。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朗讀者》第一季播出,好評如潮,獲得巨大的好評。
董卿在成為讓孩子尊敬的人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要知道,孩子的世界需要你,卻不能全部是你,你的世界需要他,卻不能全部是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陪伴非常重要,但是陪伴也要講究質量,不是時間越多越好,更不是要捨棄你的生活來陪伴。
英國著名作家阿瑟·克拉克說:「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
比陪伴更重要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因為,你的樣子就是孩子的未來。
/今日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減肥六個月我喪失了生育能力「:你試過的減肥方法,都是坑人的
※沈騰: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
TAG:國館 |